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4)
2023(12106)
2022(10848)
2021(10137)
2020(8698)
2019(20126)
2018(19966)
2017(38374)
2016(21259)
2015(23978)
2014(24025)
2013(23852)
2012(22157)
2011(20043)
2010(19864)
2009(18294)
2008(17559)
2007(15431)
2006(13728)
2005(12001)
作者
(63667)
(52778)
(52475)
(50004)
(33864)
(25600)
(23664)
(20692)
(20352)
(18970)
(18481)
(17846)
(17118)
(16705)
(16386)
(16293)
(15959)
(15732)
(15312)
(15305)
(13348)
(12961)
(12846)
(12278)
(12025)
(11889)
(11786)
(11664)
(10736)
(10570)
学科
(83186)
经济(83064)
管理(57644)
(53658)
(43520)
企业(43520)
方法(37433)
数学(31655)
数学方法(31265)
(24309)
地方(21540)
(21020)
中国(20570)
(19618)
业经(18623)
农业(16418)
(15772)
理论(14098)
(13410)
贸易(13401)
环境(13279)
(13206)
(12941)
技术(12179)
(11776)
金融(11774)
(11376)
(11320)
财务(11313)
财务管理(11289)
机构
大学(300828)
学院(298776)
管理(116928)
(110420)
经济(107768)
研究(103682)
理学(101166)
理学院(99936)
管理学(98053)
管理学院(97528)
中国(75416)
科学(69223)
(65363)
(56091)
(53616)
(50501)
业大(49905)
研究所(49245)
(48170)
中心(46859)
农业(44207)
(41755)
师范(41258)
北京(40765)
财经(40097)
(37935)
(36501)
(36323)
(35214)
师范大学(33552)
基金
项目(210360)
科学(163197)
基金(150825)
研究(149688)
(133479)
国家(132377)
科学基金(111951)
社会(91488)
社会科(86300)
社会科学(86273)
(84961)
基金项目(81389)
自然(75667)
自然科(73754)
自然科学(73731)
自然科学基金(72406)
(70584)
教育(67476)
资助(62459)
编号(60857)
成果(49163)
重点(47408)
(45207)
(45052)
(42949)
课题(42420)
科研(40593)
创新(40100)
计划(39745)
大学(37951)
期刊
(125356)
经济(125356)
研究(85027)
中国(58583)
学报(54389)
(51282)
科学(48968)
管理(41428)
大学(40066)
学学(37794)
(36156)
农业(35549)
教育(32709)
技术(24021)
(23976)
金融(23976)
业经(21355)
财经(18840)
经济研究(17971)
(17754)
图书(16747)
问题(16241)
(15840)
科技(15529)
资源(15341)
(15001)
理论(14717)
业大(14568)
实践(13705)
(13705)
共检索到43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滢   陈向向   应益山   伊理孝   祝立宏   应建平   林晓越   张敏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工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以红外相机获取的1 308张野猪独立有效照片为材料,采用随机相遇模型对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野猪种群在当地的活动节律。【结果】龙游县野猪种群的密度为0.957~1.291头·km-2;结合适宜栖息地面积推算,县内野猪的总数量为417~563头,分布规律整体呈现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在栖息地选择上,野猪种群喜好在针叶林(物种相对多度指数IRA=38.45%)、针阔混交林生境(IRA=24.39%),以及当地1 100~1 3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段(IRA=57.25%)活动。春冬季日活动节律基本相似,呈现单峰型;夏季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主要峰值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秋季日活动节律无明显起伏;四季均在17:00呈现较大的种群密度。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迁移行为(P<0.01)。【结论】龙游县野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活动节律受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将为龙游县野猪防控政策的提出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县域野猪密度的估计和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案例。图2表4参29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林建华  
从介绍南方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背景出发,选取龙游县溪口村作为案例点,通过参与式诊断和设计,对当地集体林区产权改革效果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集体林区产权改革的诸多因素:包括宏观上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宏观背景的变化因素以及微观上的农户林业生产、自身素质以及林地经营意愿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完善林业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农户合作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和规范管理山林流转,突出配套服务等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李兰英  李晓格  李朝柱  
采用浙江省龙游县农户竹林生产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的,劳动力、资本、竹林地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04 75,0.271 36,0.119 37;目前农户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仅达到37.04%,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竹林地细碎化程度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竹林地立地质量、农户是否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等因素对竹林生产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加强劳务的输入及资本投入、不断改善竹林地立地质量、加强对农户竹林生产的技术培训等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龙游县,大胆探索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县大力弘扬大街乡贺田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做法,有效破解了垃圾处理这一公共难题,探索出一条"花钱少、操作易、效果好"十分适宜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垃圾处理新路子,被称之为"贺田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秀英  付双双  李晓格  李朝柱  
本文以浙江省龙游县的竹林生产为例,基于112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地块数量、地块平均面积,地块距离指数PD和S指数对农户经营的竹林地细碎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将竹林地块数纳入生产函数,运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林地细碎化对规模经济及竹林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经营的竹林地平均块均面积为0.853hm2,户均经营3.58块竹林地,地块距离指数PD值平均为0.35,S指数平均为0.493;2农户竹林地细碎化不但降低了竹林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也影响了竹林的产出。从竹林规模弹性来看,其值小于1,说明目前在竹林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规模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季婵燕  
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江山和龙游两县(市)为样本,对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扶贫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转高效、灵活,能够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但是也存在着资金仅限于内部循环和潜在信用风险的问题。因此,应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创新型模式设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杨士德  邹小平  
1990~1995年在鹭类居留浙江期间,以样方法统计了鹭类群体的数量,计算了7种鹭的生物量和消费生物量。结果表明,池鹭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群体的总生物量和总消费生物量以同弓针阔叶混交林最高,分别为1028.671kg·hm-2和1362.906kg·hm-2。群落中鹭种的多样性与生境的多样性相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德兴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以浙江萧山、桐庐及龙游3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经验为个案,着重从公平性、效率性与可及性3个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佳佳  傅伟军  杜群  张国江  姜培坤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010年6—9月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和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CFI)数据,利用克里格插值法研究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为10.2~4 589.8 kg·hm-2,均值为1 627.1 kg·hm-2,森林凋落物平均碳密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系数为0.54,半变异函数基台效应(Nugget/Sill)为62.75%,变程为42.69 km,其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克里格插值显示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由内陆至东南沿海呈下降趋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学军  韩红  田荆祥  王仁东  周迎春  
对浙江省临安市、开化县和庆元县3个产地速生杉木的纤维形态及基本密度的观测结果表明:胸高处由髓心向外,纤维长度随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基部到梢部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平均长度(L)产地不同而不同,L临安>L开化>L庆元;纤维的长宽比随年轮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速生杉木胸高部位基本密度ρ开化>ρ临安>ρ庆元。同一杉木不同高度上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基部和梢部较大,中部较小;自髓心向外,髓心较大,后逐渐变小(2~4年轮),此后(第6年轮后)逐步平稳增大。基本密度的差异也存在于不同产地的杉木之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佳  傅伟军  杜群  张国江  姜培坤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数据和森林监测中心2010年6-9月采集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探讨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在全省大尺度范围和不同地级市的县域小尺度范围都存在差异。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局部地势较低地区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很高;生物量覆盖度和地上腐殖质层厚度两者与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无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凋落物氮密度两者与凋落物碳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优势树种对于凋落物量积累有很大影响,栎类为主的落叶乔木凋落物碳密度较高,经济林则最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冬林  金雅琴  向其柏  
以珍稀树种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浙江楠留床苗的年生长规律。浙江楠每年3月初开始抽梢生长,11月末停止生长,生长天数约250d。留圃苗年生长呈波折状,阶梯性生长明显,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木高、径生长均有4次生长高峰。依据浙江楠留圃苗地上部分生长特点,可以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3个时期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0,180,60d,而速生期的生长量最大,占整个生长量的91 65%。图2表2参9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价值和实施路径,构建和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助力县域经济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亮点嘉善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通过扩大职教资源、开展多元培训、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等举措,全力激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剑武   季碧勇   王铮屹   朱程昊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形成区域森林碳密度分布图,并分析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选取5项景观格局指标和3项自然因素,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2012—2019年,丽水市森林平均碳密度从23.19 t·hm~(-2)上升到31.96 t·hm~(-2),且空间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森林景观格局显著影响森林碳密度,并表现不同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景观蔓延度和斑块密度对森林碳密度驱动力较大,而景观最大斑块指数的驱动力较小。【结论】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差异化的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和实施针对性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图3表4参4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