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3)
2023(3993)
2022(3287)
2021(2997)
2020(2311)
2019(5290)
2018(4945)
2017(9829)
2016(5138)
2015(5652)
2014(5308)
2013(5065)
2012(4666)
2011(4252)
2010(4262)
2009(3705)
2008(3772)
2007(3460)
2006(2969)
2005(2691)
作者
(13247)
(11263)
(11054)
(10575)
(7206)
(5366)
(4769)
(4304)
(4149)
(3938)
(3726)
(3621)
(3614)
(3523)
(3495)
(3394)
(3347)
(3259)
(3188)
(3152)
(2691)
(2662)
(2646)
(2578)
(2504)
(2485)
(2467)
(2283)
(2212)
(2165)
学科
(23062)
经济(23034)
(19154)
管理(17652)
(16744)
企业(16744)
方法(9538)
数学(8203)
数学方法(8138)
(6733)
中国(6390)
业经(5932)
(5808)
(4967)
贸易(4964)
(4850)
地方(4630)
(4485)
(4466)
技术(4419)
(4336)
财务(4325)
财务管理(4317)
(4258)
企业财务(4112)
农业(4102)
(3726)
银行(3725)
(3600)
(3557)
机构
学院(73476)
大学(72472)
(34156)
经济(33575)
管理(30077)
理学(26503)
理学院(26243)
管理学(25984)
管理学院(25813)
研究(23655)
中国(17394)
(15881)
(14017)
财经(13185)
(12121)
科学(11898)
经济学(11047)
(10692)
中心(10384)
(10298)
经济学院(10155)
财经大学(10024)
研究所(9674)
商学(9335)
商学院(9237)
(9178)
师范(9123)
(8866)
北京(8576)
(8199)
基金
项目(49954)
科学(41078)
基金(38410)
研究(37906)
(32831)
国家(32568)
科学基金(28961)
社会(26469)
社会科(25350)
社会科学(25345)
基金项目(19852)
(18388)
自然(17611)
教育(17535)
自然科(17268)
自然科学(17265)
自然科学基金(16990)
(15632)
资助(15393)
编号(14577)
(11925)
国家社会(11606)
成果(11434)
重点(11109)
(11068)
(10870)
教育部(10845)
人文(10646)
(10136)
创新(10081)
期刊
(35492)
经济(35492)
研究(22935)
管理(12194)
中国(12011)
(11791)
科学(8913)
学报(8389)
(7938)
教育(7152)
(7139)
金融(7139)
大学(7092)
财经(6878)
学学(6644)
经济研究(6488)
业经(6231)
(5994)
农业(5606)
技术(5606)
(4856)
问题(4602)
世界(4292)
国际(4158)
商业(4091)
现代(3841)
技术经济(3459)
(3403)
论坛(3403)
(3345)
共检索到105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葛汉文  
海上封锁是影响世界历史和国际安全形势演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已成为部分海权国家实施战略塑造的重要工具。特定国家通过运用其海上武装力量(甚至民间力量)对另一个国家特定空间区域(通常是其海岸、港口和航线)展开单方面的隔离,阻止这个国家以及中立国军用或民用船舶自由出入,以求破坏被封锁国家的稳定,削弱其军事潜力,最终迫使其大幅地变更政策。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演进,尤其是在中美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战略学界开始围绕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的可能性问题展开辩论。海上封锁在存在诸多战略优长的同时,自身亦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及战略短板。美国战略学界有关海上封锁的讨论大量出现,有悖于和平发展潮流,同时也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总体缓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邹逸  
我国的化学教育伴随着西学东渐之风而产生。清末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废除使我国化学教育略具雏形,融贯中西的民国教育家们则不仅通过建制化使我国化学教育呈现出规模和完整框架,而且通过对化学(或科学)学科本质的领悟、对生活教育和实验教学的重视为化学教育注入了血脉和精髓。这为我国化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大立  黄虞  
发展中国家以代工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从事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制造活动。中国代工企业在进行功能升级时,发包商会利用一切手段将中国代工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实证研究了知识封锁、能力隔离和战略俘获对低端锁定效应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封锁导致技术升级能力缺失,从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市场隔离致使市场升级能力缺失,进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战略俘获引致升级意愿缺失,继而形成低端锁定效应。根据实证结果,从企业、集群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低端锁定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钰  
建国60多年来,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的演进。认真梳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看到"自主发展"是贯穿中国科技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推进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进程中,进一步明确中国的自主发展的内涵及历史地位,对于深刻把握自主创新战略、坚定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  
深圳规划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的城市规划由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翻开了新的一页。深圳是我国自力按照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仲鸣  陈宇航  
本文以美对华实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为场景,分析技术封锁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美对华实施的技术封锁显著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即抑制企业的策略性创新,但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在民营企业、高投资者关注度企业、高政府补助企业和南方地区的企业,技术封锁更能促进其实质性创新。机制检验表明,非效率投资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融资约束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实质性创新有利于缓解技术封锁加剧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和破解美对华的技术封锁,为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刘天祥  
对市场封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陈乐一,刘天祥市场封锁,又称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我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市场体系完善的重要障碍。它对市场进行垄断,限制了商品在地区间的自由流通,使落后企业和假冒伪劣产品有了保护伞,妨碍了优质产品和高效企业的发展。市场封锁并不是只...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霞   曲如晓   张天硕  
外国专利作为技术信息跨国流动的重要渠道,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跨行业视角研究外国专利的产业关联效应,并探讨了技术扩散和竞争封锁这两种效应的动态转化机制。研究发现,外国专利通过后向关联对上游企业呈现出一定的技术扩散效应,而通过前向关联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则以竞争封锁为主。机制检验表明,外国专利通过前后向关联渠道对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与竞争封锁效应存在显著的动态转化趋势,且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和外国专利申请集中度的增加均会促进这两种效应的动态转化。拓展性分析表明,外国专利对上下游企业的跨行业效应会随着专利申请类型、专利质量水平以及专利密集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趋势。本研究为跨国专利申请与东道国企业的关系研究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中国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现代化和高级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根良  杨威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依靠关税保护、限制外资、促进人才培养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等一些贸易保护及工业促进政策,以国内对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需求为基础,大力发展钢铁冶炼等这一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落后于英国的情况下,依靠扶植民族产业的战略方针、独具特色的国家创新体制、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高质量资本设备的密集使用、高工资工人的生产率优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等,美国成功地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创新浪潮的机会窗口,实现了工业化的崛起。对于我国以内需为战略基点,大力发展当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来说,美国钢铁工业的成功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江涌  叶初升  
主要发生在 1 9世纪的西进运动是一场使“美国真正成为美国”的伟大运动 ,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运动 ,是美国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并最终实现“美国崛起”的运动。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总结西进运动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这对于今天我国正着手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 ,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寄窗  
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国家均必需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一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之不同,其发展模式和完成时期也有极大的差异。例如,一个阿拉伯石油输出小国或如新加坡,它们既有极丰富的其他经济收入而人口又不多,完全可以进口粮食,不必要自给的农业。这就使它们的工业化过程较为单纯,只须致力于工业发展模式的适当选择,即可实现工业化目标。但这样类型的国家在世界上毕竟是极少数,其他绝大多数的国家无不在不同程度上并存着传统的自足自给小农经济。故怎样将传统的自给小农经济转形为现代化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文章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文章指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正>从1926年成立第一家银行——衡山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已走过近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金融政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革命战争时期,金融是筹集资金的得力渠道。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等银行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等银行。这些银行发行货币,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为弥补根据地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金融政策还是贯彻党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这些银行按照人民政权的政策发放信贷,扶持农业与工商业,助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同时,人民政权严格管理金融业,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