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2)
2023(10735)
2022(9513)
2021(8787)
2020(7275)
2019(16951)
2018(16732)
2017(31780)
2016(17666)
2015(19783)
2014(19802)
2013(19622)
2012(18065)
2011(16090)
2010(15737)
2009(14179)
2008(13528)
2007(11462)
2006(9867)
2005(8322)
作者
(51333)
(42358)
(41933)
(40121)
(27226)
(20491)
(19056)
(16789)
(16290)
(15131)
(14894)
(14227)
(13431)
(13334)
(13119)
(12885)
(12738)
(12556)
(12237)
(12209)
(10651)
(10349)
(10157)
(9692)
(9494)
(9410)
(9376)
(9363)
(8516)
(8383)
学科
(68848)
经济(68778)
管理(49380)
(46537)
(37977)
企业(37977)
方法(32584)
数学(28389)
数学方法(28075)
(19555)
地方(18569)
中国(17125)
(16474)
(16116)
业经(15642)
农业(13489)
环境(11690)
(11389)
贸易(11381)
(11235)
理论(11218)
(10981)
技术(10844)
(10544)
财务(10483)
财务管理(10467)
(10369)
企业财务(9951)
(9729)
教育(9521)
机构
大学(243852)
学院(242757)
管理(100766)
(90857)
经济(88712)
理学(88252)
理学院(87264)
管理学(85769)
管理学院(85351)
研究(80770)
中国(57395)
科学(53621)
(52298)
(41044)
(40582)
业大(40275)
(39459)
(38722)
研究所(37614)
中心(36653)
(33247)
师范(32928)
财经(32303)
北京(32111)
农业(32080)
(30485)
(29346)
(28931)
师范大学(26817)
(26406)
基金
项目(178035)
科学(139197)
研究(129216)
基金(127512)
(111647)
国家(110731)
科学基金(95015)
社会(78976)
社会科(74702)
社会科学(74680)
(72431)
基金项目(69257)
自然(63755)
自然科(62174)
自然科学(62160)
自然科学基金(60990)
(59293)
教育(58569)
编号(53315)
资助(52066)
成果(41960)
重点(39717)
(38213)
(38060)
课题(36631)
(36545)
科研(34288)
创新(34050)
计划(32383)
项目编号(32306)
期刊
(96868)
经济(96868)
研究(68454)
中国(43831)
学报(40702)
科学(37561)
(36086)
管理(34819)
大学(30356)
学学(28513)
教育(28206)
(27830)
农业(25490)
技术(21138)
业经(17027)
(16797)
金融(16797)
图书(14305)
财经(14276)
经济研究(14265)
科技(13204)
资源(13012)
(12751)
理论(12472)
问题(12378)
林业(12325)
(11899)
实践(11784)
(11784)
技术经济(11640)
共检索到342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陈家明  曾文胜  高智慧  陈奕良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显春  杨祖达  吴虹  彭爱国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宾  张茂震  丁丽霞  于晓辉  
【目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指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目的在于建立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数量化理论模型。【方法】提出1个新的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以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为立地评价指标,以浙江省1994-2009年国家森林资源清查(NFI)数据为基础,从NFI复位样木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52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优势木最大胸径生长率;结合易于获取的纬度、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立地因子,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模型统计检验值为14.723,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606,达极显著水平,模型效果较理想。基于NFI的最大胸径生长率是立地质量评价的合适指标;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坡度、纬度、海拔等立地因子对最大胸径生长率贡献依次减弱。【结论】基于NFI和数量化理论Ⅰ的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总体指标合理,克服了传统立地质量评价对年龄的依赖,能有效利用NFI历史数据,适用于同龄林和异龄林;构建以最大胸径生长率为指标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能对研究区立地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生产力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无林地的生产潜力进行预测。图3表6参2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要妹  凌远云  庄尔奇  
数量化地位指数表是评价森林立地质量、预测林地生产力的一种森林经营数表,在立地分类和评价、造林规划设计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和数量化理论Ⅰ模型编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王伟雄  高智慧  陈家明  蔡富春  
根据浙江省21个县(市)290块样地的优势解析木和平均解析木数据,以修正的Richards函数为数学模型,用Marquardt迭代法求出优势高、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生长曲线的拟合方程,从而编制出多形地位指数表和多形林分生长过程表。拟合方程中引入一系列形状系数(B1、B2等),因此对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条件下具有不同线形的马尾松生长曲线,有较好拟合效果。无论在全省或Ⅰ、Ⅱ、Ⅲ类产区(每区含样地90~100块),模拟精度都很高,其中复相关系数达0.99以上,剩余标准差为0.1~0.3。另据Reineke(1993)关于完满立木度同龄纯林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理论,用函数N=C0+C1/(C2+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浦瑞良  杨金中  刘毓起   万志洲  李明干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混合模型,在彩红外片上判读立地因子,并实测马尾松优势木高,编成紫金山彩红外片马尾松数量化立地指数表。该表经验证,精度较高,预测可靠,可应用于生产实际。立地因子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厚度、坡向和坡位可作为紫金山林区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黄国洋  吕晓平  赵品龙  
利用微细管局部点滴方法测定了溴氰菊酯和敌百虫对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在浙江省一些地区已经产生了抗性。建议停止使用敌百虫,溴氰菊酯则应减少使用。最后提出了马尾松毛虫抗性测定的标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   陈立新   段文标   沈海龙   于颖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立地类型划分,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分立地类型等级,对立地评价结果的预测值与调查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合适的函数进行优势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拟合;运用冗余分析探究林分密度及土壤化学指标中影响立木生长的主导因子,绘制散点图分析主导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数量关系特征。【结果】1)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共划分了30个立地类型,其中海拔为600~700 m、阴坡、斜坡、厚有机质层和中腐殖质层的立地组合最优,各立地类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758,P值均在0.001水平显著。2)系统聚类法将立地类型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时,Ⅰ~Ⅴ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依次为13.3%、43.3%、20%、20%、3.33%;3)Richards函数对60年生红松人工林优势木拟合效果最优,RSS、RMSE和R~2依次为21.566、0.202和0.886,P值在0.001水平显著,其优势木树高与胸径间的关系为H=24.569 (1-e~(-0.162D))~(5.199);4)株数密度对本研究区域的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最显著(解释比例达54.3%,F=89.2,P=0.002),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最大林分蓄积量约为550 m~3/hm~2。【结论】总体来说,在海拔较低、坡向偏向阴坡、坡度较缓、有机质层及腐殖质层较厚的红松人工林区域的立地质量较高,株数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性状影响最大,并遵循“最终收获量一定法则”,建议适当施肥或调控林分密度进行科学经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郭仁鉴  赵斌  
马尾松天然林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长模型 ,并结合森林经营实际确定采伐年龄。结果表明 ,用Richards一般式能有效地表达马尾松天然林的生长规律 ,其生长模型为 :林分平均树高H =5 3 0 94798( 1 -e- 0 0 0 6 1 86A) 0 787890 ;林分平均胸径D=5 7 665 30 4 ( 1 -e- 0 0 1 7344A) 0 85781 5;林分平均单株材积V=0 6882 71 ( 1 -e- 0 0 2 6 333A) 0 60 4 964。马尾松天然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43a ,采用净现值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  陈立新  段文标  王浩宇  曲美学  王亚飞  沈海龙  赵淑苹  韩东荟  于颖颖  
【目的】以长白山地区的89块红松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探究因子分析法在立地质量评价中运用的可行性,为立地质量评价探索一种更高效、可靠的方法;同时获得最适宜红松人工林生长的立地特征,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各立地指标,利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判断各指标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随后,将数据标准化,运用因子分析提取累积贡献率达到80%的各公因子,以各公因子权重和得分构建综合评价函数,计算出立地质量评价得分。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对所有立地指标进行分级,分级结果得出最适合红松人工林生长的立地特征,最后以树高、胸径与立地质量得分的决定系数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1)立地指标的KMO值为0.696、Bartlett值为0.001,检验结果均满足因子分析要求。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中前5个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0.836%,因子旋转后的特征值依次为1.934、1.853、1.516、1.415、1.366均大于1;2)因子旋转后的5个公因子权重依次为0.239、0.229、0.188、0.175、0.169,依据系统聚类将其立地质量得分划分为8个等级,各样地的得分越高,其划分的等级越高;3)立地质量评价得分与红松人工林的林分高、胸径的拟合精度均较高,均达到了显著相关(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尔奇  凌远云  叶要妹  
以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表为基础,根据营林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编制出马尾松人工经营模型,与人工林多形曲线指数表、立地得分表、林分生长过程表共同构成生长经营模型。可用于预测和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信谱  高万彬  庄尔奇  刘强  
在充分了解湖北省马尾松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适用技术和相应措施,即选用优良种源、适宜的立地条件、正确的栽培技术,适时抚育和密度管理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庄尔奇  丁贵杰  周政贤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选用Weibul分布,采用参数预估法建立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模型;选用修正的Richards函数,采用非线性二乘的Marguardt迭代法拟合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树高曲线方程。经检验,两模型精度较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吉兴  杨雄鹰  
在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的主要引种区,设立112个标准地进行调查,并采集土样作理化性状分析。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作数据处理,编制I-63杨、I-69杨和I-72杨3个无性系的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根据土壤有效层厚度、含盐量、全氦量3个主导立地因子的分级组合,划分出27个立地类型,并对每一立地类型质量作数量化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华  杨茂瑞  刘永敏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