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5)
- 2023(13048)
- 2022(11255)
- 2021(10510)
- 2020(8518)
- 2019(19696)
- 2018(19622)
- 2017(37768)
- 2016(20418)
- 2015(23042)
- 2014(23064)
- 2013(22862)
- 2012(21091)
- 2011(19232)
- 2010(19356)
- 2009(17638)
- 2008(16662)
- 2007(14513)
- 2006(12928)
- 2005(11288)
- 学科
- 济(102415)
- 经济(102330)
- 管理(56415)
- 业(50962)
- 企(41702)
- 企业(41702)
- 方法(38096)
- 数学(32989)
- 数学方法(32659)
- 地方(26085)
- 农(23185)
- 中国(22835)
- 学(20809)
- 业经(20586)
- 财(17839)
- 农业(16061)
- 地方经济(15372)
- 制(14732)
- 贸(14471)
- 贸易(14460)
- 环境(14436)
- 和(14291)
- 易(13848)
- 理论(13787)
- 技术(12313)
- 融(12278)
- 金融(12275)
- 体(11823)
- 划(11598)
- 银(11596)
- 机构
- 学院(292148)
- 大学(291495)
- 济(122173)
- 经济(119555)
- 管理(115536)
- 研究(101957)
- 理学(99919)
- 理学院(98796)
- 管理学(97204)
- 管理学院(96676)
- 中国(72810)
- 科学(62541)
- 京(61348)
- 财(51820)
- 所(50922)
- 研究所(46564)
- 中心(44883)
- 农(44683)
- 江(43992)
- 业大(42374)
- 财经(41933)
- 范(39079)
- 北京(38963)
- 师范(38789)
- 经(37866)
- 州(37364)
- 院(37364)
- 经济学(36586)
- 农业(34313)
- 经济学院(32613)
- 基金
- 项目(200930)
- 科学(157431)
- 研究(149104)
- 基金(144114)
- 家(124893)
- 国家(123842)
- 科学基金(105969)
- 社会(93501)
- 社会科(88439)
- 社会科学(88414)
- 省(79242)
- 基金项目(76993)
- 自然(68018)
- 教育(67396)
- 自然科(66290)
- 自然科学(66273)
- 划(66136)
- 自然科学基金(65038)
- 编号(61526)
- 资助(58882)
- 成果(49797)
- 重点(44859)
- 发(44373)
- 部(43610)
- 课题(42681)
- 创(41383)
- 创新(38563)
- 国家社会(37776)
- 科研(37630)
- 教育部(37407)
- 期刊
- 济(141867)
- 经济(141867)
- 研究(88937)
- 中国(53059)
- 学报(44412)
- 管理(42639)
- 科学(41766)
- 农(41316)
- 财(36927)
- 大学(33266)
- 教育(32119)
- 学学(31383)
- 农业(28672)
- 技术(26311)
- 融(23792)
- 金融(23792)
- 经济研究(22663)
- 业经(22225)
- 财经(20431)
- 问题(18175)
- 经(17388)
- 技术经济(15395)
- 图书(15162)
- 理论(14370)
- 科技(13976)
- 业(13814)
- 现代(13580)
- 资源(13282)
- 实践(12990)
- 践(12990)
共检索到430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亚欣 秦诗立 胡思琪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湾区经济新时代。杭州湾大湾区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区域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有潜力建设世界级大湾区。本研究通过梳理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已有基础及存在问题,找准合作突破口,从港航物流、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协作等角度提出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湾区经济 浙沪合作 杭州湾经济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池仁勇 胡倩倩 周必彧
在区域产业转移、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共同作用下,杭州湾逐渐呈现具有一定区域经济规模的多中心协同发展态势,但产业空间重构和未知效益双重压力仍阻碍着湾区多中心协同发展模式的高效运行。结合多中心治理和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认为推动产业、交通、生态、创新和制度五大先行战略,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环境等硬条件的优化联结和制度、创新两大软实力的双向驱动,将是杭州万大湾区晋升世界一流的关键制胜点。
关键词:
湾区经济 杭州湾大湾区 多中心协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龙浩 杜柏松 刘然 毛超进 朱保纪
本文分析了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并对杭州湾新区优势条件进行研究,与四大湾区进行比较,发现杭州湾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开放的发展背景、潜在的人口资源等各发展优势。借鉴于世界先进湾区已有的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杭州湾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新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凌耀初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进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凸现,对上海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协作联动为依托,特别是以杭州湾经济圈为基础,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真正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和功能。在这过程中,推进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 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演进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杭州湾经济圈资源优化组合为原则,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营造为核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8年5月1日启用。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是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刚,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V”组合城市。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远 徐建军 袁红清
聚焦湾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协调湾区内产业带和城市间联动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策源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大湾区内六个中心城市(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为样本,进行空间差异与协调分析,探索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路径,缩小区域差距,提升发展层级,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
关键词:
杭州湾 空间差异 协调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坤华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本文以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在此过程中,环杭州湾各地区(特别是沿湾各县市)应当依据地方化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定位,统筹产业规划。进而探讨在资源、环境、空间的共同约束下,如何走"高端路径",形成地方化优势产业的创新型集群,实现区域共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盛龙 钟俊生 木下泉 郑海杰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跃进
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两项巨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均地处宁波,且互为配套,是国家大力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与关键举措。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宁波市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产业资源,尤其是国际资本、国际先进技术、国际信息和国际人力资本等资源向宁波市的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快节奏和更高层次的集聚。这种产业资源的集聚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结构效益、基础效益和联动效益,促进宁波市第二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第一产业的转型,从而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欣 钟俊生 王明星 李安东 蒋雪莲 王储庆 仇延舫
2013年1月至12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站点,按月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进行了12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鱼卵81粒,隶属于4科6种;仔稚鱼143 782尾,隶属于23科69种。其中河口型鱼类(34种)和海洋型鱼类(24种)多于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型鱼类(7种)。鱼卵中以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居多,而仔稚鱼中个体数最多的是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占总渔获物的62.88%,其后依次为棘头梅童鱼(13.02%)、凤鲚(Coilia mystus,9.22%)、黄鳍刺虾虎鱼(Acanthogobiu...
关键词:
杭州湾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明海
萧山围垦是建国以来与海持续争地的历史,其业绩为中外瞩目;围垦缓解了萧山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围垦后在河道、输沙量和土地利用构成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使垦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围垦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近期开发目标和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杭州湾 围垦海涂 环境 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