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0)
- 2023(10237)
- 2022(9177)
- 2021(8624)
- 2020(7269)
- 2019(17030)
- 2018(16985)
- 2017(32527)
- 2016(17993)
- 2015(20267)
- 2014(20188)
- 2013(20088)
- 2012(18521)
- 2011(16650)
- 2010(16351)
- 2009(14857)
- 2008(14220)
- 2007(12239)
- 2006(10663)
- 2005(9162)
- 学科
- 济(69182)
- 经济(69103)
- 管理(49128)
- 业(46346)
- 企(38655)
- 企业(38655)
- 方法(32947)
- 数学(28458)
- 数学方法(28127)
- 学(18734)
- 农(18296)
- 中国(17123)
- 地方(16575)
- 财(16114)
- 业经(15101)
- 农业(12408)
- 和(11830)
- 理论(11806)
- 贸(11698)
- 贸易(11692)
- 环境(11404)
- 易(11282)
- 制(11048)
- 技术(10856)
- 务(10186)
- 财务(10128)
- 财务管理(10109)
- 教育(9760)
- 划(9668)
- 企业财务(9578)
- 机构
- 大学(252287)
- 学院(249609)
- 管理(100171)
- 济(92201)
- 经济(90082)
- 理学(87318)
- 研究(86929)
- 理学院(86295)
- 管理学(84667)
- 管理学院(84257)
- 中国(61721)
- 科学(58688)
- 京(55534)
- 农(45952)
- 所(44923)
- 业大(42420)
- 研究所(41629)
- 江(41238)
- 财(40292)
- 中心(38570)
- 农业(36438)
- 北京(34147)
- 范(33598)
- 师范(33149)
- 财经(32707)
- 院(32294)
- 经(29749)
- 州(29691)
- 技术(27775)
- 省(27217)
- 基金
- 项目(180693)
- 科学(140247)
- 基金(129786)
- 研究(127829)
- 家(115236)
- 国家(114300)
- 科学基金(96799)
- 社会(77199)
- 社会科(72888)
- 社会科学(72863)
- 省(72277)
- 基金项目(69978)
- 自然(66506)
- 自然科(64846)
- 自然科学(64826)
- 自然科学基金(63647)
- 划(60837)
- 教育(57852)
- 资助(53930)
- 编号(51920)
- 成果(41505)
- 重点(40864)
- 部(38831)
- 发(38473)
- 创(37326)
- 课题(36120)
- 科研(35289)
- 创新(34789)
- 计划(34654)
- 大学(32727)
共检索到35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炎明 章忠正 王文军
研究了浙江省安吉龙王山和遂昌九龙山的鹅掌楸祥落。在龙王山,鹅掌楸一青钱柳一千金榆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乔木层和灌木层两层。鹅掌楸的重要值达36.o%,列各树种之冠。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D)为3.0232,生态优势度(C)为0.156,物种均匀度(J)为40.11%,群落均匀度(JS)为79.29%,群落相对较稳定。在九龙山,鹅掌楸一多脉青冈一连蕊茶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上层乔木、中层乔木和灌木层3层。鹅掌楸的重要值为16.5%,列乔木树种第3位。该群落相应的数量指标分别是:D为3.0976,C为0.128,J为26.79%,JS为75.67%,群落相对较不稳定。最后讨论了鹅掌楸林和该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
鹅掌楸 群落 生态结构 浙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皓 姜景民 邵文豪 刘军
在对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粉叶柿群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粉叶柿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以及粉叶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等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9种,隶属37科66属,单属种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是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阶段。群落垂直层次分明,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粉叶柿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为随机分布,种群呈扩散趋势。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方钢
用等级聚合分类方法中的组平均法对浙江省九龙山以6种青冈分别组成的典型常绿阔叶林进行数值分类。结果表明,主要有7个类型(群系):青冈标常绿阔叶林,云山青冈常绿阔叶林,褐叶青冈常绿阔叶林,小叶青冈常绿阔叶林,细叶青冈常绿阔叶林,多脉青冈常绿阔叶林及多脉青冈落叶阔叶混交林。并对其组成和分布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九龙山 青冈属 群落 数值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琚金水 周文豹
记述了浙江省遂昌县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长翅目 2新种 :圆突新蝎蛉Neopanorpacircularissp .nov .,弯杆蝎蛉Panorpaanfracta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图 2参 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清河 杨立文 崔丽娟
通过对北京市九龙山封育植被的调查 ,并与 198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本地区主要植被类型 (群丛 )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 ,并指出该地区植被演替规律和趋势。说明九龙山地区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 ,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封山育林是一项恢复森林植被 ,形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九龙山 封山育林 植物群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菊莲 韦博良 吴雁南 郑英茂 刘金亮 倪健 于明坚 郑子洪
【目的】不同植物物种或类群(优势种、常见种、偶见种与稀有种)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态学特性。通过对不同物种或类群的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物种共存机制。【方法】基于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通过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24种植物和不同类群的径级结构以及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15种植物以及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为小径级个体居多的“L”型分布,3种植物为单柱型分布,3种植物为间歇型分布,3种植物和优势种的径级结构为近似正态分布;(2)多数物种(21/24)或类群以聚集分布格局为主,并受到生境异质性的影响;(3)优势种与偶见种、稀有种均呈负的空间关联,常见种与其他类群以正的空间关联为主,24种植物对其他类群也以正的空间关联为主。【结论】群落中多数物种和类群受到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同时生态位分化减弱了物种或类群之间的竞争,在其共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群落暂时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图3表3参3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争荣 郑伟成 唐战胜 蔡臣臣 陈旭波 郑子洪
【目的】揭示珍稀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信息及其影响因素,为香果树的保护和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34个香果树群落生境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类,分析海拔、坡向、土壤理化性质和香果树群落特征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α多样性分析表明: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5.87,Simpson指数均值为0.98;土壤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4.88,Simpson指数均值为0.97。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当量(H')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随土壤pH (4.62~5.83)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土壤细菌Simpson指数当量(D')与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H'和D'都随着海拔上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随碱解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真菌D'还与样地中心香果树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细菌Sorenson相异性指数均值为0.39,其中物种周转组分贡献为70.2%,真菌Sorenson相异性指数均值为0.72,其中物种周转组分贡献为85.1%;细菌和真菌的Sorenson相异性指数各自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P<0.05),且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树种组成差异显著相关(P<0.05)。偏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细菌的物种周转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样地树种组成显著相关(P<0.05),而其物种丰富度组分仅与取样年份显著相关(P<0.05);真菌的物种周转组分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且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相关(P<0.05),而其物种丰富度组分与取样年份、海拔都显著相关(P<0.05)。【结论】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真菌多样性较高,细菌多样性较低;香果树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时空异质性,海拔、土壤碱解氮和香果树胸高断面积是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和样地树种组成是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图4表2参32
关键词:
珍稀植物 香果树 土壤 细菌 真菌 海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应用控制授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控制授粉后花粉正常萌发,并有较多的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甚至解体;(2)花粉萌发6d后花粉管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组织进入胚囊进行珠孔受精,20d时游离核胚乳细胞化,发育形成2~4个细胞厚的狭长组织,35d后可观察到球形胚;(3)随着胚和胚乳的发育,珠被发育形成种皮。授粉时,胚珠具2层珠被,外、内珠被均由外表皮、中层和内表皮组成;胚与胚乳发育期间,珠被各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种皮由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形成的膜层和中层细胞形成的气室以及内、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形成的硬化层组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创民 李昌哲 张理宏 杨立文
对北京九龙山的阳坡灌木林、阴坡灌木林、油松林及侧柏林四个主要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枯落物、枯落物水容量、土壤渗透、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类型的林冠对降雨截留效果较好,年均截持率为22%~32%;枯落物的吸水量是它自身重的2~3倍;每公顷贮水公益效能为335.64~556.52t,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水文作用 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理宏 李昌哲 杨立文
试验地属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处116°6′E,39°42′N,属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海拔220~599m。年平均气温11.8℃,一月份平均气温-4.1℃,七月份平均气温25.6℃;年平均降水量623.0mm,多雨年份达974.7mm,少雨年份仅285.3mm,其中1988、1989年的降水量分别为974.7mm、600.3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而7、8两月的降水量又占这一期间的8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70.7mm;年平均风速2.5m/s,主风向为西北风。属南温带亚湿润区和南温带亚干旱区。
关键词:
北京九龙山 林地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汝汶 尹增芳 尤录祥
本文继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系统观察了混合芽从发生至花器官建成的形态变化、芽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芽端生长点的细胞形态学,试图为鹅掌楸属的系统学研究、植物性分化的生理学研究和种子品质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鹅掌揪 混合芽 系统演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斌 顾万春 夏良放 李锡泉 干少雄
在中国鹅掌楸全分布区内抽样 15个种源 ,于长江中下游 5省区按统一试验设计营造种源试验林。 7年生时全面测定其树高 ( H)、胸径 ( DBH)、冠幅 ( RC)等主要生长性状 ,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鹅掌楸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地点间差异极显著 ,种源对环境反映灵敏 ,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H、DBH和材积 ( V)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50 3、0 .52 6、0 .52 1,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RC受遗传控制程度相对较低 ( H2 =0 .30 1)。相继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分析和幼成龄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为种源选择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鹅掌楸 种源 遗传变异 选择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冉钰岑 何芳 刘菊莲 郑子洪 郑伟成 胡江琴 金孝锋
【目的】九龙山榧Torreya jiulongshanensis为浙江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数量极少,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被列为浙江省极小种群保护植物。系统观测九龙山榧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有助于发现其配子是否发育异常及导致结籽率低下的原因。【方法】以九龙山榧模式产地的雌、雄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观测和取样,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结果】(1)小孢子叶球于8月中旬开始分化,8月下旬分化形成次生造孢细胞,11月中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翌年2月下旬进入减数分裂期,3月中旬形成游离小孢子细胞,于3月末逐渐成熟;成熟花粉粒为双核,无气囊。小孢子囊的发育类型为基本型,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四分体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2)雄配子体从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到7月底形成精子,整个过程历时约4个月。(3)翌年3月下旬,大孢子叶球每个苞叶的叶腋基部直立着生2枚胚珠;大孢子母细胞于4月下旬经过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形成4个直列大孢子,5月中旬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大孢子最终发育成为雌配子体。(4)九龙山榧有2个单生型椭圆形的颈卵器,从传粉到受精历时约7个月。【结论】九龙山榧雌雄生殖系统发育的周期均较红豆杉科Taxaceae其他种更长,其冗长的生殖周期、复杂的生殖过程和雌性生殖系统发育明显滞后于雄性生殖系统,加之种群个体数量极度稀少(1雌株、2雄株)是造成结籽率低下、自然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图3表1参3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Fourteen 10 mer primers were used for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 across a fullsib family, including 2 parents and 18 sibs,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L. Tulipifera. Of the total 57 fragments amplified, 20 (35 09%) were polymorphic between the 2 parents and 28 (49 12%) seg...
关键词:
RAPD 遗传 鹅掌楸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