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9)
2023(8918)
2022(7459)
2021(6690)
2020(5328)
2019(11677)
2018(11428)
2017(21208)
2016(11359)
2015(12471)
2014(12016)
2013(11631)
2012(11057)
2011(10205)
2010(10495)
2009(9748)
2008(9397)
2007(8378)
2006(7657)
2005(7225)
作者
(32297)
(26816)
(26629)
(25198)
(17091)
(12773)
(11984)
(10313)
(10138)
(9605)
(9069)
(8884)
(8476)
(8470)
(8280)
(8250)
(7863)
(7836)
(7762)
(7573)
(6786)
(6635)
(6424)
(6132)
(6101)
(6022)
(5992)
(5924)
(5446)
(5254)
学科
(52164)
经济(52113)
管理(29136)
(28373)
(21253)
企业(21253)
中国(18546)
地方(18257)
(15936)
业经(13327)
方法(13037)
农业(11003)
数学(10420)
(10391)
金融(10390)
数学方法(10310)
地方经济(10294)
(10200)
银行(10189)
(10160)
(10018)
(9904)
贸易(9894)
(9572)
(9493)
(9463)
(9356)
环境(8559)
技术(7655)
发展(7647)
机构
学院(157873)
大学(152326)
(65990)
经济(64530)
研究(60531)
管理(55030)
中国(46505)
理学(45658)
理学院(45077)
管理学(44295)
管理学院(43994)
科学(35622)
(33765)
(31080)
(29943)
研究所(27716)
中心(27253)
(26347)
(25443)
(23622)
师范(23399)
财经(22507)
北京(21945)
(21938)
(21076)
业大(21007)
(20237)
农业(20214)
经济学(19573)
(18648)
基金
项目(98665)
科学(77639)
研究(76398)
基金(68491)
(59157)
国家(58582)
科学基金(49863)
社会(48118)
社会科(45519)
社会科学(45513)
(40738)
基金项目(35305)
教育(34581)
(33529)
编号(32311)
自然(29725)
自然科(29027)
自然科学(29023)
自然科学基金(28480)
(28149)
资助(27510)
成果(26620)
课题(23638)
发展(23003)
重点(22848)
(22609)
(21112)
(20593)
(20052)
创新(19671)
期刊
(86018)
经济(86018)
研究(52839)
中国(38427)
(26737)
管理(23234)
教育(23078)
(21940)
学报(21645)
科学(21457)
(19300)
金融(19300)
农业(18569)
大学(16499)
业经(16459)
学学(15375)
经济研究(14718)
技术(14350)
财经(10887)
问题(10565)
(9576)
(9515)
(8844)
商业(8665)
世界(8312)
国际(8265)
图书(7907)
(7874)
论坛(7874)
(7710)
共检索到260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俊杰  
1994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取消了办公用品、家用电器等几十种商品的优惠关税,并对土地批租、外资利用等规定了一些较为紧缩的政策.在此背景下,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怎样继续推进浦东的开发开放呢?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亚韫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的状况 ,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出现了从未遇到过的严重的通货紧缩 ,经济不景气 ,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 ,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但是效果不佳。本文认为 ,必须改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作 ,加大政策力度 ,使各项政策更加有效地相互配合 ,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使中国经济早日走出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宏观对策研究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汪红驹  
我国经济短期内没有发生滞胀和硬着陆的可能,治理通胀仍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治理通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消除干扰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可以考虑加息两次,并且适度收紧财政政策。预计我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外部,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震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发展调控成果谨慎防祸未然——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评析及1998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逄锦聚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载《人民日报》1997年11月15日。继1996年宏观调控收到成效、国民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奇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慎  
一、房地产业的新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大家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房地产业自五十年代初开始,沉寂了三十多年。那个时期,作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意义上的房地产业,基本上已不存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行业才逐步建立起来。去年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谈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丛艳国  魏立华  
2004年国家采取土地紧缩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各类工业园区成为清理整顿的重点。紧缩“地根”加上紧缩“银根”,使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低效利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临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的转变;“无地招商”、设立工业园区门槛以及土地利用配额市场化等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元真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我国90年代发展重点,为将浦东新区建设成国际化、枢纽型、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城区,必须在加强金融贸易、出口创汇和第三产业的同时,重视科技发展,加速浦东新区高技术创业进程和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这些高技术创业活动,既需筹集大量投入资金,又要通过正确的产业导向使浦东高技术创业投资更趋合理。浦东新区高技术创业和产业发展特点是起点高、技术新、规模大。一、高技术创业的内涵与特征“高技术创业”从广义角度讲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进行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包括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克群  田大庆  
第一,“存款货币”的性质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有所退化。存款货币是最典型的“体内”资金,它与现金货币都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因而二者在质上是毫无区别的。由此表现的各经济单位(包括个人)的收入,不管是来自财政拨款还是来自自身经营或劳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贺力平  
“通货紧缩”是近来国际经济界激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全球通货紧缩论”的依据从表层上看,似乎包括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缩小、部分全球性行业的“生产过剩”、东南亚金融动荡的负面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储备资产的增加等。本文认为,目前的世界经济并未陷入“通货紧缩”困境;但在低通货膨胀经济中,各国当局面临着新的、更困难的任务:寻求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的微妙平衡;为维护平稳增长态势,最重要的实际行动也许是保证世界贸易体系不受国际金融动荡的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子先  
当前全球性通货紧缩的起因主要有:一是亚洲金融危机引起区域性通货紧缩;二是世界性金融动荡加剧了全球性通货紧缩。其主要表现在:(一)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二)生产过剩加剧、公司利润下降和失业增加;(三)全球性信贷收缩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通货紧缩程度虽轻,但若任其发展,将引发严重的全球性通货紧缩,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各国际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都主张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代紧缩性政策,大力刺激需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世陆  
本文把通货紧缩放在体制转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对外开放等相互关联的三个条件下展开论述 ,指出通货紧缩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体制因素是其基础。在货币内生性需求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 ,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不仅共同导致了我国当前总体物价下跌的通货紧缩 ,而且也规定了我国未来物价至多呈温和上升状态。由此说明经济中通货偏紧缩的状态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一种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