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1)
- 2023(3245)
- 2022(2686)
- 2021(2671)
- 2020(2236)
- 2019(5185)
- 2018(5258)
- 2017(9597)
- 2016(5171)
- 2015(6112)
- 2014(5944)
- 2013(5732)
- 2012(5736)
- 2011(5141)
- 2010(5445)
- 2009(5013)
- 2008(5261)
- 2007(5303)
- 2006(4776)
- 2005(4070)
- 学科
- 济(22008)
- 经济(21987)
- 管理(13886)
- 业(10483)
- 企(8655)
- 企业(8655)
- 中国(7013)
- 农(6762)
- 地方(5750)
- 方法(5231)
- 关系(5022)
- 制(4821)
- 业经(4620)
- 学(4548)
- 体(4307)
- 农业(4159)
- 理论(4156)
- 教育(4027)
- 财(3839)
- 数学(3810)
- 贸(3762)
- 贸易(3755)
- 经济关系(3698)
- 数学方法(3660)
- 对外(3647)
- 易(3603)
- 和(3484)
- 教学(3300)
- 外经(3221)
- 对外经济(3197)
- 机构
- 学院(70701)
- 大学(70529)
- 研究(26425)
- 济(24457)
- 经济(23630)
- 管理(23192)
- 中国(20374)
- 理学(18596)
- 理学院(18340)
- 管理学(17811)
- 管理学院(17681)
- 科学(16502)
- 京(16297)
- 农(14000)
- 所(13597)
- 江(12884)
- 中心(12761)
- 研究所(11993)
- 财(11926)
- 范(10961)
- 师范(10828)
- 业大(10711)
- 农业(10665)
- 北京(10545)
- 州(10482)
- 技术(10468)
- 院(9839)
- 省(9773)
- 师范大学(8491)
- 财经(8477)
- 基金
- 项目(42082)
- 研究(32982)
- 科学(31516)
- 基金(27467)
- 家(24087)
- 国家(23820)
- 科学基金(19373)
- 社会(18509)
- 省(17332)
- 社会科(17226)
- 社会科学(17222)
- 教育(16018)
- 编号(14874)
- 划(14297)
- 基金项目(14065)
- 成果(13597)
- 自然(11874)
- 自然科(11577)
- 自然科学(11574)
- 资助(11476)
- 自然科学基金(11337)
- 课题(11250)
- 年(9764)
- 重点(9698)
- 发(9286)
- 部(8803)
- 项目编号(8652)
- 性(8437)
- 创(8237)
- 大学(8104)
共检索到12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懿
粤桂合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存在着内外部激烈竞争、发展理念冲突、潜在利益冲突、缺乏组织机构保障和缺乏共同合作载体等阻碍因素。应以转变合理念为先导,建立协调机构,健全工作机制,推进粤桂合作顺利发展。
关键词:
粤桂合作 中国—东盟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军
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促进广东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促进广东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广东应从制度供给层面推进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总体规划、建立合作机制,从经济发展层面制定具体的项目投资目录、创新经济合作形式,从文化建设层面打造高端人才智库、发展丝路文化产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 战略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军明
福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着国际政经环境复杂、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缺乏经验等不少挑战。应借鉴其他省份的相关经验,充分考虑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注重产业合作与投资,淡化出口,将地方发展战略融入国家宏观战略,将对外经贸战略提升为发展模式转型战略。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一、中拉经贸进入新常态(一)货物贸易:超高速增长期终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取得飞快发展。2000年中拉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此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2000-2013年间,中国同拉美的商品贸易增长了近20倍,从126亿美元增加到261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近18倍,从72亿美元增至1343亿美元;中国自拉美进口增长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竑 吴国培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一个在国家战略层面上通达五洲四海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远景正逐渐显现。在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交通枢纽,当前福建省又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构想中,福建省应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朝萌
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物流大通道建设、金融合作与发展、贸易投资自由化是深圳重要的发展机遇,深圳可发挥高新技术、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在构建区域物流中心节点、物流园区服务产业转移、成立企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走出去、区域的人民币结算中心、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股权交易中心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抢抓发展机遇。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深圳 发展机遇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The BRITACOM Secretariat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合作机制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将继续弘扬伟大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税收征管合作,为推动构建增长友好型税收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而共同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陈乘风
与一些东南亚国家普遍的"谨慎和观望"的模糊态度相比,马来西亚政商各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予了更多的正面回应和支持,但其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实现本国经济目标为诉求,坚持东盟是外交第一方向,且不希望本国和东南亚成为大国博弈的场所。中国可以将马来西亚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多方共建的重要平台及合作共赢的良好示范。通过和马来西亚签订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性协议,加强与东盟互联互通规划(AMPC)对接,创新伊斯兰金融合作,以及依托马中关丹产业园、巴生港自由贸易园区、依斯干达经济特区等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可以推动丝路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合作共建 马来西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太生
我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构想,为高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为适应海上新丝路建设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形势,文章对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背景下的涉外人才需求进行客观预测,以广西高校为例,对目前广西高校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判,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就涉外人才在海上新丝路建设背景下的培养模式创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即实施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做好涉外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构建涉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共建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海上新丝路建设 涉外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仁飞
明清之际,随着世界航路的全面贯通,西方势力的东渐,全球性广泛联系的建立,世界贸易格局为之大变。在此历史大背景下,中外交流的历史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亦发生重要变化。不仅仅是欧亚之间建立直接的交往关系,而且伴随着澳门港在珠江三角州的兴起和世界市场对中国丝货的追求,海上丝路规模和影响均有所发展和扩大,且形成以澳门为 中心,以广州乃至整个大陆,特别是沿海地区为腹地,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发展的海上丝路国际性贸易大循环。在这一段时间中,中国丝货作为最重要和最大宗的货物被运送到世界各地,这种贸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乃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国丝货和欧美之白银,通过澳门架起富有特色的国际性贸易大循环。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光华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相关专业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支持力度。在科学研究方面,需要建设一批有关丝绸之路研究基地,协同推进关键性项目的研究。在学术交流方面,需要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品牌促成富有成效的研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多个方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需要高校提供直接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和强有力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正位
"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走务实合作之路,经贸文化双轨并行、良性互动"一带一路"是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这只大鹏的双翼,必将助推中国,牵动世界。"一带一路"的蓝图已绘就,要把战略构想变为现实,选择正确的路线图就十分关键。笔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走务实合作之路,经贸文化双轨并行、良性互动,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