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5)
- 2023(13132)
- 2022(11502)
- 2021(10665)
- 2020(8801)
- 2019(20380)
- 2018(20375)
- 2017(39467)
- 2016(21525)
- 2015(24257)
- 2014(24279)
- 2013(23881)
- 2012(21882)
- 2011(19747)
- 2010(19737)
- 2009(17849)
- 2008(17286)
- 2007(15079)
- 2006(13297)
- 2005(11775)
- 学科
- 济(84028)
- 经济(83898)
- 管理(67579)
- 业(60745)
- 企(51824)
- 企业(51824)
- 方法(35929)
- 数学(30691)
- 数学方法(30335)
- 财(23013)
- 农(22217)
- 中国(21719)
- 制(19430)
- 业经(19190)
- 学(18731)
- 环境(17284)
- 地方(16287)
- 和(14623)
- 农业(14509)
- 贸(14418)
- 贸易(14407)
- 务(14287)
- 体(14268)
- 财务(14218)
- 财务管理(14188)
- 划(14033)
- 易(13983)
- 理论(13836)
- 技术(13635)
- 企业财务(13461)
- 机构
- 大学(304052)
- 学院(300718)
- 管理(121544)
- 济(119318)
- 经济(116623)
- 理学(105287)
- 理学院(104130)
- 管理学(102469)
- 管理学院(101935)
- 研究(101272)
- 中国(73648)
- 京(64684)
- 科学(61738)
- 财(56312)
- 所(50060)
- 农(46813)
- 研究所(45513)
- 中心(45230)
- 业大(44800)
- 财经(44645)
- 江(43619)
- 北京(40829)
- 经(40512)
- 范(39449)
- 师范(39111)
- 院(37027)
- 农业(36245)
- 经济学(35121)
- 州(34952)
- 财经大学(33300)
- 基金
- 项目(208872)
- 科学(164552)
- 研究(154750)
- 基金(152025)
- 家(132409)
- 国家(131056)
- 科学基金(112484)
- 社会(97092)
- 社会科(91902)
- 社会科学(91878)
- 基金项目(81289)
- 省(81171)
- 自然(72981)
- 自然科(71192)
- 自然科学(71177)
- 教育(70433)
- 自然科学基金(69877)
- 划(68431)
- 编号(63247)
- 资助(61749)
- 成果(51874)
- 重点(46390)
- 部(46338)
- 发(44020)
- 创(43645)
- 课题(43260)
- 制(41610)
- 创新(40759)
- 教育部(39979)
- 科研(39687)
- 期刊
- 济(132002)
- 经济(132002)
- 研究(89753)
- 中国(58184)
- 学报(47336)
- 管理(45129)
- 科学(43825)
- 农(43290)
- 财(43033)
- 大学(36177)
- 教育(34649)
- 学学(33900)
- 农业(29861)
- 技术(25540)
- 融(25013)
- 金融(25013)
- 财经(21552)
- 业经(21008)
- 经济研究(19653)
- 经(18258)
- 问题(16912)
- 图书(16008)
- 科技(15389)
- 理论(15137)
- 业(14997)
- 版(14001)
- 实践(13929)
- 践(13929)
- 技术经济(13782)
- 现代(13645)
共检索到44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偲 王淼
海洋碳汇是海洋活动和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的过程和机制。由于其能够完成全球93%的碳循环而成为全球瞩目之焦点。目前,中国政府正以蓝碳合作为重点,引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治理国际环境,发起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计划"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蓝碳合作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动力机制主要基于各国政府协同治理全球气候环境的共同愿望;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合作保护、海洋环境合作保护、蓝碳生态系统合作监测和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蓝碳合作研究、海洋高层对话、蓝碳合作融资、蓝碳市场构建、蓝碳金融支持和蓝碳产业支持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春平 张文德
[目的/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导航,离不开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系研究。[方法/过程]利用世界知识产权局网站2001-201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数据,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发展情况,并在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专利结合度指数概念,然后采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情况。[结果/结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差距比较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专利结合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而言,中国对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
关键词:
专利关系 专利结合度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海燕 兰永红
随着BEPS行动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的推进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得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各国对跨境税源征管力度加大,"走出去"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不一定形成企业的经营费用,但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比税务成本更重要,甚至可能成为企业海外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在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走出去"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走出去” 税务风险 国际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兢
海洋产业合作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旅游业五个方面分析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海洋产业的合作现状,并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与26个沿线国家的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高于26个沿线国家,但是在某一维度上沿线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双方增强战略互信、依托经济走廊建设、建立磋商协调机制和立足于优势互补寻求合作机会的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伟 王炳天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是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城镇发展演变的五大类因子,包括生态环境、政局稳定、商业贸易、多元文化和交通驿站等,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这对于理解人地关系和寻求人地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城镇发展 动力机制 影响因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忠振 陈东旭 宫之光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考虑港口服务货运需求与刺激货运需求的双重功效,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产业承接地的港口投资建设问题。首先,在现实交通运输网络中加入虚拟链接构建超级网络,用以刻画制造业的转移、生产和运输过程。其次,建立制造业承接地港口投资决策优化模型,用运输阻抗、地价和工资三个内生变量描述港口投资、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关系。模型以产业承接地港口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承接地港口的投资规模及费率水平。最后,以斯里兰卡的科伦港口为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需求与供给间正向反馈的数量关系及上界,为优化沿线港口投资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渤 胡麦秀
根据地理区位,将沿线国家划分为海湾六国、南亚四国和东盟十国,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将政府采购(G)、投资(I)和消费(C)作为控制变量,并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对1993-2015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海湾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142%和0.06%;我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044%和0.0499%;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为0.119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加强中国同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9-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同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贸易对象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以及同属APEC成员国可显著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海上距离以及伙伴国关税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产生负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差异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