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1)
- 2023(2306)
- 2022(2020)
- 2021(1899)
- 2020(1603)
- 2019(3927)
- 2018(3734)
- 2017(6980)
- 2016(3948)
- 2015(4429)
- 2014(4252)
- 2013(4291)
- 2012(4246)
- 2011(3727)
- 2010(3639)
- 2009(3302)
- 2008(3191)
- 2007(2772)
- 2006(2496)
- 2005(2136)
- 学科
- 济(16798)
- 经济(16777)
- 地方(10242)
- 农(9085)
- 业(8441)
- 管理(6689)
- 农业(6622)
- 人口(6092)
- 中国(6074)
- 方法(4949)
- 地方经济(4657)
- 数学(4501)
- 数学方法(4468)
- 企(3760)
- 企业(3760)
- 业经(3622)
- 学(3620)
- 环境(3240)
- 制(3188)
- 问题(2656)
- 资源(2620)
- 土地(2570)
- 农业经济(2473)
- 财(2406)
- 度(2192)
- 制度(2190)
- 国人(2106)
- 发(2074)
- 中国人(2046)
- 事业(2042)
- 机构
- 学院(51840)
- 大学(51444)
- 研究(21587)
- 济(20828)
- 经济(20347)
- 管理(19500)
- 理学(16743)
- 理学院(16450)
- 管理学(16164)
- 管理学院(16054)
- 中国(15070)
- 江(14596)
- 科学(13754)
- 农(13267)
- 所(11538)
- 京(11204)
- 省(11184)
- 中心(11022)
- 研究所(10546)
- 农业(10119)
- 业大(9846)
- 范(9162)
- 师范(9076)
- 财(8317)
- 州(7859)
- 师范大学(7378)
- 院(7322)
- 农业大学(6871)
- 发(6748)
- 财经(6525)
共检索到8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爱光,郑学毅,张万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浙江省人口迁移流动十分活跃。在迁移流动行列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迁移人群——外省婚迁女性,数量很大。她们给浙江省人口的婚姻、生育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影响。 一、迁入浙江女性人群的现状与特点 外省籍女性迁入浙江的婚姻迁移,是指外省女性以婚嫁方式、以在浙江农村择偶落户为目的而进行的迁移。改革开放以前,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史清华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三村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农户家庭人口分龄分布呈 现出典型的“M”型,家庭主要成员的年龄与经济收入的关系也呈“M”型分布。随着时间的 推移,家庭成员的受教育年限显著增加,且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与家庭收入的增长呈正相关 关系。随着时代变迁,家庭成年人口的平均初婚(嫁)年龄呈起伏波动的趋势,而平均婚 (嫁)距离则呈一典型的“U”型分布。家庭主要成员对子女生育数量有明确期望的比率高 达90%以上。在子女数量期望上,两孩率高达70%,并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在性别 期望上,男孩期望率显著高于女孩。家庭成员受教育年限与数量期望关系不明显,而与性 别期望关系则非常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常先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状况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不同婚姻状态的人数和比例。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生育率抽样调查的资料,将浙江省人口婚姻状况初析于下。 (一)未婚人口状况 1982年我省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29.42%,男性未婚人口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34.62%,女性未婚人口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23.81%。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庆石
根据人口生命表的原理,建立反映人口婚姻转移过程的表,在人口统计学中,叫婚姻表。一它是根据一个假定的同时出生的人口群体(通常为100000人),以及人口分年龄的初婚概率,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口婚姻转移模型,在人口婚姻分析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作用。婚姻表有两种:一种是婚姻粗表,一种是婚姻净表。粗表只考虑结婚一个因素,不考虑“死亡”因素,即假定这个人口总体无死亡。净表则既考虑“结婚”,也考虑“死亡”,即把结婚和死亡两个因素作为人口总体减少的仅有的两种现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关键词:
女博士 婚姻 生育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叶明德,谢雷光,李旭日
本文对浙江省已婚育龄妇女和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调查进行了分析,认为浙江省育龄妇女的期望孩子数仍高于政策要求的水平,这与以往相比没有重大变化;但群众还是接受了现行生育政策,并按政策要求进行了生育。本文根据未婚青年生育意愿进步的情况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估计未来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政策将更加接近。但因工作松懈或政策不当,引起生育率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文还系统分析了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使群众意愿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相统一,在生育政策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笑秋
文章对寇尔生育指数进行了旨在消除年龄结构影响的改进,将改进的寇尔生育指数应用于1982~2006年女性婚姻结构对生育水平影响的分析中。结果表明,与原寇尔生育指数相比,改进的寇尔生育指数在计算时,需要更多数据,计算方法相对复杂,使其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但改进的寇尔生育指数因消除了年龄结构的影响,其分析结果更客观准确。因此,在使用寇尔生育指数分析中国人口数据时,因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显著和迅速变动,应该而且必须对其进行改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邵宁
世界人口不仅存在年龄、性别分布,而且也存在婚姻状况分布。人口的婚姻状况可以分为四类:未婚、已婚(包括同居或称自由结合)、丧偶和离婚(包括分居)。研究50岁以前的人口婚姻状况,特别是未婚男女的婚姻状况很重要,因为在每年结婚人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瑞君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求向非农转移。所谓非农转移是指从种植业到非种植业的一种职业构成变动。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这种转移,但从转移人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志蕙
为了深入地研究陕西省人口、婚姻、生育状况及今后人口发展趋势,我们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同志一起,在1979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1978年陕西省十分之一人群的人口构成,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能力及生育状况;按不同生育水平予测了陕西省今后百年的人口发展趋势;编制了1978年全省男、女简略寿命表。本文着重从陕西省育龄妇女婚姻和生育状况方面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一步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晨,周育仲
自七十年代初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国家提倡青年实行晚婚。晚婚年龄各地一般规定,农村女23周岁、男25周岁,城市女25周岁、男27周岁。1981年开始实行新《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由原来规定的女18周岁、男20周岁提高到女20周岁、男22周岁。这比实际提倡的晚婚年龄提前了。新婚姻法还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尽管如此,1981年内,不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银娥 邢乃千 何雅菲
文章利用核密度函数和Logistic模型,对婚姻与女性贫困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女性群体中,中低收入女性占较大比重,在婚有利于就业女性反贫困;教育对女性反贫效应显著,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在婚与贫困的交互效应呈现出递减趋势。因此,缓解女性贫困必须围绕影响女性婚姻的因素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女性贫困 婚姻 性别平等 人力资本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禹静 刘靖 邢春冰
本文运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城镇地区男性收入差距对女性婚嫁行为的影响。我们先通过一个搜寻模型从理论上讨论了前者对后者产生影响的机制;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男性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女性越愿意增加其在婚姻市场中的搜寻时间,具体表现为女性更倾向于暂时选择单身,推迟结婚年龄。本文的结果还表明,女性的婚姻选择对中等收入以上的男性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加敏感;大城市中的男性收入差距对女性婚姻选择的影响要高于中小城市。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婚姻选择 搜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艾尼瓦尔·聂机木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这5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