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5)
2023(6584)
2022(5942)
2021(5415)
2020(4957)
2019(11694)
2018(11668)
2017(22216)
2016(12741)
2015(14854)
2014(15040)
2013(15042)
2012(14541)
2011(13040)
2010(13217)
2009(12432)
2008(12568)
2007(11468)
2006(9838)
2005(8789)
作者
(38901)
(32704)
(32551)
(31299)
(21047)
(15825)
(14991)
(12898)
(12521)
(11820)
(11261)
(11046)
(10543)
(10462)
(10394)
(10380)
(10301)
(9661)
(9633)
(9515)
(8366)
(8249)
(8033)
(7560)
(7462)
(7441)
(7403)
(7294)
(6773)
(6748)
学科
(54679)
经济(54632)
(31545)
管理(31064)
方法(25978)
数学(23438)
数学方法(23213)
(23086)
企业(23086)
(17334)
地方(16159)
中国(13677)
(12757)
(12152)
农业(11578)
业经(10398)
(10017)
贸易(10010)
(9686)
(9619)
理论(8506)
环境(8175)
(8053)
地方经济(7934)
(7575)
银行(7550)
(7486)
金融(7484)
(7350)
财务(7337)
机构
学院(184151)
大学(183075)
(73543)
经济(71766)
管理(67979)
研究(64719)
理学(58270)
理学院(57501)
管理学(56384)
管理学院(56023)
中国(48170)
科学(42593)
(39256)
(38567)
(34845)
(34149)
(32662)
研究所(31950)
业大(31312)
中心(31198)
农业(30569)
财经(25787)
(25554)
师范(25263)
(23870)
(23809)
北京(23799)
(23116)
(22773)
经济学(22288)
基金
项目(122881)
科学(94586)
研究(88618)
基金(85470)
(74942)
国家(74265)
科学基金(62171)
社会(53245)
(52987)
社会科(50225)
社会科学(50199)
基金项目(46230)
(42462)
教育(41560)
自然(40965)
自然科(39932)
自然科学(39917)
自然科学基金(39147)
编号(37245)
资助(35420)
成果(30234)
重点(28590)
(27919)
(27067)
课题(26735)
(25185)
科研(23920)
计划(23701)
创新(23581)
大学(22417)
期刊
(82132)
经济(82132)
研究(50564)
中国(38903)
(34605)
学报(32512)
科学(28149)
(25552)
大学(23465)
农业(23375)
学学(22051)
管理(21996)
教育(21401)
技术(16963)
(16343)
金融(16343)
业经(14267)
(13133)
财经(12367)
经济研究(12117)
问题(11390)
资源(10861)
(10575)
(9857)
技术经济(9577)
统计(9254)
图书(9129)
理论(8652)
(8625)
商业(8594)
共检索到27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兴启  
浙江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但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创新源头不足,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要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营造和谐的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人才的社会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鲁兴启  
高层次人才作为战略性的稀缺资源,供不应求,始终处于竞争的焦点,高层次人才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人才资本。浙江作为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高层次人才聚集所要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培养、吸引和使用,并进行适应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环境的建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伟  范惠明  
本文基于浙粤苏鄂四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现实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政策良性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波  
以上海浦东新区高层次人才聚集为切入口,阐述了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基本经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的引才战略转变、培育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努力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公共服务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等四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浦东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人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运红  吴晓莉  彭洁  赵伟  吴家喜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较为滞后,尚不能满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的需求。本文在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内部分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必文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和贡献率不高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抽样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数量、结构、贡献率、素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激励及评价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加强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等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光辉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高层次人才。人才宏观管理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本文以湖北省高层次人才的宏观管理为例,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高层次人才宏观管理的环境、培养、引进、创业等制度创新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小岩  
文章针对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评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及特点,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分析模型,选取山西某三甲医院进行了实例研究,以期完善医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翔  
知识经济社会,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层次人才流失,大而言之,影响宁波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小而言之,会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笔者通过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动因调研分析,分别从政府和用人单位角度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提出了应对之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高层次人才的挽留与稳定是大学的一项核心工作。大学不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高层次人才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更应该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绩效薪酬体系,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动态福利体系,营造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形成全方位挽留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娄伟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的构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激励理论出发,探讨相关政策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凌利峰  吴婷婷  
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设步伐是推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转向中高端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使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利用实际调研数据,从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支持供给出发,分析了当前金融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和现存问题,并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银行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市场中坚力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可为东部沿海省份乃至全国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凌利峰  吴婷婷  
加快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设步伐是推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转向中高端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使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利用实际调研数据,从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支持供给出发,分析了当前金融服务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和现存问题,并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银行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市场中坚力量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可为东部沿海省份乃至全国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跃  李国栋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天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天津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引进总量偏低、层次结构不合理、轻视人才培养等问题,可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内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打造"优势学科+年薪制"的引才平台,建立人才信息搜集团队,制定科学的引进规划,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