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5)
2023(5461)
2022(4729)
2021(4243)
2020(3691)
2019(8350)
2018(8033)
2017(14988)
2016(8529)
2015(9181)
2014(9283)
2013(8978)
2012(8296)
2011(7472)
2010(7491)
2009(6937)
2008(6615)
2007(5711)
2006(5057)
2005(4332)
作者
(25796)
(21918)
(21793)
(20529)
(14014)
(10661)
(9863)
(8579)
(8546)
(8096)
(7829)
(7485)
(7388)
(6964)
(6928)
(6815)
(6690)
(6662)
(6627)
(6459)
(5561)
(5422)
(5400)
(5112)
(5034)
(4974)
(4865)
(4589)
(4523)
(4507)
学科
(42605)
经济(42593)
方法(20403)
管理(18150)
数学(18029)
数学方法(17684)
(16172)
地方(15131)
(12282)
企业(12282)
(9723)
地方经济(8870)
(8854)
中国(7992)
业经(7029)
环境(6977)
农业(6647)
理论(6256)
(4870)
资源(4681)
(4520)
(4503)
(4501)
(4499)
贸易(4495)
(4226)
(4201)
金融(4200)
技术(4118)
生态(3950)
机构
学院(120833)
大学(117607)
管理(44481)
研究(43525)
(42996)
经济(42107)
理学(39229)
理学院(38605)
管理学(37312)
管理学院(37088)
科学(32333)
中国(30247)
(25653)
(24435)
(23708)
(22883)
研究所(21589)
业大(21082)
中心(19846)
(19263)
师范(18989)
农业(18768)
(16895)
(16304)
(15424)
(15408)
师范大学(15370)
北京(14759)
财经(14135)
科学院(13830)
基金
项目(91307)
科学(72684)
基金(66446)
(60247)
研究(60232)
国家(59846)
科学基金(51215)
(39577)
社会(38529)
社会科(36660)
社会科学(36652)
基金项目(35947)
自然(35938)
自然科(35043)
自然科学(35033)
自然科学基金(34368)
(32195)
资助(28219)
教育(27567)
编号(22734)
重点(21755)
(21517)
计划(19060)
(18377)
(18372)
科研(18091)
(17506)
创新(17287)
课题(17166)
科技(16992)
期刊
(46327)
经济(46327)
研究(27271)
学报(23141)
科学(21552)
中国(20188)
(20029)
大学(16109)
学学(15604)
管理(14535)
农业(14291)
技术(10355)
(10177)
教育(9836)
资源(9826)
统计(8609)
业经(8313)
(8023)
(7936)
(7314)
金融(7314)
决策(7278)
(7190)
经济研究(6763)
科技(6547)
(6321)
旅游(6321)
(6321)
业大(6221)
林业(6095)
共检索到166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汝伟  徐大鹏  刘强  姚天舜  赵淑江  焦念志  
【目的】为了解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生物——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aryotes,Euk)的时空生态分布,【方法】于2014年11月(秋)、2015年1月(冬)、2015年5月(春)和2015年7月(夏)连续4个季节采集了浙江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样品,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品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从水平分布来看,在4个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凤雪  杜美荣  高亚平  姜娓娓  李文豪  董世鹏  侯兴  王军威  张义涛  张志新  蒋增杰  
为了解规模化贝类养殖水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4、7、11月和2018年1月在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开展了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微微型真核生物浮游生物(picoeukaryotes)和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均值分别为(2.93±2.29)×10~(3)个/mL,(13.84±12.81)×10~(3)个/mL和(1.03±0.28)×10~(6)个/mL,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P< 0.01)。聚球藻春季主要分布于桑沟湾的西北、西南和湾外;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于湾外的大片海域;秋季则主要集中于西北近岸。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春夏秋冬均集中于湾内近岸海域,呈现从湾内向湾外递减的趋势。异养细菌夏季在湾外和西部近岸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值区;春季、秋季和冬季均集中于西部近岸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均与Chl-a浓度、温度和颗粒有机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存在较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硝酸盐、铵盐呈显著正相关;聚球藻与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无显著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寅嵩  李赟  王娜  王崇明  
为了研究扇贝养殖海区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明确养殖扇贝发病时期高丰度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种类,探讨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necrosis virus,AVNV)水平传播的可能关系。于2009年和2010年从青岛流清河湾扇贝养殖海区采集了9个月份的海水样品,经25和3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海水中3~25μm的浮游生物,扩增18S rDNA可变区序列,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扩增序列进行分离以分析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养殖海区微型真核生物包括甲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育红  吕振波  房燕  杨艳艳  张焕君  马元庆  李凡  徐炳庆  
微型浮游植物(粒径2-20μm,这里把范围扩至2-50μm)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其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计算相关性指数的方法研究了H'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7℃温度范围内,H'与水中营养盐结构尤其是NO-3-N/NH+4-N比值相关性显著。2006-2007年对威海沿岸6个海湾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中发现,当水温>16℃(16-27℃)时,H'与NO-3-N/NH+4-N值呈显著负相关:2006年7月相关性指数R=-0.526(n=14);2007年10月相关性指数R=-0.575(n=19)。当水温<12℃(5-12℃)时,H'...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章良  柴召阳  石洪华  霍元子  何培民  
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5月和8月4个航次对渤海长岛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其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8种(属),其中,夏季最多,共26种,其次是秋季23种,春季和冬季最少,分别是14种和1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具有显著的四季演替现象。春季,优势种是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长腕幼虫(Ophiopluteus larva)和糠虾幼体(Mysidaeea larva)取代两种桡足类成为夏季的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于海庆  任一平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杰青  全为民  史赟荣  王云龙  
为探讨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2月(冬季)东海近岸海域3个航次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春季、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优势种季节变化及生态类群。结果显示,3个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108种(含未定种),浮游幼体14类,隶属于7门15大类,其中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桡足类为最优势类群,共47种,占总种数的43.52%,水母类共19种,占总种数的17.59%。浮游动物种类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种类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各季节浮游动物种类数目与纬度呈负相关。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平均丰度与平均生物量冬季最低,平均生物量夏季最高,平均丰度春季最高。根据浮游动物对水文环境条件耐受性和生活海区的差异性将浮游动物群落分为6个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种、广温广盐种、高温高盐种、近岸暖温种、暖水种和大洋广布种。其中东海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近岸低盐种和广温广盐种占绝对优势,夏季暖水性种群所占比例高;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暖水性种群在春、夏、冬三季中均占主导地位;东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冬季暖水性种群占绝对优势,但夏季高温高盐种、大洋广布种优势明显。各季节中华哲水蚤均为优势种,但其他优势种季节更替较明显,其中春、夏两季优势种更替率为90.9%,夏、秋两季为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晓东  徐兆礼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的季节变化、水团对丰度分布的影响、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以及其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主要受盐度影响。夏季平均丰度最高(10.42 ind/m3),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羽状锋(122°40′~123°30′E)处,冬季丰度最低(0.00 4 ind/m3)。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最主要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艳娥  陈作志  林昭进  邱永松  张鹏  方展强  
根据2012年9—10月采集的780尾鸢乌贼样本,对比研究了中型群和微型群两个种群的渔业生物学特征,为南海海域鸢乌贼渔业资源的管理、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按海洋调查规范测定样本的胴长、体质量、性腺指数和摄食指数等生物学指标,通过磨片测定耳石生长纹数。结果显示,中型群胴长范围79~266 mm,优势胴长为111~145 mm,平均胴长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微型群胴长范围56~118 mm,优势胴长为66~95 mm,平均胴长随纬度的升高略呈上升趋势。中型群体质量分布范围17.47~957.20 g,优势体质量为45.01~120.00 g;微型群体质量分布范围5.81~76.56 g,优势体质量为5.01~50.00 g;中型群和微型群平均体质量随纬度的升高均有上升的趋势。中型群和微型群两个群体雌性和雄性样本的胴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均适合幂函数。中型群雌雄比例为0.80∶1,未成熟与成熟个体比例为1.12∶1;微型群雌雄比例为3∶1,未成熟与成熟个体比例为0.83∶1。中型群雌性的性腺指数为1.71,雄性为3.31;微型群雌性的性腺指数为4.07,雄性为4.11。中型群雌性的摄食指数为5.07,雄性为3.54;微型群雌性的摄食指数为1.89,雄性为2.75。中型群耳石日龄范围为30~135 d,微型群耳石日龄范围为44~81 d。根据样本捕捞日期,推测微型群和中型群的产卵高峰分别为7月和8月。南海海域鸢乌贼秋季样本中型群个体规格大于微型群个体,2个群体的性成熟和孵化存在错峰现象,微型群雌性性成熟和产卵略早于中型群的雌性。推断7°、14°和16°N海域是鸢乌贼群体在南海的摄食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敏  张继红  吴文广  刘毅  王巍  蔺凡  马莎  杨艳云  
根据2015年秋季(10月)和2016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獐子岛养殖海域表、底层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和颗粒有机物比例(PCOM,%)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POM与叶绿素a(Chl-a)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悬浮颗粒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底播养殖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显示,獐子岛海域TPM和POM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6.7697.54、2.2017.20 mg/L,年平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振华  金海卫  潘国良  张洪亮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恢碧  何力  倪朝辉  张征  周运涛  翟良安  
1997~ 2 0 0 2年 ,对长江沙市江段的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 8门 5 8属 ,年平均数量为 18 5 5× 10 4ind /L ,变化范围为 (9 5 3~ 2 6 30 )× 10 4ind /L ;硅藻门藻类占绝对优势 ,但无明显优势种 ;硅藻年平均数量为 13 15× 10 4ind /L ,占 70 1% ;绿藻、蓝藻次之 ,分别为 1 99× 10 4和 1 5 4× 10 4ind /L ,占10 7%和 8 3% ;其它藻类很少。共检出浮游动物 (不含原生动物 ) 32种 ,年平均数量为 5 35ind /L ,变化范围为 1 0 1~ 11 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陈亚瞿  朱明远  陆斗定  高亚辉  
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531ind·m-3(41~48576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000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0.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维志  周仰璟  冯锦光  张永忠  何绍鹏  周锡宗  唐俊  
邛海浮游生物初步研究姚维志,周仰璟(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冯锦光,张永忠,何绍鹏,周锡宗,唐俊(西昌市蔬菜水产办公室,615000)关键词邛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PRELIMINARYSTUDYONTHEPLANKTONINQIONGH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存  徐韧  何培民  刘材材  秦玉涛  季晓  董鹏  
2011年8月对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海域16个站位进行了综合调查,低氧区主要位于底层,溶解氧最低值为1.85 mg/L,核心低氧区面积约为1 028 km2。对采集的82个浮游植物样品采用Utermhl方法分析,鉴定出4门37属82种,硅藻占优势,优势种是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和广盐性为主,细胞丰度介于6.31×103~7.80×106cells/L,平均值为7.59×105cells/L,分布特征是从近岸到外海、表层到底层呈降低的趋势。发现核心低氧区、非核心低氧区和非低氧区内浮游植物种类无明显差异,但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依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