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4)
- 2023(8699)
- 2022(7338)
- 2021(7189)
- 2020(5887)
- 2019(13585)
- 2018(13111)
- 2017(24998)
- 2016(13547)
- 2015(15468)
- 2014(15052)
- 2013(14770)
- 2012(14235)
- 2011(13200)
- 2010(13475)
- 2009(12486)
- 2008(12512)
- 2007(10921)
- 2006(9914)
- 2005(9090)
- 学科
- 济(56912)
- 经济(56835)
- 管理(34698)
- 业(34100)
- 企(25683)
- 企业(25683)
- 方法(23036)
- 数学(20754)
- 数学方法(20488)
- 中国(19943)
- 农(17346)
- 贸(15061)
- 贸易(15053)
- 易(14800)
- 财(13254)
- 学(12195)
- 制(11536)
- 农业(10980)
- 策(10889)
- 业经(10606)
- 银(10303)
- 银行(10278)
- 行(10030)
- 融(9717)
- 金融(9716)
- 地方(9290)
- 环境(8913)
- 及其(8865)
- 出(7925)
- 关系(7923)
- 机构
- 大学(199734)
- 学院(196338)
- 济(91867)
- 经济(90316)
- 研究(79687)
- 管理(71745)
- 中国(61464)
- 理学(61062)
- 理学院(60270)
- 管理学(59311)
- 管理学院(58933)
- 科学(45968)
- 京(43973)
- 财(41752)
- 所(40997)
- 研究所(37465)
- 中心(34261)
- 农(32912)
- 财经(32750)
- 经(30156)
- 经济学(29786)
- 江(28994)
- 北京(28706)
- 院(28587)
- 范(27466)
- 师范(27244)
- 经济学院(26772)
- 业大(26070)
- 农业(25793)
- 财经大学(24460)
- 基金
- 项目(128680)
- 科学(102985)
- 基金(97138)
- 研究(94594)
- 家(86756)
- 国家(85724)
- 科学基金(71633)
- 社会(62119)
- 社会科(58927)
- 社会科学(58915)
- 基金项目(49118)
- 自然(45246)
- 省(44824)
- 自然科(44211)
- 自然科学(44194)
- 自然科学基金(43447)
- 教育(42813)
- 资助(41282)
- 划(40619)
- 编号(36314)
- 成果(31331)
- 部(30907)
- 重点(29923)
- 发(28558)
- 中国(27777)
- 国家社会(27114)
- 教育部(26403)
- 课题(26077)
- 创(26067)
- 创新(24597)
共检索到30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夏维华
近年来,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需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据联合国商品贸易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进口总量达到27756.23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5.58倍,十六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2.21%。除此之外,进口需求构成等也呈现显著变化。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如何把握海上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对于促进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春平 张文德
[目的/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导航,离不开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系研究。[方法/过程]利用世界知识产权局网站2001-201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数据,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发展情况,并在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专利结合度指数概念,然后采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情况。[结果/结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差距比较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专利结合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而言,中国对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
关键词:
专利关系 专利结合度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偲 王淼
海洋碳汇是海洋活动和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的过程和机制。由于其能够完成全球93%的碳循环而成为全球瞩目之焦点。目前,中国政府正以蓝碳合作为重点,引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治理国际环境,发起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计划"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动力机制主要基于各国政府协同治理全球气候环境的共同愿望;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合作保护、海洋环境合作保护、蓝碳生态系统合作监测和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蓝碳合作研究、海洋高层对话、蓝碳合作融资、蓝碳市场构建、蓝碳金融支持和蓝碳产业支持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忠振 陈东旭 宫之光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考虑港口服务货运需求与刺激货运需求的双重功效,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产业承接地的港口投资建设问题。首先,在现实交通运输网络中加入虚拟链接构建超级网络,用以刻画制造业的转移、生产和运输过程。其次,建立制造业承接地港口投资决策优化模型,用运输阻抗、地价和工资三个内生变量描述港口投资、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关系。模型以产业承接地港口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承接地港口的投资规模及费率水平。最后,以斯里兰卡的科伦港口为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需求与供给间正向反馈的数量关系及上界,为优化沿线港口投资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兢
海洋产业合作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旅游业五个方面分析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海洋产业的合作现状,并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的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高于26个沿线国家,但是在某一维度上沿线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双方增强战略互信、依托经济走廊建设、建立磋商协调机制和立足于优势互补寻求合作机会的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娟 刘赛
利用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入境旅游(FVA)的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和空间自相关,分析FDI对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的动态效应以及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中国实际利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对FVA增长表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FDI对FVA的弹性增长效应在0. 04%~0. 48%的范围浮动。2) FDI对FVA的边际效应存在分位数差异,倒"U"型变化趋势明显。在25%分位点上FDI对FVA增长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之后沿着50%,10%,75%,90%的分位点方向依次减弱。3)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存在空间集聚态势。2006—2016年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FDI和FVA的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印度、泰国为入境旅游和投资的增长引擎区,缅甸为滞后发展区。
关键词:
“海上丝路”沿线国家 入境旅游 投资追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仲钟 肖海峰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