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9)
2023(5783)
2022(5295)
2021(4841)
2020(4391)
2019(10482)
2018(10347)
2017(19817)
2016(11478)
2015(13233)
2014(13521)
2013(13597)
2012(13178)
2011(12006)
2010(12038)
2009(11325)
2008(11510)
2007(10505)
2006(8943)
2005(7823)
作者
(38433)
(32398)
(32193)
(30555)
(20578)
(15837)
(14781)
(12858)
(12226)
(11773)
(11107)
(11092)
(10604)
(10457)
(10453)
(10297)
(10204)
(9700)
(9632)
(9517)
(8472)
(8150)
(8022)
(7460)
(7385)
(7382)
(7372)
(7261)
(6837)
(6745)
学科
(49026)
经济(48988)
(28136)
管理(27724)
方法(25094)
数学(22634)
数学方法(22457)
(21318)
企业(21318)
(14009)
(13510)
地方(12343)
(11861)
中国(11143)
农业(9366)
(9134)
贸易(9133)
(8805)
业经(8527)
(7879)
(7393)
(7031)
环境(7029)
财务(7018)
财务管理(6996)
企业财务(6584)
地方经济(6532)
(6359)
金融(6356)
(6307)
机构
大学(173038)
学院(172058)
(66388)
经济(64952)
研究(63995)
管理(60765)
理学(52506)
理学院(51772)
管理学(50698)
管理学院(50385)
科学(45453)
中国(45405)
(42836)
(38062)
(36230)
农业(34445)
业大(34383)
研究所(33666)
(32997)
(29280)
中心(29077)
财经(23592)
(23474)
北京(22704)
(22698)
农业大学(22597)
(22526)
师范(22160)
(21489)
(21249)
基金
项目(118865)
科学(90546)
基金(84546)
研究(78535)
(77548)
国家(76965)
科学基金(62712)
(49155)
社会(46991)
基金项目(45559)
社会科(44388)
社会科学(44367)
自然(43960)
自然科(42882)
自然科学(42865)
自然科学基金(42094)
(41012)
教育(35995)
资助(35320)
编号(30967)
重点(28025)
(26134)
(25731)
计划(25446)
成果(24885)
科研(24047)
(23900)
科技(23713)
创新(22573)
课题(22531)
期刊
(71058)
经济(71058)
研究(44250)
学报(38852)
(37795)
科学(32229)
中国(31442)
大学(26930)
学学(25908)
农业(25093)
(23352)
管理(18963)
(14080)
教育(13769)
技术(13466)
(13227)
金融(13227)
业经(11926)
财经(11591)
经济研究(10927)
业大(10674)
(10304)
问题(9973)
林业(9918)
(9886)
资源(9030)
技术经济(8707)
科技(8672)
农业大学(8605)
统计(8242)
共检索到247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何丽华  蒋平  孟智启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over five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ISSR-PCR.Thirteen primers were screened on the template of total DNA of the insects and total 74 bands of DNA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of which the half(37 bands)was polymorphic.The genetic distance am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黄国洋  吕晓平  赵品龙  
利用微细管局部点滴方法测定了溴氰菊酯和敌百虫对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在浙江省一些地区已经产生了抗性。建议停止使用敌百虫,溴氰菊酯则应减少使用。最后提出了马尾松毛虫抗性测定的标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会聪  王瑶  方加兴  张珍荫  张苏芳  刘福  张真  孔祥波  
【目的】测定和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Hi Seq X Ten测序仪测定马尾松毛虫线粒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 0软件预测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构建鳞翅目蛾类13个科50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17 bp,A+T含量为79. 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氨基酸使用较频繁的依次包括Phe、Leu、Ile、Tyr和Asn(Count>290),而Ala和Arg的使用相对较少(Coun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李典谟  
马尾松毛虫的暴发过程具有周期性和突发性相结合的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下,即不同的发生区,发生类型不一样,常灾区是典型的暴发发生类型,偶灾区和无灾区一般为渐进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暴发的原因一方面是马尾松毛虫具备了成为暴发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是大面积马尾松纯林的存在。暴发的启动因子为高温干旱或由环境噪音引起的混沌动态,暴发的上升期为正密度相关作用驱使,下降期和潜伏期主要是由松树诱导抗性、严重失叶和天敌所引起的负密度相关的作用。松林和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是抑制马尾松毛虫暴发的主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小明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年  周健生  史德山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我国南方林区一种重要的森林害虫,全国年发生面积近333.3万hm~2,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4.5亿元,其危害性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各级科研部门的重视。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其中包括彭建文先生的人工生命表的研究;李天生先生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的研究;薛贤清先生的预测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凤友  
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的临界光周值与其所在地的纬度有密切关系。松毛虫光照周期反应的敏感虫期随地理纬度变化而变化。不同地理种群的松毛虫滞育强度也明显不同。光照周期反应是北方松毛虫世代和长江沿岸地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关键因子,当自然界光周值与当地松毛虫的临界光周值相同时,此日期即为当地松毛虫种群分化的临界日。在二、三代地区,临界分化日和幼虫的发育进度决定了当地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比例。当温度变化时,其临界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还对安徽东至金寺山林场松毛虫的危害情况和二、三代分化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希民  何志华  吴正东  
观察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的发生发展过程时,发现松毛虫往往经过几个世代的低密度潜伏期之后,才发展到大发生阶段,如1972年在缙云壶镇调查,三个世代每株平均蛹数0—11个;1973年的越冬代0.3—2.5个。1980年在长乐林场调查,调查到很多地段老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成杰  赵玲  罗基同  黄金义  
米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分析梁成杰赵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罗基同黄金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南宁530022)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米螨,防治,药效分析24%米螨(Tebufenozide)胶悬剂杀虫药剂是美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何丽华  沈卫锋  王守先  吾中良  蒋平  孟智启  
【目的】克隆马尾松毛虫腺苷酸转移酶基因。【方法】采用RACE方法克隆基因,利用软件分析推导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并与已报道的其它8种昆虫腺苷酸转移酶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树,用southern法分析该基因在单倍体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结果】获得马尾松毛虫腺苷酸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EF194157),该基因无内含子,在烟草天蛾(M.sexta)、棉铃虫(H.armigera)、家蚕(B.mori)蜜蜂(A.mellifera)、绿蝇(L.cuprina)、果蝇(D.melanogaster)、蚊子(A.gambiae)等昆虫间高度保守。基因组酶切后呈单一Southern杂交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付存  孔祥波  张苏芳  王鸿斌  张真  刘福  
[目的]分析思茅松毛虫雌成虫不同地理种群间性信息素成分、含量和比例差异,比较雄成虫触角敏感性和不同配比诱芯诱捕效果差异,开发不同地域有针对性的思茅松毛虫种群监测方法和诱捕防控技术。[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分析思茅松毛虫湖南、云南和江西地理种群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利用触角电位仪(EAG)测定思茅松毛虫各地理种群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标准品及其不同配比组分的电生理敏感性,然后进行林间生物测定,比较不同配比的性信息素成分诱蛾效果。[结果]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王晓玲  孙虹  
为了研究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极性和毒性大小等性质,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幼虫毒素进行了抽提试验,并试用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法作为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法可用于马尾松毛虫幼虫毒素的生物检测;毒素性质的研究表明,毒素活性成分的极性较大,较易溶于80%乙醇,可溶于水,较难溶于正丁醇和正己烷;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表明,毒素水提物中含毒素蛋白的量很小;热稳定性试验表明,活性成分在常压105℃下热处理不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宏  
在研究温度与昆虫发育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注重平均温度的高低对昆虫发育的影响,而温变系数对昆虫发育的影响却常被忽略。笔者于1987年,用温变系数(温度标准差δ_x与平均温度(?)的比值,即δ_x/(?))对四川省南充地区森林病虫中心测报站1982-1987年的马尾松毛虫室内个体饲养资料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温变系数与昆虫发育速率间的关系,为松毛虫二三代分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进行了马尾松毛虫的光照周期试验,平均温度为27.5℃,恒温与变温的临界光周值分别为13h33min和13h46min,肯定了温周对马尾松毛虫光照周期反应的影响。文章还结合作者在江西使用临界分化日方法预测当地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实例,强调了温周,特别是温、光联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