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2)
- 2023(12278)
- 2022(9853)
- 2021(8799)
- 2020(7216)
- 2019(16307)
- 2018(16362)
- 2017(30475)
- 2016(17274)
- 2015(19559)
- 2014(19956)
- 2013(19124)
- 2012(17827)
- 2011(15957)
- 2010(16431)
- 2009(15241)
- 2008(15348)
- 2007(13949)
- 2006(12762)
- 2005(11809)
- 学科
- 济(68811)
- 经济(68704)
- 管理(50166)
- 业(46205)
- 企(35452)
- 企业(35452)
- 农(23786)
- 中国(23410)
- 方法(21540)
- 地方(20945)
- 财(19106)
- 制(18652)
- 业经(17904)
- 数学(17723)
- 数学方法(17482)
- 农业(16393)
- 学(16135)
- 体(13078)
- 环境(12349)
- 银(11748)
- 银行(11720)
- 理论(11497)
- 融(11316)
- 金融(11311)
- 行(11181)
- 务(10875)
- 财务(10838)
- 财务管理(10799)
- 发(10408)
- 企业财务(10228)
- 机构
- 学院(247605)
- 大学(245924)
- 济(95846)
- 经济(93335)
- 研究(88852)
- 管理(87566)
- 理学(73753)
- 理学院(72724)
- 管理学(71240)
- 管理学院(70776)
- 中国(66924)
- 科学(56010)
- 京(53369)
- 财(48604)
- 江(46208)
- 所(45992)
- 农(44578)
- 研究所(41377)
- 中心(40832)
- 财经(36936)
- 业大(36882)
- 范(36179)
- 师范(35795)
- 农业(34441)
- 州(33387)
- 经(33164)
- 省(32753)
- 院(32635)
- 北京(32470)
- 经济学(29690)
- 基金
- 项目(162493)
- 科学(128118)
- 研究(119942)
- 基金(116049)
- 家(101581)
- 国家(100694)
- 科学基金(85845)
- 社会(75980)
- 社会科(71651)
- 社会科学(71631)
- 省(67208)
- 基金项目(61804)
- 教育(54939)
- 自然(54687)
- 划(54645)
- 自然科(53290)
- 自然科学(53273)
- 自然科学基金(52268)
- 编号(49021)
- 资助(45414)
- 成果(41010)
- 重点(37934)
- 发(36498)
- 课题(36000)
- 部(35083)
- 制(33580)
- 创(33021)
- 国家社会(31090)
- 创新(31078)
- 性(30776)
共检索到390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舜赞 刘盛和 杜红亮 陆翔兴
通过对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绍兴县是一个半城市化的典型区,并分析了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前景。文章指出,半城市化的行政区不能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市,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对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以及城市规划体制、土地规划体制等制度的不断制度创新是半城市化地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伟祥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原则,主动适应市场,及时调整专业,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逐步实现了以专业为龙头,带动学校各方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学校一贯重视学生实践教学,强化技能操作,在培养学生中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并建立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对口实习,锻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焕明
浙东绍兴,人杰地灵。似乎不用去细数这个地方的种种名胜,也不必回忆这里的文化名人,单是"绍兴"二字,都足以让人神往那里的山山水水。这里,勤劳的人们耕耘着每一寸土地,并且在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念。2004年,绍兴县提出的"节约集约用地九法"获得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赞扬,并通过国务院《政务情况交流》向全国进行推介。"九法",一时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标杆之一。而今,一个全新的理念再次在这里响起。绍兴人说:我们要"亩产论英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微琳 张京祥 陈浩
强镇扩权的兴起是分权制度变迁和现实发展诉求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权体系下小城镇的不利地位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互为矛盾存在,表现为扩权的必要性;地方政府间权力的逐级下放和经济强镇的出现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表现为扩权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强镇扩权将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县强镇扩权实践的研究,认为强镇扩权对小城镇发展环境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变;可以提高政府独立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和活力;可以增加城镇发展建设资金,促进城镇硬件环境建设。但是,强镇扩权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县域一体化发展;在一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战明华 吴其苗 俞来友
本文选用21 户样本的调查资料,利用不同形式的生产函数分析了绍兴县种粮大户投入产出结构和利用确定性边界生产函数分析了这些农户的技术效率。并由此给出了进一步增加产出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依托行业,联系企业融合办学,校企双方以资源整合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紧密型基地建设为重点,在建构"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整体融合的新模式过程中,逐步形成"车间建在学校,课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华 杨伟卿 蒋国强
我们总是说,土地整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都相信,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已经取得的土地整理成果,对这些论断作出了有力的证明。但是,我们很多地区,土地整理开展得并不积极,甚至至今没有开展起来。据调查,关键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土地整理是要花钱的,而且要花很大一笔钱。如果从业者大量投入之后,回报寥寥,入不敷出,即使天大的好事,大家也只会跟着夸一夸,赞一赞,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谁做?来自浙江省绍兴县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经验。该县把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整理各个环节,实现了政府、企业、集体、农民所有参与者的多赢,使土地整理成为一件利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文华
浙江省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富阳、义乌、永康、上虞市和绍兴县为例俞文华土地征用是配合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低价地将农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的强有力措施之一。改革以来,浙江省凭其独特的以商兴市带动第二、三次产业发展的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凝玉 张哲 黄震方
文章借鉴传播学"知识沟"假设,结合数据时代"知识沟"所具有的新特性,映射出在旅游地景观传播中也客观存在"知识沟"现象。依据"知识沟"的理论基础,将"知识沟"分解为知识信息获得差异、信息选择后接受与记忆差异两种形式,构建旅游地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及其成因的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旅游动机、景观属性、传播方式对知识信息获得差异和信息选择后接受与记忆差异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客认知则对前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对后者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景观传播中"知识沟"及其成因的分析,可为更好地诠释旅游地
关键词:
知识沟 景观传播 关系模型 大香林景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小曼
随着城镇化以及农村改革的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总结浙江省绍兴县试点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精细化、产权股份化、交易市场化、发展持续化的深化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小碧
产业转移是优化纺织产业区域布局,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科学判断、合理选择产业转移的条件与时机是其重要前提。文章在总结一百多年来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历史经验及启示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构建产业转移成熟度理论分析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和实证地分析了基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我国纺织经济体系建设和优化的阶段性特点、任务和路径。分析表明,纺织经济经历了维生、起飞、多元化整合、高附加值化和创意整合五个发展阶段,从而决定了纺织经济需要经历自给自足型、本地型、扩张型、价值型及创新型五种经济形态的顺次递演。当前,我国纺织经济迫切需要由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而实现纺织工业大国向纺织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文兵
本文以浙江为对象在对相关城乡人口转移理论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状特征及转移的动因机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人口在空间居住的转移与人口的跨部门转移存在着严重背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的发展仍将是城市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促进因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并未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一些特殊性的制度约束与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削弱了城市化进程的经济效率,并对建立一个城乡和谐的社会起到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迁移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雨尧 娄钰华 陈国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世成 王毕平 骆玲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炎
云南的经济发展、比较利益的存在和政府的自觉引导,构成了云南城市化的动力体系。但是,这一动力体系机制还不完善,表现为工业发展作为“第一推动力”的质和量的统一、“推力”与“拉力”的一致、“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妥善的解决。由此形成了云南城市化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推进云南的城市化,在动力机制建构上,必须要有创新的目标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