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0)
- 2023(16564)
- 2022(14227)
- 2021(13157)
- 2020(11027)
- 2019(25252)
- 2018(25247)
- 2017(47585)
- 2016(26126)
- 2015(29364)
- 2014(29487)
- 2013(28783)
- 2012(26534)
- 2011(23907)
- 2010(23923)
- 2009(22090)
- 2008(21565)
- 2007(19366)
- 2006(17079)
- 2005(14918)
- 学科
- 济(98281)
- 经济(98146)
- 管理(81439)
- 业(74927)
- 企(63883)
- 企业(63883)
- 方法(40620)
- 数学(34217)
- 数学方法(33835)
- 农(28449)
- 中国(28227)
- 财(27091)
- 地方(24984)
- 业经(24423)
- 制(23037)
- 学(22390)
- 技术(21686)
- 农业(18755)
- 理论(18151)
- 环境(16855)
- 银(16706)
- 银行(16656)
- 和(16646)
- 体(16380)
- 务(16374)
- 财务(16290)
- 财务管理(16258)
- 融(16093)
- 贸(16087)
- 金融(16085)
- 机构
- 大学(361374)
- 学院(361049)
- 管理(142657)
- 济(137869)
- 经济(134565)
- 理学(122532)
- 研究(121145)
- 理学院(121109)
- 管理学(119095)
- 管理学院(118419)
- 中国(90667)
- 京(77706)
- 科学(75930)
- 财(66771)
- 所(60519)
- 农(59390)
- 江(58926)
- 中心(55582)
- 研究所(54839)
- 业大(54732)
- 财经(51798)
- 范(48932)
- 师范(48418)
- 北京(48315)
- 经(46860)
- 农业(46216)
- 州(44995)
- 院(44789)
- 技术(40532)
- 省(40172)
- 基金
- 项目(248211)
- 科学(194988)
- 研究(184728)
- 基金(176962)
- 家(153744)
- 国家(152396)
- 科学基金(131122)
- 社会(114577)
- 社会科(108290)
- 社会科学(108263)
- 省(101191)
- 基金项目(94498)
- 教育(85149)
- 自然(84775)
- 划(83015)
- 自然科(82729)
- 自然科学(82706)
- 自然科学基金(81183)
- 编号(76159)
- 资助(71171)
- 成果(62728)
- 重点(55606)
- 创(54639)
- 部(53918)
- 课题(53916)
- 发(53187)
- 创新(50419)
- 制(47756)
- 科研(46651)
- 项目编号(46585)
- 期刊
- 济(158063)
- 经济(158063)
- 研究(107542)
- 中国(80857)
- 学报(57860)
- 管理(54912)
- 农(54407)
- 科学(52356)
- 财(51666)
- 教育(48771)
- 大学(43863)
- 学学(40763)
- 农业(37204)
- 技术(33592)
- 融(31741)
- 金融(31741)
- 业经(26752)
- 财经(24977)
- 经济研究(23280)
- 经(21271)
- 图书(20948)
- 问题(19866)
- 科技(19596)
- 业(19236)
- 理论(17241)
- 技术经济(17178)
- 版(17046)
- 现代(16259)
- 资源(15881)
- 实践(15812)
共检索到54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磊琦 应向伟 林志坚 赵志娟 吴巧玲
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在研究协同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浙江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概念;进而,在调查分析浙江省高新园区内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基础上,分析其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运行机制与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浙江省高新园区协同创新系统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新园区 体系 建设 运行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良 王耀德
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但当前的一般协同创新模式存在协同范围较窄、关键共性技术难突破、协同紧密度较低、运行机制不健全、体制壁垒等问题。为了弥补协同创新中的市场失灵,发挥政府作用,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和协同创新模式。文章以江西为例,在对协同创新体的内涵及其参与主体、特点和优势、运行机制等理论层面探讨的基础上,从组建条件和目标、运作模式、资金扶持方式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改革实践中的做法。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这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增
关键词:
协同创新体 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产学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吉先 虞江锋 单永刚 尹学松 陈东毅
搭建以终身学习资源云平台为核心、具有协同创新机制的省域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石。结合浙江省终身学习资源云服务体系建设实际,从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等四个层面分析了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了在云平台建设和终身学习资源分类、描述、编目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资源云 服务体系 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宇英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典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专业镇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体系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锡辉 施祖麟 柴永强 曾宪纲
浙江科技强省与"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把宁波和嘉兴建设成为浙江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能力评定标准和科技进步监测指标,对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界定标准进行了统计上的聚类与因子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提出确定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界定标准。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副中心 标准界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1,2,朱姝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有效手段,将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协同主体,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产学研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决策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同,金融机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意愿。据此,提出完善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曾立 张帆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攀
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信贷配给问题,但抵质押物的不足决定了其对政策性担保制度的高度依赖。目前农业信贷担保资源存在闲置与紧缺并存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对全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调研了浙江省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需求与供给,突破协同理论传统视角,系统分析了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浙农担")从部门、技术、数据、政策、流程五个维度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实现农业政策性担保杠杆效应的绩效及路径,为中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和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柏翔 丁永波 任春梅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构建过程中,创新的源泉可能来自不同的节点,在短链线性结构模式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应有步骤有计划地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云 赵伟峰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四个机制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能够保障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李星坛
新形势下,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7年多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已迈出坚实步伐,打造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求京津冀三地进一步释放协同创新合力。下一阶段,建议以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主线,着力发挥三地比较优势,更好发挥北京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津冀两地承接配套能力;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一体化的市场体系、资源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协同夯实人才基础,共同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贠兆恒 潘锡杨 夏保华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 企业 政府 运行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勇 张国云 王国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