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9)
- 2023(1598)
- 2022(1373)
- 2021(1314)
- 2020(1102)
- 2019(2484)
- 2018(2418)
- 2017(4653)
- 2016(2824)
- 2015(3064)
- 2014(3081)
- 2013(3171)
- 2012(3093)
- 2011(2986)
- 2010(2974)
- 2009(2648)
- 2008(2497)
- 2007(2159)
- 2006(1965)
- 2005(1796)
- 学科
- 济(11954)
- 经济(11948)
- 业(7693)
- 农(6462)
- 管理(5482)
- 方法(4768)
- 农业(4645)
- 数学(4407)
- 数学方法(4375)
- 地方(3907)
- 企(3410)
- 企业(3410)
- 学(3092)
- 业经(2780)
- 土地(2701)
- 中国(2502)
- 资源(2335)
- 环境(2174)
- 发(2104)
- 服务(1830)
- 农业经济(1691)
- 制(1655)
- 技术(1563)
- 贸(1497)
- 贸易(1495)
- 地方经济(1473)
- 生产(1473)
- 经济学(1470)
- 易(1432)
- 服务业(1420)
- 机构
- 学院(40725)
- 大学(39735)
- 研究(17769)
- 济(16330)
- 经济(15974)
- 农(14582)
- 管理(14336)
- 中国(13048)
- 科学(12306)
- 理学(12270)
- 理学院(12098)
- 管理学(11828)
- 管理学院(11767)
- 农业(11566)
- 所(10151)
- 江(9671)
- 业大(9666)
- 研究所(9486)
- 京(9175)
- 中心(8536)
- 省(7807)
- 农业大学(7347)
- 科学院(6735)
- 州(6493)
- 院(6009)
- 业(5897)
- 范(5863)
- 师范(5806)
- 浙(5615)
- 财(5613)
共检索到63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法 韩常灿 林宇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卫强 高荣 钟巍然 黄世龙 刘剑飞
本文介绍了现代甘薯产业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分析西南丘陵山地甘薯产业化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提升甘薯现代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甘薯 产业 问题 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建国 徐耀庭 陈益泰
A species test with 8 native broadleaved species was set up on the hill country, having rather poorer soil conditions,in Longquan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1983. After eight years from planting,survival percents of all 8 species were above 95%,but significa...
关键词:
乡土阔叶树种 生长 适应性 丘陵地造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重庆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品质 花青素 产量 川中丘陵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任,那文俊
一、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浙闽山地以西、湘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部分。这里地貌结构复杂,红岩丘陵、盆地广布,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生长旺盛,各种物质的迁移和能量转化特别迅速,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较悠久的地区,其土地资源有下述特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晓光 邓先瑞
在分析皖西丘陵山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皖西地区资源产业发展的目标,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产业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产业结构和资源评估、核算体系等项任务,成立新的资源产业经营管理机构、加强资源产权管理、建立资源帐户以及护林管林、保持水土等加快皖西丘陵山区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兆娟 高立洪
本文基于地块尺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丘陵山区耕地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低于0.8,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复种指数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块其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耕地地块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决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纯技术效率;劳动力、资本、耕地投入方面存在冗余,需加快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农业投入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振杰 李满春 刘永学
以1978—2002年6个时相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将谱间特征分析与监督分类相结合,提取了桐庐县城镇用地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分析桐庐县城镇用地扩展的规模和强度、城镇空间格局及空间形态的变化,揭示了浙西低山丘陵区城镇用地扩展的特征,并从自然、经济、交通、社会等方面研究了城镇用地扩展的驱动力。研究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呈现出明显的3个阶段:1980年代低速扩展,1990年代加速扩展,1999年后高速扩展,1999年是城镇由低速扩展进入高速扩展的转折点;②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富春江、分水江为发展轴线的“T”字形城镇空间格局日益明显;③城镇用地扩展以“轴线式”和“跳跃式”两种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冉龙池 张仕超 张煊赟 李丹妮 陆张烨
[目的]受地形复杂化、耕地细碎化、农业设施薄弱化的影响,加之乡村农业劳动力短缺,丘陵山区传统农业转型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之路相对缓慢且不平衡,更多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方法]文章以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所涉7个乡镇为案例区,基于74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投影寻踪模型,从投入—产出—管理—可持续四个维度,考虑产业类型的差异,多视角解析新型主体流转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结果](1)整体上流转土地利用集约度偏低,介于0.807 0~0.883 3之间,且不同类型经营主体之间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家庭农场(0.883 3)、农民合作社(0.845 8)、农业企业(0.818 2)、专业大户(0.807 0)。可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发展最好,因此应作为推动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核心。(2)主体产业二元耦合土地利用集约度表现出相同主体不同产业类型在各维度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显著,均呈现出管理集约度(0.437 7)>可持续集约度(0.413 8)>投入集约度(0.003 7)>产出集约度(0.001 3)。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利用集约取决于经营和管理模式的科学性。(3)产业土地利用集约度介于0.822 8-0.885 6之间,不同产业土地利用集约度之间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蔬菜(0.885 6)、花木(0.880 6)、柑橘(0.863 9)、粮油(0.854 8)、果树(0.831 3)、花椒(0.822 8)。(4)从结果的最佳投影方向大小来看,灌溉指数、粮耕指数、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较大,劳均产值、多样化指数、路网密度等指标对土地集约度影响较小。[结论]丘陵山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灌溉以及农业机械等条件略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发展最好,因此应构建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核心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效推动山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正其 胡梅魁
苧麻是我省丘陵地区的传统产品。早在汉朝就有种植。唐宋时代,不少地方的苧麻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当时的嘉禾县县志称:“嘉禾苧麻著名已久矣,岁产恒在百万余斤。”明朝万历年间,“嘉桂麻、白石麻”远销日本和南洋,浏阳夏布更是名驰海内外。抗日战争以后,本区的苧麻生产一直下降,到1949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孝成 王彦美 曹伟 刘燕
针对当前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不完善、土地粗放利用严重、居民点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本文以科学规划村镇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和提高村镇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对国内外乡村规划、发展建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关键技术和技术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对西南丘陵山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进行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调查、发展建设评价、规划布局、监测评估等技术体系,并在重庆市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区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村改社区+高端养老"、"工业带动+回乡创业"、"特色产业+高山扶贫"四类村镇发展模式,促进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勇刚 张孝成 王锐 莫燕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从县级层面提出并验证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的两种测算方法,得出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不完全取决于耕地地形坡度和田坎系数,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考虑质量潜力更能科学地指导区域农用地整治、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为合川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西南丘陵山区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用地整治 潜力 西南丘陵山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启清 应汉清
一、丘陵山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必要性富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下游,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约1,830平方公里,丘陵山地面积占75.7%,全县人均山地4.2亩,山区人均山地7~10亩。该县不但有许多有利的自然条件而且农垦历史悠久,耕作业发达,在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条件下,农林牧副渔都将占有一定比重,是一个具有发展多种经营优势的县份。解放以来,这个县的粮食生产有很大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3倍,平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谢江 林丽萍 王毅 谢开云
介绍了四川甘薯生产、加工与利用的概况,回顾了近十年四川省农科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四川合作开展甘薯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的主要工作进展,重点介绍了四川甘薯全营养粉、淀粉、粉条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
甘薯,加工,全营养粉,淀粉,粉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