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8)
- 2023(8738)
- 2022(7346)
- 2021(6492)
- 2020(5042)
- 2019(11499)
- 2018(11240)
- 2017(20862)
- 2016(11078)
- 2015(12224)
- 2014(12375)
- 2013(12466)
- 2012(12206)
- 2011(11506)
- 2010(12031)
- 2009(11127)
- 2008(10731)
- 2007(9576)
- 2006(9039)
- 2005(8608)
- 学科
- 济(74929)
- 经济(74881)
- 地方(26520)
- 管理(25652)
- 业(23953)
- 中国(20988)
- 方法(17883)
- 农(16770)
- 企(16091)
- 企业(16091)
- 地方经济(16090)
- 数学(15446)
- 数学方法(15369)
- 业经(15038)
- 学(13805)
- 农业(12012)
- 发(11728)
- 融(10999)
- 金融(10998)
- 环境(10983)
- 银(9901)
- 银行(9893)
- 行(9782)
- 制(9564)
- 贸(9290)
- 贸易(9279)
- 易(8724)
- 财(8484)
- 产业(8456)
- 发展(8415)
- 机构
- 学院(169170)
- 大学(166403)
- 济(81294)
- 经济(79683)
- 研究(70568)
- 管理(57768)
- 中国(52871)
- 理学(47743)
- 理学院(46987)
- 管理学(46298)
- 管理学院(45971)
- 科学(41535)
- 京(37647)
- 所(36699)
- 财(34145)
- 研究所(32941)
- 江(32659)
- 中心(30434)
- 农(28012)
- 财经(26077)
- 经济学(25894)
- 范(25540)
- 院(25511)
- 师范(25298)
- 北京(23832)
- 经(23337)
- 经济学院(22844)
- 州(22554)
- 省(22531)
- 业大(22292)
- 基金
- 项目(104737)
- 科学(83063)
- 研究(77804)
- 基金(74596)
- 家(64897)
- 国家(64348)
- 科学基金(54532)
- 社会(51667)
- 社会科(49068)
- 社会科学(49059)
- 省(42871)
- 基金项目(39536)
- 划(34723)
- 教育(33670)
- 自然(32763)
- 自然科(31894)
- 自然科学(31888)
- 自然科学基金(31276)
- 发(30436)
- 编号(30405)
- 资助(29660)
- 发展(25078)
- 成果(24716)
- 展(24682)
- 重点(24564)
- 课题(23085)
- 部(22304)
- 国家社会(21487)
- 创(21116)
- 创新(19896)
共检索到285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祖强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新趋向,城市经济已超越县域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开放型经济逐步把浙江企业纳入全球生产体系。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浙江构建新的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因此,要通过发展以都市圈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经济,推动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格局 都市圈 县域经济 浙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蔡旭昶 董世洪
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环节,处于都市圈的节点城市要融入都市经济圈获得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避免"回波效应"和利用"扩散效应",为此节点城市实现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融合、市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对接显得至关重要。浙江省德清县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其经验表现为主动承接配套、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和中心城市的直接竞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创新政府公共协调机制、建立复合行政体制等方面。文章认为,促进节点城市在都市圈内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社会的力量。
关键词:
都市经济圈 县域发展 节点城市 扩散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砚玲 龙志和 林光平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与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浙江省67个县市区1997~2008年间金融发展的收敛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到县市区之间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后,可纠正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敛性研究产生的误差。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市区金融发展在1997~2008年间存在显著的β绝对收敛,且收敛速度较采用传统方法所得的收敛速度有明显的下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武前波 孙文秀
本文通过研究2006-2016年间浙江省域经济发展态势,发现其经济重心正转向环杭州湾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呈现以浙江大湾区为核心的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环杭州湾城市群不断聚集各类经济社会要素,网络化发展格局比较显著,温台、浙中两大城市群增长动力滞缓,浙西、浙南地区经济体量较小,发展前景不够明朗,省域空间结构的不平衡态势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当前浙江省实施的"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发展战略,提出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宏翔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仅工业发展名列前茅,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也位居全国首位,相对于全国二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整体态势,浙江省二元差距不断缩小,出现了一种"弱二元"化的发展态势。文章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浙江省"弱二元"化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系数等指标的测度,进一步支持了浙江省"弱二元"经济的理论判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海亚 徐盈之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计量模型,对长江三角洲物流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整体物流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城市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差距有所扩大;城市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空间格局经历由集中向分散再到集中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规模和消费流通水平对物流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在上升;对外开放程度在初期对物流发展促进作用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不显著;基础设施对物流发展存在消化吸收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卫丽 李同昇
随着西安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其农业也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利用区位商法,对西安都市圈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西安都市圈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根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态势,对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圈三带西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布局 空间格局 都市农业 西安都市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雷 任建兰 来逢波
区域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县域尺度为视角构建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测度指数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以济南都市圈34个县市为例,构建11种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组合类型,得出以下结论:①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区域差异较大,以低可达性和较高可达性为主,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小,以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主;②34个县市的交通经济组合类型分为11类,以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为主;③低可达性低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县市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德州、聊城、滨州等地市。研究济南都市圈县域尺度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久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开荣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尽管都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 ,但空间经济学并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 ,空间经济学一直处于分异与整合的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归纳了这个发展进程的主要方面和理论脉络 ,并在评析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指出空间经济学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空间选择 区位问题 学科分异 学科整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炜瀚 丁匡达
本文立足于我国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规划,从经济学和地理学交叉学科的视角,以山西太原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中心性高低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为依据,划定了太原都市圈的空间圈层,并提出太原都市圈具有典型的分割分层性,外围城市较难融入核心都市圈层的特点,也就是说太原市目前仍然更多地处于极化发展阶段,而不是向外围扩散辐射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运用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城镇等级—规模模型对都市圈各市县的非农业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验证实了太原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垄断性较强的特点,发现圈内城市的空间分布基本属于K=7的行政原则,并据此为太原都市圈的拓展与...
关键词:
太原都市圈 空间结构 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德铮 高汝熹
本文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使用1981—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数据,分别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的空间关系。结论认为,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两线两圈"式的空间效应体系;此外,上海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足,与周边城市的竞争效应多于合作效应。
关键词:
长三角都市圈 城市空间效应 区域竞争合作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劲松
伴随着地区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大城市迅速崛起,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乡日益交融,显现出连绵成片、跨界发展的都市圈。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一级流域经济带,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刺激了大都市圈不断发展而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有力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圈协调发展还需要注意提升首位城市能级,增强都市圈城市集聚力;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区域统筹能力。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大都市圈 发展格局 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祖才
目前,要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同时,努力做好"保民生"工作,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丁烨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生产和生活两类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模型,对1997—2011年期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与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整体差异扩大,极化效应逐渐增强,生活指标整体差异与极化效应则缓慢变动,生产指标整体差异程度和空间极化效应要高于生活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地区间差异与地理分区个数成反比,地区内差异则与地理分区个数成正比;在二区域地理分区条件下,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之间极化效应均呈现增强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生产指标在三区域和四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变动基本保持稳定,生活指标则在三种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差异 空间极化 浙江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