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9)
2023(2250)
2022(1979)
2021(1851)
2020(1571)
2019(3815)
2018(3686)
2017(6981)
2016(3570)
2015(3749)
2014(3337)
2013(3431)
2012(3186)
2011(2989)
2010(3087)
2009(2758)
2008(2836)
2007(2433)
2006(2312)
2005(2284)
作者
(9212)
(7805)
(7569)
(7352)
(5037)
(3743)
(3514)
(2995)
(2835)
(2796)
(2658)
(2655)
(2584)
(2501)
(2490)
(2489)
(2331)
(2266)
(2204)
(1991)
(1959)
(1949)
(1845)
(1799)
(1764)
(1679)
(1670)
(1642)
(1615)
(1513)
学科
(15757)
经济(15740)
管理(7403)
(6540)
(5472)
企业(5472)
中国(4757)
地方(4591)
方法(4391)
(3719)
数学(3553)
(3535)
关系(3484)
数学方法(3436)
业经(2968)
(2823)
经济关系(2783)
对外(2710)
(2656)
贸易(2652)
(2573)
地方经济(2554)
(2542)
外经(2524)
理论(2518)
对外经济(2505)
农业(2293)
(2206)
(2086)
金融(2086)
机构
大学(44899)
学院(42987)
研究(18392)
(18070)
经济(17695)
管理(14789)
中国(13983)
理学(12285)
理学院(12087)
管理学(11760)
管理学院(11654)
科学(10651)
(10342)
(9415)
(8713)
研究所(8432)
中心(7701)
(7612)
(7338)
(6861)
师范(6806)
(6769)
北京(6630)
财经(6267)
(5871)
师范大学(5763)
业大(5724)
(5699)
农业(5602)
(5427)
基金
项目(27576)
科学(21625)
研究(20413)
基金(19985)
(17741)
国家(17607)
科学基金(14700)
社会(12958)
社会科(12267)
社会科学(12263)
(10181)
基金项目(10041)
教育(9452)
自然(9158)
自然科(8964)
自然科学(8961)
(8924)
自然科学基金(8778)
资助(8118)
编号(7980)
成果(7178)
重点(6698)
(6127)
课题(6114)
(6074)
(5603)
国家社会(5468)
(5346)
大学(5308)
教育部(5254)
期刊
(22867)
经济(22867)
研究(16088)
中国(13541)
教育(7710)
学报(7706)
管理(7329)
(7183)
(6806)
科学(6731)
大学(6011)
学学(5262)
技术(4461)
(4423)
金融(4423)
农业(4303)
经济研究(4005)
财经(3227)
图书(3170)
(3146)
业经(3024)
(2960)
(2876)
国际(2716)
问题(2695)
书馆(2607)
图书馆(2607)
(2389)
世界(2366)
会计(2203)
共检索到7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敖叶湘琼  
《十三行史稿》全方位展开了明清三百年间十三行历史的各个层面,经济的、制度的乃至文化精神的,从1557年世界贸易广州—澳门二元中心的确立到十三行被第二次鸦片战争炮火彻底焚毁,从帝王、封疆大吏海关到行商,从美英法荷葡等国官员到夷商、大班,从银元的流入到逆转等,均予以了钩沉、发掘、考证,有着前人未有的学术创见。作为经济史范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者自始至终,引用了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名著《国富论》的理论——雍正开洋的1727年,正是亚当·斯密的出生之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旭送  
《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十二世纪前新疆开发史稿》是殷晴先生多年研究西域经济史的集成和升华。西域研究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国际性的显学,已有众多国内外学者耕耘其间,成果累累,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洪岩  
"丝绸之路"根据交通路线的差异可分为陆上和海上两条。最初"丝绸之路"是指"陆上丝绸之路",始见于1877年李希霍芬的《中国》,该书将连接中国、河间、印度等地以丝绣品为主要往来商品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1901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将其范围扩至地中海西岸。"海上丝绸之路"由沙畹于1913年提出,特指连通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与交涉路线,途经中国南海、印度洋、红海直至欧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明辉  
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和内陆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与岭南移民、海外留学、宗教传播紧密相关。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还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探究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新时期的音乐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陈乘风  
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和我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重叠和合作空间,也存在竞争。印尼一方面乐于通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提升其国际地位,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印尼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中国可将印尼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示范、中介和重要市场,并注意从印尼最为关心的海上互联互通和出口型制造业两大方面与该国战略对接,注重形成"点、线、面"的一体化协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鸣皋  
《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书,是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的一部论文集,计有论文三十三篇。书中内容,正如李学勤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研究题目;”“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必须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并且指出这本书:“对洛阳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探索两有裨益。”本书的《后记》也指出洛阳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洛阳也是这条联结亚洲、欧洲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纽带的一个重要起点。然而遗憾的是,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人们却忽略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应有的历史地位,”本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深港合作有所推进,但也受到一定影响,展望未来5~10年,一带一路战略为深港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期间深港两地应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尤其在建立湾区跨境治理机制和统计制度、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共同打造创新平台、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丹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经海路与外部世界各个国家重要的航海路线,是带动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发展的运输贸易渠道。但经明清时期海禁制度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退。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建立的重要贸易港口,研究它的历史对今天振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1.尊重差异,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合作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合作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问题。依赖于地理差异的农产品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建立合作经济体系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差异性。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交融来化解政治差异性,通过加强互学互鉴来保持文化多样性。各国或地区应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尊重差异的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宝  李剑  江晓霞  
"互联互通"建设是促进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投资对贸易的创造效应三方面分析"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发展的作用机理,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互通"对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互通"的五个方面都能够显著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双边贸易潜力的实现,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因此,"互联互通"建设应当制定有国别有选择的差异化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朱鹤  张骞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及非洲等国家的共同需求。本文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典型经济现状、与中国的合作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与地区各国在产业投资、基建投资、资源开发与合作、境外经贸园区和海上经济等五个领域存在更深层次的合作机遇,但存在执行主体不协调、金融支持不足和缺少完备人才队伍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中国与地区各国的国情与共同需求,就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