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6)
- 2023(4630)
- 2022(3542)
- 2021(3176)
- 2020(2436)
- 2019(5652)
- 2018(5515)
- 2017(10912)
- 2016(5954)
- 2015(6447)
- 2014(6443)
- 2013(6563)
- 2012(6318)
- 2011(5588)
- 2010(5667)
- 2009(5003)
- 2008(4780)
- 2007(4340)
- 2006(3843)
- 2005(3567)
- 学科
- 济(30559)
- 经济(30536)
- 业(17221)
- 农(12888)
- 管理(12812)
- 企(11373)
- 企业(11373)
- 方法(9657)
- 地方(9600)
- 农业(8927)
- 产业(8540)
- 业经(8363)
- 数学(8307)
- 数学方法(8252)
- 中国(7382)
- 结构(6642)
- 制(6073)
- 财(6067)
- 体(5825)
- 地方经济(5519)
- 学(5001)
- 技术(4887)
- 理论(4365)
- 收入(4167)
- 体制(3950)
- 融(3893)
- 金融(3891)
- 产业结构(3781)
- 银(3669)
- 银行(3663)
- 机构
- 学院(83169)
- 大学(80379)
- 济(37532)
- 经济(36846)
- 管理(30624)
- 研究(29505)
- 理学(26281)
- 理学院(25987)
- 管理学(25612)
- 管理学院(25462)
- 中国(22022)
- 科学(17149)
- 京(16736)
- 农(15643)
- 财(15473)
- 江(14177)
- 所(14148)
- 中心(13594)
- 研究所(12764)
- 业大(12356)
- 财经(12036)
- 经济学(12006)
- 农业(11672)
- 范(11433)
- 师范(11288)
- 院(11035)
- 经济学院(10889)
- 经(10873)
- 州(10792)
- 北京(10476)
- 基金
- 项目(56459)
- 科学(44663)
- 研究(44104)
- 基金(39648)
- 家(33970)
- 国家(33676)
- 科学基金(28966)
- 社会(28454)
- 社会科(27024)
- 社会科学(27020)
- 省(23679)
- 基金项目(20993)
- 教育(20115)
- 划(18727)
- 编号(18012)
- 自然(16463)
- 自然科(16023)
- 自然科学(16020)
- 自然科学基金(15766)
- 资助(15497)
- 发(14385)
- 成果(14313)
- 课题(13191)
- 重点(13085)
- 创(12386)
- 部(12352)
- 发展(12186)
- 国家社会(12140)
- 展(12020)
- 创新(11518)
共检索到127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光裕
湖北省浠水县总人口近100万,人均耕地0.9亩。该县素以科学种田、粮食高产而弛名省内外,建国后共向国家贡献粮食40多亿公斤。但直至1989年,全县经济格局仍然是“三个为主”,即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中以粮食为主,在粮食品种结构中以水稻为主。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粮食比较效益低下的新情况下,这种单一而狭窄的经济格局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从1990年开始,该县确立“发展效益农业,大步奔向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寅成
黄土高原的生态综合治理和农民致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核桃园区示范、战略目标提出、工作方案推进和产业富民实施出发,总结出六条经验措施,分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经济转型中的山区、丘陵区具有科学示范作用。
关键词:
园区示范 产业富民 经验措施 科学示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涵
煤炭、乳品、化工是山阴县传统的三大产业,为了提升产业特色、做强龙头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发展旅游产业、培植新型产业和优化服务环境等,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结构调整中必须发挥好政府、项目和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结构调整 新型产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洪斌 潘卫东 朱建军
一、浠水县域内ATM的现状作为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目前浠水县金融机构共有30台ATM机。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区,在2008年以前全县15个乡镇没有安装一台ATM机,到2009年6月底仅增加为7台。1.业务量高速增长。从实际状况来看,ATM不仅能通过分流那些进行简单存取款的用户,从而大大减少银行大厅的排队现象;有利于维护金融机构形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晓四
目前县域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的基本表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竞争不充分、网点覆盖低、服务功能不强、服务需求满足率不高,尤其是贷款难、结算难的现象较为突出,可以用贷款紧缩、机构收缩、人员压缩、业务萎缩"四缩"来概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通过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乐亭县"果菜产业技术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模式,对模式的内涵、建设总体思路、建设内容、示范效果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模式融"新型科技服务、果菜生产技术、果菜产业增值、产业链流程监管"为一体,模式的推广将有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民致富、产业壮大和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特色果菜产业 富民强县 建设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振民
通过对陕西彬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指出渭北旱塬农业经济发展应该走产业化,发展区域优势产业,走"粮、经、畜"三元结构并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提出了强化基础设施,优化农业内部产业布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对策。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践与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天慧 邱峰 杨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县域富民产业在产业发展端通过凝聚竞争优势提高产业效益;在农民参与端通过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共享资产收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仍然面临产业集群培育不足、辐射带动效应不强,产业同质化突出、结构不优,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加快培育县域富民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应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经营主体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农民共同富裕 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晓波 薛国文
所谓富县富民,较为直观的理解就是实现县(市)级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和农民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县(市)级“两个收入”状况面临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的2000多个县(市)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本刚 杨学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省金融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保险学会、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浙江省金融工程学会和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协办的金融支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论坛,于2009年5月19日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到会并作了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斌 刘学全 冯雯 许清萍 崔鸿侠
以湖北省浠水县为例,采用以空间系列替代时间系列的方法,选取长江中游黄壤低丘区不同程度退化植被类型如天然林(石栎)、人工林(杉木、马尾松、毛竹)、灌丛次生林等,以荒裸地为对照,开展植物群落结构、生产力及功能退化特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植被的群落外貌特征为群落层次减少,荒裸地和灌草地都缺乏乔木层,群落内多是阳性喜光植物;林分郁闭度降低,植被覆盖率降低。(2)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深,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趋势为由小到大再变小,均匀度指数Simpson的变化趋势为由大变小再变大。(3)就土壤容重而言,石栎林<杉木林<灌草地灌草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建民
通过产业调整,在煤炭"稳",化工"优",战略新兴产业"进",金融资本产业"兴"的大格局下,坚决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中"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坚持"以煤为本、相关多元"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三个转变"战略构想,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传统产业向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并重转变,实业经营向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转变。现在集团产业结
关键词:
中国平煤神马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河南省南阳市是农业大市,近90%的人口在农村。为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乡村集体收入,早日实现富县富民奔小康的战略目标,1995年春,在全市实施了“乡有支柱产业,村有经济实体,户有致富项目”的“三有富民工程”,即按照全市经济的总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梁发明
湖北省竹山县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培植种烟大户、专业新村,促进规模经营,推进强县富民。2012年,全县烟叶生产预计实现面积3.5万亩、产量6万担、产值6000万元、创税1600万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