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9)
- 2023(11714)
- 2022(10523)
- 2021(9825)
- 2020(8432)
- 2019(19533)
- 2018(19377)
- 2017(36978)
- 2016(20555)
- 2015(23245)
- 2014(23251)
- 2013(23109)
- 2012(21408)
- 2011(19364)
- 2010(18982)
- 2009(17472)
- 2008(16810)
- 2007(14644)
- 2006(12892)
- 2005(11261)
- 学科
- 济(78937)
- 经济(78817)
- 管理(55976)
- 业(52640)
- 企(43145)
- 企业(43145)
- 方法(36280)
- 数学(31384)
- 数学方法(30999)
- 农(22556)
- 学(21341)
- 中国(19815)
- 地方(19650)
- 财(19013)
- 业经(17289)
- 制(15118)
- 农业(15098)
- 贸(13055)
- 贸易(13048)
- 理论(12952)
- 和(12929)
- 环境(12848)
- 易(12613)
- 技术(12110)
- 务(11316)
- 财务(11252)
- 财务管理(11229)
- 融(10922)
- 金融(10921)
- 银(10858)
- 机构
- 大学(291084)
- 学院(287857)
- 管理(112674)
- 济(107140)
- 经济(104609)
- 研究(101720)
- 理学(97849)
- 理学院(96677)
- 管理学(94807)
- 管理学院(94318)
- 中国(72721)
- 科学(68410)
- 京(63108)
- 农(56157)
- 所(53039)
- 业大(49836)
- 研究所(48975)
- 财(48365)
- 江(46241)
- 中心(45596)
- 农业(44468)
- 北京(39083)
- 范(38902)
- 财经(38545)
- 师范(38367)
- 院(37253)
- 经(34972)
- 州(34772)
- 省(34148)
- 技术(31604)
- 基金
- 项目(205698)
- 科学(159182)
- 基金(147275)
- 研究(145043)
- 家(130997)
- 国家(129930)
- 科学基金(109493)
- 社会(87959)
- 省(83235)
- 社会科(82968)
- 社会科学(82941)
- 基金项目(79218)
- 自然(74784)
- 自然科(72889)
- 自然科学(72863)
- 自然科学基金(71535)
- 划(69416)
- 教育(65622)
- 资助(60851)
- 编号(58632)
- 成果(47389)
- 重点(46720)
- 部(44277)
- 发(43984)
- 创(42361)
- 课题(41122)
- 科研(40054)
- 计划(39753)
- 创新(39600)
- 大学(37180)
- 期刊
- 济(118793)
- 经济(118793)
- 研究(81972)
- 中国(56352)
- 学报(54862)
- 农(50639)
- 科学(48219)
- 管理(40470)
- 大学(39969)
- 学学(37755)
- 农业(35183)
- 财(34945)
- 教育(31545)
- 技术(23542)
- 融(22148)
- 金融(22148)
- 业经(19606)
- 财经(18127)
- 业(17996)
- 经济研究(17466)
- 图书(15828)
- 科技(15420)
- 问题(15279)
- 经(15239)
- 业大(14926)
- 版(14620)
- 资源(14551)
- 理论(14119)
- 林业(13733)
- 技术经济(13137)
共检索到418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杨士德 邹小平
1990~1995年在鹭类居留浙江期间,以样方法统计了鹭类群体的数量,计算了7种鹭的生物量和消费生物量。结果表明,池鹭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群体的总生物量和总消费生物量以同弓针阔叶混交林最高,分别为1028.671kg·hm-2和1362.906kg·hm-2。群落中鹭种的多样性与生境的多样性相关。
关键词:
鹭科 种群密度 生物量 浙江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滢 陈向向 应益山 伊理孝 祝立宏 应建平 林晓越 张敏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工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以红外相机获取的1 308张野猪独立有效照片为材料,采用随机相遇模型对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野猪种群在当地的活动节律。【结果】龙游县野猪种群的密度为0.957~1.291头·km-2;结合适宜栖息地面积推算,县内野猪的总数量为417~563头,分布规律整体呈现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在栖息地选择上,野猪种群喜好在针叶林(物种相对多度指数IRA=38.45%)、针阔混交林生境(IRA=24.39%),以及当地1 100~1 3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段(IRA=57.25%)活动。春冬季日活动节律基本相似,呈现单峰型;夏季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主要峰值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秋季日活动节律无明显起伏;四季均在17:00呈现较大的种群密度。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迁移行为(P<0.01)。【结论】龙游县野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活动节律受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将为龙游县野猪防控政策的提出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县域野猪密度的估计和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案例。图2表4参2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国模 刘恩斌 施拥军 刘安兴 周宇峰
以浙江省为例,提出基于最小尺度的区域生物量估算新方法,包含3方面内容:1)利用二元Weibull生存函数推导二元Weibull分布函数,并用二元Weibull分布函数估算浙江省各径阶、各龄级毛竹的总株数;2)利用已有毛竹胸径、年龄二元单株生物量模型f(D,A),计算各径阶、各龄级毛竹的生物量;3)利用公式MT=∑mi=5∑nj=1kijf(Di,Aj)实现区域尺度生物量的精确估算。用该方法估算得浙江省毛竹总生物量为1.4716×1010k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季碧勇 陶吉兴 张国江 杜群 姚鸿文 徐军
为准确评估浙江省森林植被生物量,以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一手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以样地为评估基本单元,采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法(乔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杂竹,下木和灌木),单位面积生物量模型法(草本)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矮化乔木林、灌木经济林),测算了样地水平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抽样统计方法,将样地水平微观数据转换到全省宏观尺度,评估了全省总体的森林植被生物量,提供了主要评估结果的估计精度和估计区间。结果显示:2009年,浙江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7 010.732×104t。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乔木林群落为29 096.269×104t...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20 0 2年 6月 1 2日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采到小鸦鹃Centropustouloubengalensis雄性亚成鸟标本 ,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参 6
关键词:
鸟纲 小鸦鹃 杭州 浙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佳佳 傅伟军 杜群 张国江 姜培坤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010年6—9月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和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CFI)数据,利用克里格插值法研究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为10.2~4 589.8 kg·hm-2,均值为1 627.1 kg·hm-2,森林凋落物平均碳密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系数为0.54,半变异函数基台效应(Nugget/Sill)为62.75%,变程为42.69 km,其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克里格插值显示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由内陆至东南沿海呈下降趋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学军 韩红 田荆祥 王仁东 周迎春
对浙江省临安市、开化县和庆元县3个产地速生杉木的纤维形态及基本密度的观测结果表明:胸高处由髓心向外,纤维长度随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基部到梢部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平均长度(L)产地不同而不同,L临安>L开化>L庆元;纤维的长宽比随年轮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速生杉木胸高部位基本密度ρ开化>ρ临安>ρ庆元。同一杉木不同高度上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基部和梢部较大,中部较小;自髓心向外,髓心较大,后逐渐变小(2~4年轮),此后(第6年轮后)逐步平稳增大。基本密度的差异也存在于不同产地的杉木之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霞 徐爱俊 方陆明 周克瑜
以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常见候鸟白鹭Egretta garzett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近5 a的监测数据,从统计学角度研究白鹭在浙江境内的分布特点和迁徙规律。结合K-means聚类分析,初步绘制了白鹭在浙江省内的2条迁徙路线,春季北上迁徙的路径:宁波鄞州—绍兴上虞—杭州余杭—湖州德清,宁波鄞州—海上,台州三门—海上;秋季南下迁徙路径:湖州德清—杭州余杭—绍兴上虞—宁波鄞州—台州三门。以德清监测站为例探索了环境因子对区域白鹭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气温级别的回归关系方程。总结得出白鹭在浙江省的迁徙时序、数量变化活动规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陈勤娟 王政懂
198 3年至 1 999年对浙江省鹭类营巢地进行了调查。发现鹭类营巢地 2 2处 ,其中浙江北部地区有 1 5处 ,占 68 1 8% ,浙江中部地区 6处 ,占 2 7 2 7% ,海岛 1处 ,占 4 55%。现存营巢地 1 2处 ,其中浙江北部地区 8处 ,占 66 67% ,浙江中部地区 3处 ,占 2 5 0 % ,舟山海岛 1处 ,占 8 33% ;废弃营巢地 1 0处。鹭类营巢地居住年限在 1~ 1 6a ,居住 5a以下的占 72 72 % ,6a以上较少。鹭类营巢地废弃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破坏、人为干扰和农药污染。鹭鸟群栖对林木生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图 2参 1 3
关键词:
鹭 营巢地 迁徙(动物) 浙江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曦
鹭科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种类之一 ,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为了保护和利用资源 ,本文对中国鹭科鸟类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中国鹭类有 9属 2 0种 ,可分为树巢类和芦巢类 2大生态类型。树巢型鹭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受栖息地结构、植物物种多样性、林木的水平和垂直层次复杂性的影响。而芦巢型则栖息地结构简单 ,类群落结构多样性也较低。中国鹭类的地理分布 ,除紫背苇为古北界种类 ,海南、黑冠 2种为东洋界种类外 ,其余种类为广布种 ,台湾有澳洲界种类斑鹭的记录 ,当属偶见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茂震 王广兴 刘安兴
基于1994,1999和200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全省3期森林生物量分别为1.496亿,1.615亿和2.244亿t。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产力在1994—1999年间为1.557t.hm-2a-1,在1999—2004年间为2.060t.hm-2a-1;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林分质量仍然较低,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适合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但在总体单位蓄积很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森林生物量被高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张超 余树全 沈露 彭冬琴 郑超超
利用2010—2011年在浙江省中部地区调查的517块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推算不同群落类型生物量,估算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建立碳密度模型。结果表明: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的生物量为99.30t·hm-2,现存总生物量16430.40万t,植被碳密度平均为49.59tC·hm-2,总碳储量为8205.59万tC;浙江中部地区公益林植被碳密度受林龄与林分密度的影响显著,基于林龄、林分密度两因子拟合了公益林植被碳密度预测模型Cb=aA+bD+c,为提高公益林固碳能力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公益林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浙江中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同辉 达良俊 宋永昌 杨永川 王良衍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的永久样方中应用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并对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收获法直接测定了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并采用标准木法间接测定了乔木层生物量,同时分析了该群落及其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群落优势种,它们与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共同构成了该群落的主要树种。群落生物量主要是由群落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的,主要集中在乔木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蕊 李飞 王媛 马丽娜 桑潮 王力 郭瑞英 赵学勇 尚占环
生物量碳密度是生态系统表征碳截存能力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为明晰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选取源区内3个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的退化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区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其碳密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地上生物量高于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生物量都低于天然草地和退化人工草地。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总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719.47、706.57和2 233.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