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0)
- 2023(5146)
- 2022(4372)
- 2021(4166)
- 2020(3507)
- 2019(7914)
- 2018(7625)
- 2017(14692)
- 2016(8418)
- 2015(8944)
- 2014(9097)
- 2013(8866)
- 2012(8433)
- 2011(7803)
- 2010(7841)
- 2009(7026)
- 2008(7216)
- 2007(6429)
- 2006(5672)
- 2005(5091)
- 学科
- 济(30828)
- 经济(30792)
- 管理(18769)
- 业(18540)
- 方法(14336)
- 企(13990)
- 企业(13990)
- 学(11293)
- 数学(11291)
- 数学方法(11101)
- 农(9027)
- 财(7259)
- 地方(6971)
- 业经(6855)
- 农业(6591)
- 中国(6570)
- 理论(6142)
- 制(5814)
- 环境(4976)
- 银(4850)
- 银行(4809)
- 融(4747)
- 金融(4745)
- 贸(4698)
- 贸易(4698)
- 行(4631)
- 和(4595)
- 易(4521)
- 务(4396)
- 财务(4376)
- 机构
- 学院(124107)
- 大学(123528)
- 研究(47543)
- 济(41541)
- 管理(41327)
- 经济(40496)
- 理学(35563)
- 科学(35384)
- 理学院(34943)
- 管理学(33986)
- 管理学院(33759)
- 中国(33557)
- 农(28674)
- 京(27000)
- 所(26315)
- 研究所(24705)
- 农业(22862)
- 业大(22648)
- 中心(20778)
- 财(20132)
- 范(19936)
- 师范(19669)
- 江(18772)
- 院(16964)
- 北京(16930)
- 财经(16288)
- 师范大学(16045)
- 省(15951)
- 州(15795)
- 科学院(15705)
- 基金
- 项目(88460)
- 科学(68841)
- 基金(64567)
- 家(60042)
- 国家(59601)
- 研究(56868)
- 科学基金(49117)
- 省(35368)
- 社会(35121)
- 自然(35083)
- 基金项目(34916)
- 自然科(34269)
- 自然科学(34251)
- 自然科学基金(33624)
- 社会科(33288)
- 社会科学(33276)
- 划(30343)
- 资助(27278)
- 教育(25420)
- 重点(20958)
- 编号(20438)
- 发(19547)
- 计划(19280)
- 部(18389)
- 科研(17653)
- 创(17396)
- 科技(17139)
- 成果(16426)
- 创新(16407)
- 课题(15479)
共检索到175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辉 刘家寿 朱爱民 肖耀坤 李世平
1997年4月至1998年1月对浮桥河水库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库常见浮游植物约189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硅藻门25属64种,绿藻门39属79种,蓝藻门17属30种,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及金藻门种类较少。其个体密度年平均为44.9×104ind/L;生物量年平均为6.439mg/L,其中蓝藻占33.37%,硅藻和绿藻分别占20.68%和20.16%,甲藻占16.31%。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从春季开始平稳上升,至秋季达到最大值。蓝藻、硅藻、绿藻等主要种类的季节变化按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为上游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徐发 熊邦喜 王银东
通过周年 6次采样观测到道观河水库浮游植物有 7门 89种 ,平均密度为 2 5 1 75× 10 4ind ./L ,平均生物量为 5 6 7mg/L ,优势种为肘状针杆藻Synedraulna、小胶鞘藻Phormidiumtenue、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flos-aquae、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小环藻Cyclotellasp 和小型色球藻Chroococcusminor。现存量水平变化为Ⅱ站 >Ⅲ站 >Ⅰ站 >Ⅳ站 ;垂直分布以 1/ 2倍透明度 (1/ 2SD)和 1倍透明度 (1SD)处最多 ;月间变化为...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现存量 道观河水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娜 康涛 胡登权 屈万民 李君轶 杜浩 安苗 吴金明
为了探究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10月选取21个采样点开展了4个季度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0属223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腰带多甲藻(Peridinium cinctum)、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ms)和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3.62×10~6~4.16×10~7 cells/L,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季的丰度明显高于冬春季,除夏季主要以蓝藻门为主外,其他季节基本都为硅藻门。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31~0.861 mg/L,受水温、营养盐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时间上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全年均表现为蓝藻门占绝对优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明漳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状态。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氮和总磷是影响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莹蓓 罗潋葱 韦桂峰 翟海涛 李凤欢
为了解广东省江门市大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通过每月中旬对沙河水库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4种(属),隶属于6门,其中绿藻门有27属,占总数的42.19%;硅藻门有19属,占总数的28.13%;蓝藻门有13属,占总数的21.88%;甲藻门、裸藻门及金藻门共占总数的7.81%。常见的优势种主要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湖沼色球藻(Chroococcus limneticus)、隐球藻(Aphan...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徐发 熊邦喜 王卫民 王明学 刘小玲
通过 6次采样观测到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水库浮游动物有 62种 (隶属 28科 47属 ),其中原生动物 23种,轮虫 17种,枝角类 12种,桡足类 10种。平均密度为 1 392个 /L,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占绝对优势,分别占 51. 66%和 45. 67%,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极少,分别仅占 0. 36%和 2. 31%。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 27mg/L,其中原生动物最少,为 0. 23mg/L,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接近,分别为 0. 75mg/L、0. 52mg/L和0. 76mg/L;从季节上看,浮游动物密度 5月最高, 3月次之, 1月和 7月最低;而生物量则是 9月最...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现存量 多样性 道观河水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桑明远 李文红 吕逸欢 程光平 左婷 姬永杰 赵天龙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先后7次定点采集水样,定性、定量测定广西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浮游植物,分析其群落结构、优势属、生物量及水平分布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莲塘库区共有浮游植物8门62属,其中绿藻门属数最多,蓝藻门次之,第三为硅藻门,分别占总属数的40.32%、20.96%和19.35%;浮游植物属数生物量表现为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鱼类网箱养殖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高于非养殖区。Shannnon-Wiener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1.68~2.03和0.314~0.362之间。结合优势属和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西津水库莲塘库区水质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关键词:
西津水库 浮游植物 多样性 动态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洪玉 祁洪芳 苏胜齐 姚维志 李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光俊 熊邦喜 陈朋
2006-2008年对湖北境内4座水库的大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4座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15种,从组成来看,均属于硅藻-绿藻型,蓝藻含量居第3位。蓝藻主要分布在1倍透明度(SD)以上的水层,硅藻主要分布在1SD~2SD之间水层,其余各门藻类基本上集中分布在2SD以上水层,绿藻门中的栅藻(Scenedesmus),裸藻门中囊裸藻(Trachelomonas)则广泛分布于深水层中。不同水层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很大,表层与底层的差异可达2倍以上。各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123.2×104 cells.L-1,1.283 mg.L-1;道观河258.6×104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猛 宋以兴 张逸譞 徐丹 刘园
为了解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共设置10个断面对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雅砻江大河湾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62种,其中硅藻门居多(84种)。2018年11月主要优势种为弧形蛾眉藻(Ceratoneis arcus)、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弯形弯楔藻(Rhoicosphenia curvata)和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等,2019年5月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尖针杆藻和颗粒沟链藻极狭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等。2018年11月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2019年5月。2018年11月除了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也占据一定比例;而2019年5月各个调查断面都以硅藻占据绝对优势。Cluster聚类结果表明,靠锦屏二级坝址的前四个断面基本上可聚为一类,而远离坝址的后六个断面可聚为一类。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2018年11月雅砻江大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氨氮和pH密切相关,2019年5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电导率、水温和氨氮相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家寿 陈文祥 黄永川 胡传林 彭建华 朱爱民 吴晓辉 常秀岭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 0 .0 72mg/L、0 .0 6 6mg/L和 0 .0 4 4mg/L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 8mg/L、6 .51mg/L和 3.37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 ,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 2 .80 gO2 /m2 .d、2 .78gO2 /m2 .d和 2 .36 gO2 /m2 .d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 2 .52mg/L、1.2 5mg/L和 1.2 2mg/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栾青杉 康元德 王俊
研究了1960―2010年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数据来源于19次调查245份样品。使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垂直采集浮游植物样品,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统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其中硅藻(Bacillariophyta)87种,甲藻(Pyrrophyta)17种,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分别出现了27种和10种。浮游植物总丰度年代际平均为2.74×106 ind/m3,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峰值,高达16.8×106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多样性 长期变化 黄河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薛俊增 蔡桢 王琼 刘艳 朱新英 李周永 吴惠仙
于2008年7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和2009年5月(丰水期)在福海水库上游、中段和坝前共设9个采样点,对水库内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浮游植物8门88种,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tenue tenus)、拟菱形弓形藻(Schroederia nitzschioides)、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is)、广源小环藻(Cyllotella bodanic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调查期总体密度均值为2.67×106 ind./L,平水期、枯水...
关键词:
福海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生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歆璞 张玮 王丽卿 蒋嫣红 刘彩红 郑小燕
自2011年1月、4-12月逐月对上海市水源地——青草沙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223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86.37×104~2 594.63×104cell/L,全年优势种为小环藻、卷曲鱼腥藻、微小色球藻、针晶蓝纤维藻、球衣藻、啮蚀隐藻,偶有咸水和半咸水种检出。蓝藻密度在全年占据优势,优势类群季节演替明显,表现为:春季为色球藻属、蓝纤维藻属,夏季为微囊藻属,秋季为卷曲鱼腥藻、鞘丝藻属。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悬浮物含量和浮游动物的牧食作用相关。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河口性 青草沙水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裴国凤 曹金象 刘国祥
2009年8月对尼洋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分布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共26属74种(变种),以硅藻为主,大多数种类的相对丰富度较低,优势种不明显,平均相对丰富度大于5%的种类分别是极细微曲壳藻(9.0%)、弧型蛾眉藻线形变种(5.4%)、中型脆杆藻(5.3%)和尖针杆藻(5%);其出现频次分别是19、20、17和20次。种类分布均匀,平均细胞密度为2.25×104 ind./L,远低于一般河流和湖泊。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样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很高,其均值分别为3.64和0.95。以上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处于较完整的稳定状态,体现了尼洋河流域贫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珊 于明 刘全儒 周云龙 江源 付岚 孟世勇
基于2010年1月对东江干流水体51个点进行的浮游植物及其群落结构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状况,分析了河流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并据此评价了东江干流水体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干流水体中物种丰富度中等,个体分布较均匀,共有浮游植物7门83种(包括2变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38种,占所有物种数的45.78%,其细胞生物量占总浮游植物的53.99%;主要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菱形藻(Nitzsch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浮...
关键词:
东江干流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多样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