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8)
2023(14600)
2022(12420)
2021(11900)
2020(9955)
2019(22652)
2018(22572)
2017(43300)
2016(23523)
2015(26656)
2014(26245)
2013(25502)
2012(23355)
2011(21188)
2010(21343)
2009(20356)
2008(19803)
2007(17529)
2006(15586)
2005(14406)
作者
(64058)
(53441)
(53304)
(51083)
(34232)
(25347)
(24129)
(20614)
(20260)
(19182)
(18281)
(17930)
(17214)
(17112)
(16932)
(16717)
(15882)
(15625)
(15504)
(15394)
(13630)
(13050)
(12844)
(12207)
(12077)
(11995)
(11855)
(11820)
(10687)
(10532)
学科
(92530)
经济(92411)
管理(68375)
(61829)
(50964)
企业(50964)
方法(41711)
数学(37515)
数学方法(36865)
中国(28477)
(25973)
(25340)
(22878)
(21608)
贸易(21596)
(21186)
业经(19978)
(17228)
银行(17208)
(16561)
(16040)
农业(15866)
(15779)
金融(15775)
(15145)
(14839)
理论(14791)
(14536)
财务(14474)
财务管理(14437)
机构
学院(326648)
大学(325277)
(142302)
经济(139487)
管理(124064)
研究(113154)
理学(105895)
理学院(104772)
管理学(102807)
管理学院(102198)
中国(90615)
(68604)
(68473)
科学(64152)
(56416)
财经(53221)
中心(51990)
研究所(50612)
(48867)
(48476)
(48039)
经济学(44939)
北京(44009)
业大(42643)
(41518)
师范(41146)
(40946)
经济学院(40291)
财经大学(39579)
(38498)
基金
项目(211136)
科学(167580)
研究(158162)
基金(154603)
(133779)
国家(132738)
科学基金(114021)
社会(101879)
社会科(96764)
社会科学(96747)
(80015)
基金项目(79132)
教育(74283)
自然(71546)
自然科(69953)
自然科学(69938)
自然科学基金(68697)
(68326)
资助(65765)
编号(64525)
成果(53994)
(48484)
重点(47891)
课题(45556)
(45139)
(44024)
(42784)
国家社会(42668)
教育部(42270)
创新(41303)
期刊
(158134)
经济(158134)
研究(102664)
中国(69689)
(52580)
管理(48441)
(44570)
学报(44519)
科学(43620)
教育(38011)
(37321)
金融(37321)
大学(35099)
学学(32956)
农业(30340)
技术(29213)
经济研究(27279)
财经(26919)
业经(24763)
(23213)
问题(19959)
(19581)
国际(17707)
统计(17326)
世界(16789)
(16540)
(15681)
技术经济(15581)
理论(15551)
现代(14212)
共检索到504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雨露  周晴  
本文重点研究浮动汇率制度选择下的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 ,汇率制度均是独立浮动汇率制 ,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是钉住货币总量目标或其他货币规划。借鉴浮动汇率制下普遍采用的货币状况指数 ( MCI) ,我们建立了中国的货币状况指数 ,除考虑利率、汇率因素外 ,还考虑了货币供应量指标。计量结果表明 :目前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是相机抉择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多  
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谢多一、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宏观经济调整与国际收支盈余1994年以来,随着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和汇率的下调,我国外贸出口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带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庆鹏  
近年来,以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和东亚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为特征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及其调整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多项可供选择的调整方案中汇率调整成为目前为止唯一的政策手段,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调节成了贸易盈余国单方面的责任。缺少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固定汇率和黄金的可兑换性的制约,实行浮动汇率制的美国更能得心应手地实施其货币单边主义的汇率政策,而汇率的估价调整是失去了黄金背景的美元货币单边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卜永祥  周晴  
作为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货币状况指数"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中央银行采用,一些央行以之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更多央行把它作为制定货币政策时的参考指标。常规的货币状况指数涵盖利率和汇率两个因素,是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拓展货币状况指数的概念,综合考察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三个因素,在估计中国总需求曲线和菲利浦斯曲线之后,构造反映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货币状况指数,分析中国近年实际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名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量化了货币供应量,有效汇率和利率调整对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变动的贡献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斌  龙翠红  
货币状况指数是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加权和,是一个纳入了利率和汇率对货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权重的估计,计算了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并通过考察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变化是中国货币环境“松紧”的一个良好指示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葛兰杰原因;中央银行有必要估算并公布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以作为政府适时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参考指标,减少货币政策决策的失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华妤  
本文应用误差纠正模型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1998~2005年中国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外自主性。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数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均不显著,仅贷款利率在个别模型中对产出有负向影响。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方面,由于误差纠正模型检验未发现利率变动可以导致货币数量同向变动、格兰杰因果检验也不能拒绝外汇储备变动不是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的原因,所以本文不支持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已经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产生系统性制约作用的假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刚  高坚  
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研究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目的是探讨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能否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建议了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定所建议的制度安排(或约束),我们发现在学术上被普遍接受的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当资本市场开放且汇率固定时,货币政策仍能被用于稳定国内经济。对模型的动态分析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民币低估对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目标汇率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固定汇率制度将有助于增强本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出发,融入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变动,考察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目标规则,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规则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及潜在机制。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参数为0.144055,央行货币政策是逆周期操作,也意味着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赋予通货膨胀目标更高的权重;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是逆房地产市场周期、顺股市周期的。进一步,本文从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权重。根据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货币状况指数权重为0.302876,即利率上升1%相当于汇率下降0.30%,意味着利率变动的效果要小于汇率变动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晓芳  谢建国  葛秋颖  
在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有效:其一,经济过热时利率上升不仅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其二,利率能够有效调控和管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在能使其向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方向变动;其三,利率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产出,但作用空间较小。本文结果还显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并没有增强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本文基于货币状况指数理论与国际实践经验,测算出1978~2005年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首次采用未观测净金融投资占均衡GDP的比率与未观测跨境流动资金占贸易总额的比率分别替代民间利率和黑市汇率,构建了中国的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拟合货币状况指数和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基本能够反映未观测金融对货币运行的扰动程度,对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调控具有实践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游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安照  
任何汇率制度均有其优劣,并随时间和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只有符合一国当时的国情,利大于弊,才是较优选择。文章通过在我国现行金融市场和开放条件下,人民币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优劣的比较分析,得出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管理浮动应该是人民币今后较长时期的较优选择。同时,还就我国金融深化和宏观政策搭配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以确保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功,即管理浮动汇率制的有效运行和持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剑飞  王绮  
在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货币错配的大量积累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错配形成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为同样面临着长期货币错配问题的中国提供借鉴,同时探讨中国货币错配问题,最后从汇率制度改革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