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4)
- 2023(10455)
- 2022(9388)
- 2021(8856)
- 2020(7442)
- 2019(17307)
- 2018(17273)
- 2017(32668)
- 2016(18183)
- 2015(20410)
- 2014(20303)
- 2013(20160)
- 2012(18507)
- 2011(16508)
- 2010(16292)
- 2009(14637)
- 2008(14041)
- 2007(11966)
- 2006(10353)
- 2005(8746)
- 学科
- 济(68529)
- 经济(68458)
- 管理(47098)
- 业(45028)
- 企(37070)
- 企业(37070)
- 方法(31931)
- 数学(27696)
- 数学方法(27365)
- 学(19327)
- 农(18668)
- 地方(18163)
- 中国(16601)
- 财(15469)
- 业经(15101)
- 农业(12666)
- 和(11537)
- 环境(11430)
- 贸(11310)
- 贸易(11303)
- 理论(11251)
- 易(10863)
- 技术(10662)
- 制(10313)
- 务(9866)
- 财务(9808)
- 财务管理(9794)
- 划(9315)
- 企业财务(9284)
- 教育(9272)
- 机构
- 大学(251048)
- 学院(249353)
- 管理(99735)
- 济(90204)
- 经济(88077)
- 理学(87096)
- 研究(87022)
- 理学院(86039)
- 管理学(84432)
- 管理学院(83994)
- 中国(61396)
- 科学(59990)
- 京(54545)
- 农(45972)
- 所(45251)
- 业大(43292)
- 研究所(42229)
- 江(40459)
- 财(39472)
- 中心(38838)
- 农业(36079)
- 范(34412)
- 师范(33979)
- 北京(33676)
- 院(33135)
- 财经(32197)
- 州(29691)
- 经(29246)
- 省(28528)
- 技术(27801)
- 基金
- 项目(184106)
- 科学(142598)
- 基金(131500)
- 研究(130006)
- 家(117286)
- 国家(116351)
- 科学基金(98054)
- 社会(77950)
- 省(74202)
- 社会科(73643)
- 社会科学(73618)
- 基金项目(71532)
- 自然(67394)
- 自然科(65699)
- 自然科学(65685)
- 自然科学基金(64478)
- 划(62186)
- 教育(58472)
- 资助(53912)
- 编号(52871)
- 重点(42048)
- 成果(41913)
- 发(39392)
- 部(38922)
- 创(37712)
- 课题(36819)
- 科研(36261)
- 计划(35705)
- 创新(35184)
- 大学(33017)
共检索到35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洪运 王咏雪 章翊涵 梁海 俞松立 章凯 张丽源 水柏年
[目的 ]比较福建九龙江、云宵和广东深圳3个种源7个样地秋茄的生长差异,凝练种苗采购和宜林地选择技术。[方法 ]基于7个样地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7个样地的秋茄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向陆林区样地A的秋茄平均株高、地径和叶片数比向海样地D的大,非潮沟边样地C的秋茄较比邻潮沟中间样地B的生长好,互花米草区样地E的秋茄比向陆样地A的生长差;秋茄株高与地径、叶片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941+26.785X1+0.047X2(R2=0.872,P
关键词:
沿浦湾 种源 秋茄 回归模型 生长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昝启杰 王勇军 廖宝文 郑德璋 陈玉军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前缘种植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试验表明 ,7a后 ,群落明显分为乔木层、幼树层和幼苗层 3层。乔木层的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平均高分别为 9.1、 8.0 6、2 .89m。在群落形成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先下降 ,后上升 ,并超过种植时的多样性 ;无瓣海桑和海桑的死亡率第 1年最高 ,后趋于稳定 ,秋茄的死亡率最高是第 4年 ,后趋于降低 ;7年生时无瓣海桑、海桑、秋茄的存活率分别为 5 6 .3%、5 1%、39%。无瓣海桑和海桑的高度和地径的生长速度明显比秋茄快。
关键词:
无瓣海桑 海桑 人工林群落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姚建祥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初步研究了生物量与林龄、地位指数和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回归分析,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余元华 刘化桐 蔡宏明 陈永志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
关键词:
南酸枣 杉木 人工林 生长特性 混交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菲 黄荣林 江珊鸿 姜英 蒋燚 李志辉 刘雄盛 王勇 韦铄星
【目的】研究了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规律,以期为江南油杉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面调查广西林科院老虎岭实验林场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基础上,在不同的3个标准样地内选择了12株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深入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规律及形数变化规律。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比较,选出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27年生江南油杉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树高生长总量为16.9 m,胸径生长总量为20.3 cm,材积生长总量为0.283 685 m~3。江南油杉胸高形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先急剧增加,然后再缓慢下降,形数曲线呈反"J"型变化,胸高形数在第7年后小于1,第24年后曲线变化趋于平稳状态,保持在0.52左右。【结论】1)树高在6~14 a和18~24 a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是江南油杉树高生长的速生期。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6~16 a和18~27 a出现。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增粗,树高的高生长期比胸径高生长期早2 a,树高与胸径的低生长期出现在同年。材积的第1个生长高峰期在1~14 a,在第26年后是材积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各龄阶胸高形数表明江南油杉的胸高形数大,树高尖削度小。2)通过比较分析6种生长模型对江南油杉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实测值的拟合情况,苏玛克(Schumacher)模型可作为江南油杉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韦布尔(Weibull)模型可作为材积生长模型。经检验,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残差及相对总误差均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证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生长规律基本吻合。3)27年生江南油杉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经27 a生长仍未相交,说明江南油杉在27 a内尚未达到数量成熟。通过材积生长模型的推算结果,江南油杉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48~49 a间,即江南油杉数量成熟年龄为49 a,此时的江南油杉材积生长量为0.942 460 m~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蒋文伟 刘鹤 唐吕君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浙江省苍南县生态廊道空间布局与构建。在对研究区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提取生态源地,运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苍南县潜在的生态廊道,并与现存生态廊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苍南县东北部平原地区,生态斑块数量和面积均较小,斑块之间连接度较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道路和河流是境内主要的生态廊道,廊道连通性较低,其规模和服务范围均较小,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在西部、南部和西北部山区,生境良好,生态斑块面积较大,但是分布不均。尤其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态斑块数量较少,斑块之间连接度低,廊道连通性差。通过分析现存生态廊道诸多问题,从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郭仁鉴 韦新良 王雪军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9a ,经济龄成熟为 1 7~2 7a ,主伐年龄为 1 9~ 2 6a。不同地位指数的林分间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 8和 1 0地位指数级主要培育小径材 ,应尽可能提前采伐 ,1 2和 1 4地位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 ,可适当提前采伐 ,1 6地位指数级以培育中径材为主 ,可适当延长采伐 ,1 8及 1 8以上地位指数级 ,培育中大径材 ,应尽可能延长采伐年限。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王伟雄 高智慧 陈家明 蔡富春
根据浙江省21个县(市)290块样地的优势解析木和平均解析木数据,以修正的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求出优势高、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生长曲线的拟合方程,从而编制出多形地位指数表和多形林分生长过程表。拟合方程中引入一系列形状系数(B1、B2等),因此对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条件下具有不同线形的马尾松生长曲线,有较好拟合效果。无论在全省或Ⅰ、Ⅱ、Ⅲ类产区(每区含样地90~100块),模拟精度都很高,其中复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剩余标准差为0.1~0.3。另据Reineke(1993)关于完满立木度同龄纯林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理论,用函数N=C0+C1/(C2+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华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
关键词:
福建青冈 人工林 天然林 群落特性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苗苗 王咏雪 田阔 田嘉琦 孙鹏 水柏年
基于沿浦湾2014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0月(秋季)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功能群分类和冗余分析(RDA)等指标与方法,分析秋茄(Kandelia candel)种植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功能群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秋茄种植后广生态位种和中生态位种物种数占比与种植前相比较均有所增加,窄生态位种物种数占比减少。种植前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种对为大青弹涂鱼(Scartelaosgiga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0.94),种植后则分别为豆形拳蟹(Pyrhila pisum)和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0.99)、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和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0.99)。种植后高、中潮带功能群多样性较种植前上升,而低潮带功能群多样性下降;种植后浮游生物食者(Pl)、植食者(Ph)和杂食者(Om)的密度较种植前均增加,而肉食者(Ca)的密度略有减少。秋茄种植前3个潮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秋茄种植后高潮带与低潮带,以及中潮带与低潮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得出,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由种植前的铅、镉和石油类变为种植后的锌、镉和砷。总之,苍南沿浦湾秋茄林种植对大型底栖动物生态位和功能群总体上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文浩 王晓 段文标 于澎涛 王彦辉 于艺鹏
【目的】深入理解和定量评价西宁市重要造林树种油松人工林的水文影响,为其林水协调的多功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宁市湟水林场选择中龄、郁闭的油松人工林典型样地,于2021年生长季(6—10月)同步监测林外降水、林冠截持、干流、穿透雨、树木蒸腾、林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并基于水量平衡计算林地产流。【结果】1)生长季降水量为396.5 mm,林冠截留量、林木蒸腾量和林下蒸散量分别为117.6、109.4和187.5 mm,各占同期降水量的29.66%、27.59%和47.29%,存在先增后减的月份变化。2) 0~100 cm土层储水量在生长季净增130.2 mm,接受高达189.3 mm的外来输入水分(来自深层土壤及上坡);土壤体积含水量6—8月为消耗期,整体走势一直减少,均在10%以下,存在明显的土壤干旱胁迫;9—10月为恢复期,呈波动上升趋势,均在9.3%以上。3)生长季总蒸散量为414.5 mm,超过同期降水量18.0 mm;基于0~100 cm土层水量平衡,考虑外来输水和土壤储水变化影响后,林地净产流-18.0 mm,即林地可降低坡面或流域产流。【结论】在西宁市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即使在丰水的2021年生长季,自然降水也难以满足郁闭的油松人工林蒸散耗水需求,需通过降低密度(郁闭度)减少蒸散或适当灌溉补水来维持林分的抗旱稳定性,以保障其发挥好城市景观林的主导功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保国 贾宏炎 郝建 李运兴 庞圣江 刘士玲 张培 牛长海 蔡道雄
【目的】探明广西大青山林区不同林龄柚木人工林心、边材量及心材年轮数和心材高度的生长变异特征,以期为了解该区域柚木心边材发育特征、心边材量预测及高质量、大径级柚木目标树的高效培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大青山10、18、31和41年生柚木人工林平均木的解析木为研究对象,对心、边材的方位变异和心、边材量的株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曲线估计法拟合心、边材量与横截面直径、总年轮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柚木心、边材生长变异特征。【结果】各林龄柚木树干心材半径主要为北向最大,边材宽度则主要为北向和东向最大,各林龄内,树干4个方位的心材半径、边材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 05)。各林龄柚木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均表现为随树高增加持续减小,边材宽度在树干基部(0~1 m)明显偏大,且在树干一定区域内保持相对稳定。林分心、边材量总体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增大,不同林龄林分间除边材宽度差异不显著外(P>0. 05),心材半径、心材面积和边材面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31年生)心材量的变化。研究认为41年生柚木心材仍有很大增长潜力,若要达到高质量、大径级的培育目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育。
关键词:
柚木 林龄 生长特征 心材 边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航
随着城乡居民参保率和医保覆盖范围的不断提升,医保基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救命钱”,对医保基金实施科学、严格的监管,对医保基金健康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探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监管问题,以苍南县为例,对苍南县医保基金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从问题分析中提出“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立足数字化、大数据技术,以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付费方式改革、智能审核、日常稽核等手段,实现医保基金全过程监督管理。
关键词:
医保基金 监管 “三位一体” 大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海涵
投资发展与科学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两项基本功。浙江省苍南县公共事业投资集团的基本做法是:降成本、增效益,实现投资发展目标;优环境,促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重质量、强管理,保障企业事业成功;勇担当、保民生,提升国企社会效益。集团公司的做法和体会,仅供经济界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康对 黄卫堂 任晓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中 ,宗族文化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而村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宗族偏好也就在所难免。然而如果能保证村级选举在公正、公开、公平的条件下进行 ,各方的博弈结果往往会达到某种均衡。因而切实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是把各宗族的矛盾和竞争引导到和平、公开、可控的秩序中进行的良好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宗族 自治 民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