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9)
- 2023(4955)
- 2022(3964)
- 2021(3738)
- 2020(3093)
- 2019(7053)
- 2018(6381)
- 2017(12217)
- 2016(6458)
- 2015(7252)
- 2014(7192)
- 2013(7313)
- 2012(6723)
- 2011(5585)
- 2010(6076)
- 2009(6086)
- 2008(5326)
- 2007(4542)
- 2006(4034)
- 2005(3691)
- 学科
- 财(24708)
- 融(24495)
- 金融(24495)
- 济(23858)
- 经济(23840)
- 管理(22590)
- 业(22373)
- 银(21920)
- 银行(21920)
- 行(21217)
- 企(19391)
- 企业(19391)
- 中国(16511)
- 务(12262)
- 财务(12250)
- 财务管理(12212)
- 地方(11848)
- 财政(11834)
- 企业财务(11752)
- 制(11128)
- 中国金融(10875)
- 政(9446)
- 方法(8328)
- 数学(7555)
- 数学方法(7529)
- 农(7427)
- 体(7301)
- 度(6785)
- 制度(6783)
- 体制(6539)
- 机构
- 学院(81459)
- 大学(79280)
- 济(36268)
- 经济(35555)
- 中国(29475)
- 管理(29233)
- 财(28619)
- 研究(27123)
- 理学(24578)
- 理学院(24341)
- 管理学(24071)
- 管理学院(23939)
- 江(19833)
- 财经(18261)
- 京(16323)
- 经(16320)
- 银(15763)
- 银行(15245)
- 中心(15168)
- 融(15160)
- 金融(14870)
- 科学(14487)
- 行(14332)
- 所(13450)
- 财经大学(13397)
- 人民(12477)
- 经济学(12422)
- 研究所(11605)
- 农(11432)
- 经济学院(11397)
- 基金
- 项目(51123)
- 科学(40355)
- 研究(39511)
- 基金(37096)
- 家(30796)
- 国家(30497)
- 科学基金(26933)
- 社会(26215)
- 社会科(25058)
- 社会科学(25051)
- 省(22107)
- 基金项目(19666)
- 教育(16933)
- 划(16197)
- 编号(15830)
- 自然(15813)
- 自然科(15415)
- 自然科学(15413)
- 资助(15256)
- 自然科学基金(15135)
- 成果(13288)
- 江(11973)
- 重点(11933)
- 发(11735)
- 性(11606)
- 创(11324)
- 课题(11295)
- 部(11223)
- 国家社会(10839)
- 融(10809)
共检索到14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水木
浙江金融财团是随着辛亥革命以后华资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 :一是浙系金融资本迅速发展 ,在上海居于主导地位 ,且经营趋于集团化 ;二是浙籍金融资产阶级基本掌握了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钱业公会和银行公会 ,有了财团的组织形式 ;三是随着金融实力的增强 ,浙籍金融资产阶级步入了要求独立发展的成熟阶段 ;四是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浙籍金融家 ,有了财团的优秀代表和有影响的代言人。
关键词:
浙江金融财团 标志及地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邹进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姚会元
“江浙财团”形成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姚会元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江浙财团”逐渐形成。”江浙财团”乃是以上海为基地,以江浙籍金融资本为主体的大资本集团的总称。它包括所有以上海为其资本活动基地的资本家集团,既有钱庄银行资本,又有近代工商业资本;它网络着江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晓辉
华南财团是中国近代民族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银行的创办人及经理人以华侨及侨商为主,有明显的粤闽籍地缘特色。其以港粤系为核心,活动基地在香港和新加坡,辐射范围远及海内外。该资本集团虽无具体组织形式,但各银行在背景及经营的发展途径上颇多一致之处。华南财团资本家中不少人早期同孙中山革命政府有较深的渊缘,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构成近代华侨金融之枢纽。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族金融资本 华南财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省金融代表团赴美考察报告浙江省金融系统赴美考察团为了借鉴国外中央银行分行监管与服务功能,研究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探索证券交易所(包括期货市场)的运作和管理经验,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由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谢庆健率领浙江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德国金融业的结构和运作──浙江省金融代表团赴德考察报告一、德国的金融体系1.以"全能性"为特征的银行体系德国银行体系乃至全德金融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所谓的"全能银行",这种"全能性"成为德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在德国不论银行组织形式、规模大小、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 陈正江
2006年,中共浙江省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近年来依法治省的实践经验,通过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在"法治浙江"战略的制度设计中,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月2日杭州财富管理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联合会以"跨界交流、互联分享、共促创新"理念为主旨,搭建一个有效的金融跨界交流平台,助推杭州市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现有会员单位181家,涵盖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期货、资产管理、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在杭的金融和类金融机构。2月2日国家金库宁波市分库成功实现国库支付业务电子化,大大提高国库支付工作效率,从而为建设现代化服务型国库迈出重要一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从玖
9月份闭幕的G20杭州峰会,有一个重要的研讨内容,同时也形成了全球G20国家首脑共识,就是有关普惠金融在全球的发展。在这个领域浙江省这些年做了一些探索。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政府在丽水市开展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这个实践的着力点就是普惠金融,而且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浙江通过丽水的实践积极践行普惠金融计划2016年1月,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11月12日人民银行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台州市和舟山市中心支行联合签署《浙东经济合作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维护浙东经济合作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维护区域金融稳定。11月13日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信息系统中新增个人贷款逾期后的短信逐笔告知功能,成为省内地方性金融机构中首家开通该项服务的银行机构。截至11月29日,共计有29位个人客户收到此类短信,其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12月3日浙江省社会科学界首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金融学会年会"金融改革与创新"学术专场在杭州召开,朱从玖副省长参加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回顾、客观评价浙江金融业改革进程和成效,汇集各方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给浙江金融改革与创新建言献策,推动浙江金融强省建设。12月6日杭州市政府与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茂信投资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11月6日义乌市建立电商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首创"数据质押"贷款模式,注重电商"三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审查,将电商的行为数据转换为信用数据,解决银电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电商贷款可得性。11月14日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组织召开2014年浙东经济合作区金融专业组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浙东经济合作区金融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合作备忘录》。11月17日浙江证监局在浙江老年大学展厅举办了第二届"内幕交易警示教育展"。浙江省政府朱从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彬 童春英 相一洲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环节,高碳行业体量大、占GDP的比重高,向低碳转型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根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研究部门的测算,2022~2030年,
关键词:
浙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月15日2013世界温州人大会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大会以金融综合改革为契机,推出22个金融业板块项目,总投资额约429亿元,其中在温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等具体项目引起关注。2月17日浙江工商界人士举行座谈会,为省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