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5)
2023(3569)
2022(3044)
2021(3030)
2020(2640)
2019(5680)
2018(5938)
2017(11498)
2016(6491)
2015(7413)
2014(7298)
2013(7317)
2012(7125)
2011(6308)
2010(6520)
2009(6364)
2008(6584)
2007(6204)
2006(5555)
2005(5119)
作者
(18777)
(15784)
(15529)
(14915)
(10133)
(7640)
(7115)
(6036)
(5972)
(5841)
(5505)
(5321)
(5123)
(5007)
(4946)
(4837)
(4758)
(4689)
(4609)
(4521)
(4092)
(3811)
(3804)
(3610)
(3572)
(3570)
(3507)
(3416)
(3205)
(3198)
学科
(24258)
经济(24201)
管理(22048)
(19147)
(17486)
企业(17486)
方法(12107)
数学(10389)
(10245)
数学方法(10218)
(7519)
财务(7506)
财务管理(7485)
企业财务(7252)
(6668)
(6244)
中国(6227)
(6125)
(5357)
(4722)
银行(4710)
(4491)
业经(4413)
(4396)
金融(4396)
(4369)
理论(4210)
(4203)
贸易(4200)
(4109)
机构
大学(94306)
学院(92535)
(35696)
经济(34811)
管理(33557)
研究(30155)
理学(27949)
理学院(27628)
管理学(27000)
管理学院(26836)
中国(26688)
(20780)
(20363)
科学(18250)
(16106)
财经(15608)
(15536)
(15088)
中心(14696)
(14149)
研究所(13961)
北京(13213)
业大(13148)
农业(12086)
(11702)
财经大学(11582)
(11329)
师范(11184)
经济学(10986)
(10807)
基金
项目(54593)
科学(42082)
基金(40278)
研究(38769)
(34964)
国家(34658)
科学基金(29398)
社会(24551)
社会科(23173)
社会科学(23162)
基金项目(20538)
(19995)
自然(19492)
自然科(18940)
自然科学(18933)
自然科学基金(18605)
资助(18071)
教育(17786)
(16978)
编号(15883)
成果(14263)
(12470)
重点(11806)
教育部(10789)
(10764)
大学(10692)
科研(10481)
(10363)
课题(10287)
人文(10234)
期刊
(42362)
经济(42362)
研究(28357)
中国(23112)
(18791)
学报(16298)
(14473)
科学(13788)
管理(13181)
(12999)
金融(12999)
大学(12586)
学学(11905)
农业(9351)
教育(9254)
财经(8686)
(7413)
技术(7215)
业经(6164)
经济研究(6068)
问题(5494)
(5364)
理论(5223)
财会(5072)
图书(4970)
统计(4877)
(4874)
(4797)
实践(4686)
(4686)
共检索到15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淑霞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引入《物权法》的浮动抵押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核心的原因是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缺失。为解决该制度的缺陷,应从理性债权人考量的因素入手,通过限定其适用主体范围、扩大浮动抵押物的范围、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建立高效低廉的浮动抵押权实现机制等来抑制债权人的利益风险,使债权人和债务人能通过浮动抵押制度获得"双赢",从而实现立法之目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鸿雁  
我国《物权法》对抵押人设押后处分抵押物的权利限制过少,且扩大了可以设定浮动抵押的主体资格范围,导致债权人和抵押人之间利益失衡,也使得实践中银行等债权人不愿意采用浮动抵押方式。借鉴国外浮动抵押立法中的债权人保护措施,我国在浮动抵押制度中应完善债权人的监督权,明确界定抵押人"正常经营活动"的判断标准,并规定限制性条款、引进接管人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鸿雁  
我国《物权法》对抵押人设押后处分抵押物的权利限制过少,且扩大了可以设定浮动抵押的主体资格范围,导致债权人和抵押人之间利益失衡,也使得实践中银行等债权人不愿意采用浮动抵押方式担保债权实现。借鉴国外浮动抵押立法中的债权人保护措施,建议我国在浮动抵押制度中应完善债权人的监督权,明确界定抵押人"正常经营活动"的判断标准,并规定限制性条款、引进接管人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日贵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破产重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结合我国在此方面的现实状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和其他方面的做法,分析了公司破产制度和重整程序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薇  陈丽敏  
关联交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等弊端,一些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滋生而来,对公司的股东以及公司外部债权人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害。文章针对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既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债权人维护债权带来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圣连  董金玲  
由于一人公司存在着易滥用公司人格,进而危及债权人利益等问题,如何对债权人利益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是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的设立、营运及清算三个阶段,分别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找到遏制一人公司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方法,促进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盼  支晓强  
本文研究股权流动性对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目标的差异,股权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股东-债权人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行为,也就是说,股东对债权人利益的侵害越严重。相对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较差,这就使得非上市公司债权人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世军   陈起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在出现破产情形时,其往往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死掉”,另一种则是进行企业重整进而使企业“活过来”。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当企业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时,宣告企业死亡往往是最先被考虑的选择,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破产制度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破产清算这一层面。而随着清算制度的过度使用,清算制度的弊端日趋明显,如何解决企业困境,让企业起死回生被纳入考虑范围,破产重整制度也因此开始慢慢地衍生出来。破产重整制度在给予企业希望和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其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成为一大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黎  华碧琼  
浮动抵押制度和破产重整制度是我国《物权法》和《企业破产法》分别确立的两种法律制度,已实施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由于两种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不同,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使得破产重整过程中浮动抵押权人的知情权和优先受偿权容易受到侵害,其与破产管理人交往中地位被动,其提起司法救济措施的权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借鉴英美两国相关制度,通过建立针对浮动抵押权人的信息披露制度,设立监管人和自动冻结解除制度,确立浮动抵押固化及估值的程序,对管理人支配浮动抵押标的物实行必要限制等措施,以加强对浮动抵押权人权利的保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小洪  
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由于多种原因,在已往的企业改革中,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问题(简称保护企业债权)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随着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突出。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从制度到具体操作系统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颖杰  徐春荣  
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院")为了规范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于2003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从司法层面作出了规范解释,对充分保护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春  陈信元  
论保护债权人利益及其对会计的影响张立春,陈信元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试点,1993年岁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并于1994年7月1日起生效实施,公司法是一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法律。它的作用在于保护公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有限责任原则是现代公司最本质的属性特征之一,是各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司立法的财产责任形式.由于有限责任原则的存在,公司债权人不能向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因此,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法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方式。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以更有力地保护债权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杰  李茂华  
企业分立改制是传统国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过于疏漏和不尽合理,导致实务中企业分立操作极为混乱和不规范,借企业分立改制之名行恶意侵害债权人权益之实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而司法上的裁判依据也显得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以世界各国及地区立法通例为基础,对包括新公司法在内的相关规范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从而真正使企业分立或公司分割制度能够真正平衡股东、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规范企业分立的实务操作,进而巩固和促进国企改制的胜利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