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9)
2023(18694)
2022(15987)
2021(14726)
2020(12421)
2019(28328)
2018(28078)
2017(54924)
2016(29104)
2015(32647)
2014(32129)
2013(31383)
2012(28269)
2011(25409)
2010(25463)
2009(23696)
2008(22473)
2007(19420)
2006(16923)
2005(14589)
作者
(80530)
(66970)
(66681)
(63497)
(42760)
(32112)
(30267)
(26371)
(25479)
(23781)
(22690)
(22527)
(21212)
(20947)
(20788)
(20421)
(19906)
(19725)
(19130)
(19125)
(16481)
(16373)
(16237)
(15359)
(15120)
(14918)
(14587)
(14435)
(13442)
(12979)
学科
(133579)
经济(133453)
管理(84405)
(77022)
(64887)
企业(64887)
方法(58828)
数学(52030)
数学方法(51235)
中国(31431)
(30682)
(28991)
地方(27468)
业经(27331)
(25233)
(21027)
贸易(21017)
理论(20543)
农业(20489)
(20314)
(20275)
(18535)
财务(18428)
(18418)
财务管理(18385)
环境(18179)
技术(17662)
企业财务(17221)
(16857)
金融(16853)
机构
学院(408036)
大学(406705)
(169396)
经济(165983)
管理(162767)
理学(142196)
理学院(140712)
管理学(137956)
管理学院(137232)
研究(131121)
中国(97090)
(84181)
科学(79360)
(74972)
(63512)
财经(61251)
中心(59663)
(58935)
业大(58254)
研究所(57949)
(57460)
(55746)
北京(52662)
(52617)
经济学(52224)
师范(52151)
(48087)
经济学院(46858)
(46682)
农业(45982)
基金
项目(281587)
科学(222674)
研究(206542)
基金(205169)
(177364)
国家(175941)
科学基金(153110)
社会(131720)
社会科(124962)
社会科学(124932)
(109848)
基金项目(107880)
自然(99215)
自然科(96965)
自然科学(96946)
教育(96403)
自然科学基金(95174)
(91791)
资助(85652)
编号(84221)
成果(66973)
重点(62622)
(61993)
(59802)
(58367)
课题(57608)
创新(54461)
国家社会(54238)
教育部(54099)
科研(53733)
期刊
(182719)
经济(182719)
研究(117612)
中国(71664)
管理(60348)
学报(59879)
(56750)
科学(55925)
(52898)
大学(46577)
学学(44088)
教育(43956)
技术(39550)
农业(36809)
(32128)
金融(32128)
经济研究(31252)
财经(29991)
业经(29656)
(25687)
问题(22794)
统计(21166)
技术经济(21028)
(19250)
商业(19201)
图书(19096)
(18598)
理论(18481)
科技(18209)
(17935)
共检索到582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超  王绍仁  潘文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已经进入了结构性的供给矛盾,而海上丝绸之路给我国物流产业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和沿线众多国家进行更为高效的合作,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物流绩效指数,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按照物流水平不同分为四类。据各类群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物流水平第一、二类国家的瓶颈在于偏低的海关效率;物流水平全面亟需提高的第三、四类的瓶颈是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我国应采取基础性和类差异性的合作策略,形成具有各类群特色的物流协作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飞  王译  
交通和物流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带物资与信息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挖掘经济带物流规模与潜力,带动经济升级发展。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实现地区间物流高效衔接与有机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可选用物流绩效指数(LPI)指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我国及中亚五国物流绩效与构成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绩效整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师晓华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基础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红  王卷乐  赵中平  董锁成  李宇  诸云强  程昊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位置的行政性束缚,充分发挥核心节点作用,大力加强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的互动,以实现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2015年5月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功对接,我国明确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对于我国的战略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地缘经济层面,而且体现在共同削弱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层面。经分析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础良好且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双边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扩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福利状况;削减关税壁垒的空间和作用有限,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或将成为推动双边贸易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2015年5月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功对接,我国明确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对于我国的战略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地缘经济层面,而且体现在共同削弱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层面。经分析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础良好且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双边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扩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福利状况;削减关税壁垒的空间和作用有限,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或将成为推动双边贸易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华  王磊  
能源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促进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应构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同时构建能源统一价格机制、能源贸易结算机制、能源通道网络合作机制、能源联合储备机制及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确保新模式的有效实施。另外,政府和企业作为两大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高效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师晓华  
文章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与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义、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并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意义;对经济带的空间范围从核心区、扩展区及辐射区等3方面进行了定位。文章仅对丝绸之路核心地区进行分区,即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7个国家,针对7个国家的农业功能依据地域性、比较优势、可操作性等原则将核心区划分为3个功能区,分别是东北粮食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等3个国家;西南棉花区,包括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等3个国家;东部畜牧区,为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区的基础上对经济带上沿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会录  董锁成  李宇  李泽红  石广义  黄永斌  王喆  李飞  
论文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总结出资源格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不匹配,资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认为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合作开发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主要的资源合作开发模式: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前者包括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等实现形式,后者包括合资开发、建立能源共同体、组建战略联盟等实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委员会;其次,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开发金融机构;第三,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魏昀妍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国家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但是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很大比例都是能源类型的产品,这样的商品贸易和中国环境恶化的问题是否有相关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研究方法去测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国家和地区的GDP、双边贸易量对潜在变量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潜在变量选取时把能源与环境问题考虑进来。最后发现,中国与核心国家的双边贸易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冉泽泽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11项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借助工具性软件SPSS、Arc GIS和Geo Da,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Moran's I=0.2745,各核心节点城市经济实力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全局性较显著的相似城市之间的空间集聚。而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中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两端和欠发达的中段在空间上分别趋于集聚的空间异质性,即经济空间差异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状"分布格局。最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