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6)
- 2023(4521)
- 2022(3865)
- 2021(3558)
- 2020(3039)
- 2019(6677)
- 2018(6519)
- 2017(11680)
- 2016(6773)
- 2015(7669)
- 2014(7358)
- 2013(7446)
- 2012(7362)
- 2011(6760)
- 2010(6964)
- 2009(6093)
- 2008(6118)
- 2007(5450)
- 2006(5038)
- 2005(4494)
- 学科
- 济(24069)
- 经济(24040)
- 管理(14127)
- 业(13240)
- 学(11771)
- 企(9877)
- 企业(9877)
- 方法(8694)
- 地方(8261)
- 数学(7556)
- 数学方法(7427)
- 农(7281)
- 中国(6395)
- 财(5504)
- 农业(5031)
- 环境(4801)
- 业经(4756)
- 制(4612)
- 地方经济(4069)
- 生态(4041)
- 和(4022)
- 税(3948)
- 贸(3927)
- 贸易(3924)
- 易(3727)
- 税收(3675)
- 资源(3639)
- 收(3633)
- 及其(3627)
- 森(3626)
- 机构
- 大学(99210)
- 学院(97142)
- 研究(45748)
- 科学(34451)
- 济(33005)
- 中国(32806)
- 经济(32221)
- 管理(30023)
- 农(29009)
- 所(26953)
- 研究所(25190)
- 京(25186)
- 理学(25170)
- 理学院(24714)
- 管理学(23912)
- 江(23857)
- 管理学院(23771)
- 业大(23359)
- 农业(22818)
- 中心(19707)
- 省(19419)
- 院(18395)
- 室(16556)
- 北京(15164)
- 实验(15138)
- 研究院(14905)
- 财(14791)
- 农业大学(14520)
- 实验室(14444)
- 科学院(14235)
- 基金
- 项目(72436)
- 科学(54757)
- 基金(51484)
- 家(50763)
- 国家(50410)
- 研究(43746)
- 科学基金(39503)
- 自然(30352)
- 省(29916)
- 自然科(29327)
- 自然科学(29310)
- 自然科学基金(28801)
- 基金项目(27153)
- 划(25862)
- 社会(24883)
- 社会科(23367)
- 社会科学(23356)
- 资助(21944)
- 教育(19060)
- 重点(18423)
- 计划(17466)
- 科技(17162)
- 发(16267)
- 科研(15394)
- 编号(15339)
- 江(14811)
- 部(14681)
- 专项(14169)
- 创(13874)
- 创新(13200)
共检索到156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国明 赵颖 陈斌 鲁专 邱海嵊 石娟
对舟山岛21个松材线虫病入侵前的马尾松林、黑松林进行典型样地调查,根据更新层树种的重要值采用模糊聚类结果划分为7种演替类群,与17年后对不同演替类群具代表性样地的复查结果比较分析,并综合群落的组成结构、动态特征、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更新树种植株结构以及立地条件、海拔等因子,确定舟山岛松林近阶段的演替结果分别为白栎、枫香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枫香、白栎、苦槠或石栎、四川山矾、栓皮栎占优势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黄檀、山合欢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枫香或朴树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疏林),白栎占优势的萌生灌丛和柃木占优势的常绿灌丛。研究结果说明松材线虫病发生迹地的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确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壮 章彦 石娟 骆有庆 任利利 史玉明
使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对松材线虫入侵后不同比例的马尾松混交林与黑松混交林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变化率)、生物量等群落功能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林分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而言,随着混交比例(感病树种株数占林分总株数)的减小,各功能指标受害后变化幅度就越小,表现出整个林分对松材线虫的抵抗能力就越强,在该研究中,5针5阔表现出最强抵抗力;此外,松材线虫的侵入改变了未受害时不同混交比例黑松林的胸径生长量、材积生长量的数量对应关系(纯林>7针3阔>6针4阔>5针5阔),马尾松林则无此现象;就胸径与材积生长变化率而言,松材线虫入侵后,黑松林的变化较马尾松林更明显,这说明黑松纯林抵抗松材线虫的能力比马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娟 骆有庆 武海卫 严晓素 陈卫平 蒋平
该文以浙江省富阳市5块不同林型不同受害程度的松林为研究对象,从生长量、生物量和木材产出率的角度,分析了松材线虫入侵对马尾松林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松材线虫入侵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入侵松林后,对于受害松树不管是其被伐倒还是自然倒地之后,对周围活马尾松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均显著,而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从生长量、生物量和木材产出率3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在伐除受害木和利用引诱剂诱集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等措施的干预下,使特定林分的平均生长水平出现了高峰,但要想保持受害区林分中未受害马尾松林木的平均生长量,还必须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入侵 马尾松 植物群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娟 骆有庆 曾凡勇 陈卫平 严晓素 蒋平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松材线虫不同受害阶段的马尾松群落中1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以群落组成类型:①马尾松+木+白栎,②黑松+马尾松+冬青+柃木,③马尾松+冬青+栀子+短柄,④马尾松+篌竹+木,⑤木荷+马尾松+苦槠+短柄,⑥栓皮栎+冬青+杜虹花,及所建立的综合资源梯度指数(10~70)综合为一维资源位,调查6个资源位,定量测定不同受害阶段马尾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并阐述了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由于松材线虫的入侵,加之随后的人为伐除马尾松受害木,马尾松林正朝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两个方向演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贺 宋德文 黄瑞芬 石娟 骆有庆 刘洪高 陈京元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材线虫入侵早期马尾松林群落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共调查了37种乔木物种,隶属于30科33属,其中马尾松是群落内的优势树种(IV=49.63%),樟树、槲栎、栓皮栎和檵木等树种的重要值也较高,为亚优势种;与健康林地相比,感病林地内马尾松的数量显著下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松材线虫入侵对群落内植物不同空间结构(乔木、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学雨 简尊吉 王少博 党英侨 魏可 王小艺 肖文发
[目的 ]为了探讨松材线虫入侵后松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 ]以湖北三峡地区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0 a(未入侵)、6 a、10 a和16 a)的马尾松林为对象,采用环刀法、烘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林分地表枯落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和土壤有效蓄水量定量比较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在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1)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枯落物蓄积量、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枯落物总厚度为3.47~5.34 cm,总蓄积量为6.11~9.62 t·~(-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为9.71~14.77 t·~(-2)。(2)松材线虫入侵不同年限间马尾松林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毛管持水量为333.42~378.33 t·~(-2),饱和蓄水量为386.27~461.20 t·hm~(-2),入侵6 a的马尾松林0~10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蓄水量(62.08 t·~(-2)和50.08 t·~(-2))、10~20 cm土层土壤饱和蓄水量(386.27 t·~(-2))均最小。(3)综合林分枯落物和土壤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入侵10 a(219.72t·~(-2))>未入侵(191.85 t·~(-2))>入侵16 a(182.64 t·~(-2))>入侵6 a(121.86 t·~(-2)),入侵6 a林分综合蓄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林分。[结论 ]湖北三峡地区马尾松林受松材线虫入侵的持续危害后,短期内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能力下降,随年限增加林分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恢复。因此,今后应加强松材线虫入侵的防控力度,以维持和尽快恢复三峡地区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马尾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华潮 骆有庆
综述了因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入侵对松林内植物群落演替、节肢动物群落、鸟类群落及微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展望了松材线虫病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方向。在探究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技术及措施上,一方面要深入探讨松材线虫的入侵机制,揭示它们对特定松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增强系统自身抵抗性和系统应对生物灾害的自我补偿和生态修复能力入手,以期从生态尺度上探求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钧 刘振玉
松山现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天然油松林在华北地区颇具代表性。该文包括松山天然油松林的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生活型谱及群落的垂直层次结构等特征的研究结果,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的群落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的合理经营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贺 骆有庆 石娟
[目的]明确松材线虫入侵对马尾松树针叶光合特性、光合响应曲线、主要光合响应指标及碳氮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在光合生理水平上提供松材线虫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技术,为林业管理者采取快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期、感病中期和感病末期马尾松树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别测定不同感病阶段马尾松树针叶光合特性及所测针叶样品的C%、N%和δ~(13)C含量。[结果]健康马尾松树在松材线虫胁迫条件下,可显著降低其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其数值大小均表现为:健康期>感病中期>感病末期;不同感病阶段马尾松的暗呼吸速率数值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数值的大小表现为:感病中期>健康期>感病末期;健康期马尾松的光补偿点显著低于感病中期的光补偿点,但是其光饱和点显著高于感病中期的光饱和点。此外,不同感病阶段马尾松树针叶的平均C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平均N素和平均δ~(13)C含量则会显著下降。[结论]松材线虫侵染健康马尾松树后,可降低其对外界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致使其光合特性显著下降;感病马尾松树针叶N素损失是导致马尾松光合能力显著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感病马尾松树针叶气孔导度下降是导致其针叶δ~(13)C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亦说明松材线虫的入侵会显著降低马尾松树针叶的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凡勇 骆有庆 吕全 梁军 郝俊 张星耀
44 isolates of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xylem of the Pinus thunbergii samples(healthy stem,weak stem and withered stem)infected by the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from infected trees at Zhoushan and Pinghu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nd these isol...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黑松 内栖真菌区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冬 彭楚才 黄鑫 郑夔荣 滕明君 周志翔 孙林山 刘小宇
[目的]以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演替趋势以及天然更新展开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林龄(9 a、18 a、28 a和48 a)和不同林分密度(1 088■2 644株·hm~(-2))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并测量林内透光率,分析了乔木树种的演替趋势和多样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主要演替树种为樟树、冬青、杉木、苦楝和短柄枹栎5种。马尾松人工林的主林层与演替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龄级组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林内透光率对更新层(P<0.01)和演替层(P<0.05)的多样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乔木树种的幼树幼苗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更新层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顶级群落为冬青+樟树+短柄枹栎混交林。研究区的人工林总体更新能力偏弱,在天然更新弱的区域可以采取补植阔叶树种幼树等方式来进行人工辅助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德君 谈家金 陈凤毛 杨剑霞 戴华国
为研究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以黑松和马尾松4 5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初期,黑松和马尾松的总糖含量均较高,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黑松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马尾松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前期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而15 d后快速降低;黑松和马尾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侵染前期均低于对照,后升高,再降低;黑松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马尾松的单宁含量接种第1天略低于对照,第3天后开始升高;黑松和马尾松的总酚含量均在侵染前期高于对照,而后降低。这些物质的变化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格希 余荣兵 杨昌旭 刘怀君 周珠丽 沈延京
【目的】松材线虫在我国主要以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为传播媒介,感染林木后常导致森林毁灭性破坏。预测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不仅对森林保护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关乎我国生态安全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方法】本文基于川西理县24个云杉花墨天牛和55个枯死松树(云杉花墨天牛羽化前载体)地理分布点以及20个生物与非生物因子数据,利用GIS分析工具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对该县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通过MaxEnt软件内建的刀切法剖析影响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与松树分布区的主要因子。考虑到松材线虫病发生至少需同时具备传播媒介(云杉花墨天牛)和载体(松树)二要素,将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分布区数据进行加权求和,预测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潜在分布区,评估其入侵风险。【结果】研究发现MaxEnt模型对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分布区的预测工作特征曲线的下面积值分别为0.993和0.969,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为优,可用于松材线虫病潜在入侵风险预测。松材线虫病潜在入侵风险评估发现距居民点1.5 km内、年均气温为7.8~10.1℃、最湿季降水量为345~358 mm时松材线虫病潜在发生风险最高。模型预估理县松材线虫病潜在发生高风险区面积为10 616 hm~2,沿道路呈带状分布于各乡镇,占县域针叶林总面积7.1%。【结论】基于GIS空间技术和MaxEnt模型有助于预测川西林区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但是,随着经济建设与气候变化,川西松材线虫传播与发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应加强居民点、公路沿线松材线虫及其传播媒介的监测,完善防控应急预案,保障川西林区生态安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项移娟 管剑锋 李健 黄继玉 马良进
浙江省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常滞后于病害的发生及危害。为更好地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危害,对浙江省宁海县2004-2008年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结合当地相关气象因子,利用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SAS)软件筛选出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程度的显著相关因子为:平均每公顷枯死树(x3),7月中旬天牛羽化数(x9),7月平均气温(x26)。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法,建立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模型y=0.300 67+1.578 97x3-0.012 22x9+0.001 84x...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婉滢 刘文萍 王晗
【目的】针对无人机松林图像中早期松材线虫病害特征不明显、尺度多变导致的目标漏检、误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早期松材线虫病害检测方法。【方法】首先,为了便于在无人机机载端的模型部署需求,提出一种降低计算量和参数量的松材线虫病害检测方法;其次,为获取早期松材线虫病害更准确的特征,采用多种方式同时提取特征并融合以增强对有效特征的学习能力;然后,为进一步提高不同尺度特征的融合能力,使用注意力机制对齐相邻两级特征;最后,以辽宁抚顺大伙房试验林场无人机拍摄的早期松材线虫病害为研究对象,利用LablImg开源软件标注拍摄高度为100~240 m的图像,构建无人机早期松材线虫病害图像(EPI)数据集。【结果】在EPI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的平均精度(AP)最高达95.2%,相比YOLOv5s、YOLOX-s和YOLOv6s的AP分别提高3.1%、4%和0.9%;该模型体积仅12.8MB,分别是YOLOv5s、YOLOX-s和YOLOv6s模型体积的23.6%、17.8%和8.9%。【结论】本研究方法具有较高识别精度,同时保持模型体积较小,可为无人机在机载端识别早期松材线虫病害提供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