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4)
2023(13063)
2022(10475)
2021(9438)
2020(7682)
2019(17507)
2018(17014)
2017(31925)
2016(17340)
2015(19206)
2014(19190)
2013(19178)
2012(18006)
2011(16036)
2010(16506)
2009(15457)
2008(15601)
2007(14113)
2006(12912)
2005(12045)
作者
(51471)
(42866)
(42773)
(40026)
(27642)
(20690)
(19305)
(16737)
(16508)
(15615)
(14706)
(14607)
(13973)
(13894)
(13469)
(13059)
(12669)
(12621)
(12541)
(12260)
(10920)
(10790)
(10526)
(10029)
(9781)
(9687)
(9621)
(9598)
(8717)
(8547)
学科
(85926)
经济(85823)
(77490)
(69001)
企业(69001)
管理(62883)
业经(30284)
方法(29084)
(28933)
地方(25536)
中国(24520)
(24271)
农业(21218)
数学(20823)
数学方法(20603)
技术(18169)
(17803)
财务(17766)
财务管理(17744)
企业财务(16795)
(16625)
(16038)
理论(14800)
(14433)
(14078)
(13668)
环境(13563)
地方经济(12909)
(12901)
(12816)
机构
学院(255289)
大学(247287)
(107896)
经济(105686)
管理(100743)
研究(88664)
理学(85053)
理学院(84094)
管理学(83024)
管理学院(82530)
中国(69528)
(53646)
科学(53329)
(49958)
(46309)
(45719)
(45353)
研究所(40559)
中心(40504)
财经(38159)
业大(36918)
农业(35865)
(34375)
(33925)
(33900)
北京(33679)
师范(33591)
(32267)
(31640)
经济学(30839)
基金
项目(162256)
科学(129329)
研究(122599)
基金(114927)
(98851)
国家(97831)
科学基金(85365)
社会(78719)
社会科(74562)
社会科学(74539)
(69449)
基金项目(60828)
教育(54544)
(54505)
自然(53227)
自然科(51923)
自然科学(51910)
自然科学基金(50985)
编号(49839)
资助(45444)
(41393)
成果(39014)
重点(36791)
(36784)
(36660)
课题(35836)
(34697)
发展(33818)
创新(33517)
(33254)
期刊
(136175)
经济(136175)
研究(78002)
中国(58951)
(43874)
管理(43262)
(41018)
科学(34959)
学报(34015)
农业(30484)
教育(28720)
大学(26427)
技术(26401)
业经(25846)
(25381)
金融(25381)
学学(24931)
经济研究(19874)
财经(18694)
(18439)
问题(17103)
(16263)
技术经济(15626)
资源(13785)
现代(13529)
商业(13161)
世界(12518)
(12440)
科技(12426)
经济管理(12170)
共检索到408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聪  张宁  西爱琴  任锦芳  
在现代畜牧业基本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从生产养殖、经营管理、保护与防疫、科技教育以及效益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几个国家、国内几个地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浙江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方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慧  熊学振  王明利  
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发展、产业产出、科技进步、物质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五个维度遴选出21个二级指标构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Critic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究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21.92%,年均提高了2.23个百分点,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其中绿色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科技进步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整体得分较低。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呈现“两区两带”分布格局。科研投入强度、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劳动生产率、饲料粮保障能力和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匹配度是影响当前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慧  熊学振  王明利  
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发展、产业产出、科技进步、物质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五个维度遴选出21个二级指标构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Critic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测度中国31个省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究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21.92%,年均提高了2.23个百分点,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其中绿色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科技进步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整体得分较低。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呈现“两区两带”分布格局。科研投入强度、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劳动生产率、饲料粮保障能力和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匹配度是影响当前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泓钢  郑家喜  陈池波  卫增  
[目的]补短板、强弱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方法]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系统阐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上游(良种繁育、饲料生产)、中游(医疗服务、养殖体系)、下游(物流运输、畜禽产品加工)、资源化利用(氮养分贡献率、磷养分贡献率、钾养分贡献率)4个维度26个指标的畜牧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至2019年湖北省各市(州、区)数据分析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同时测度了产业链视角下两两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湖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化特征,各产业间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中游—下游”系统间协调度最低,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各市(州、区)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结论]应重点建全湖北省畜牧业产业链,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向上游的育种、饲料延伸,向下游的加工后延,同时结合种养环节,构建生产、加工、环保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学振  熊慧  马晓萍  孙雨萌  杨春  
[目的]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秩序、保民生的现实需要,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开展测度分析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方法]本文依据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构建涵盖绿色循环发展、供给提质增效、经营管理优化3个维度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9年全国及31省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9.20%,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空间上呈现自西向东发展水平依次提高的格局;全国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总体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内差距扩大态势明显、东部与西部两地区间差距最大,地区内差距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单极化趋向逐步凸显,从长期看三大区域均存在发展差距扩大的倾向,但呈现中东部趋向多极化、西部趋向单极化的变化态势。[结论]发展畜牧业应当坚持生产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因地制宜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型体系,积极发挥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探索种养结合、草牧一体的现代畜牧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国刚  杨春  王明利  
对产业发展水平和地域分异特征的把握是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做出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科学依据。构建现代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畜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地域分异特征及类型区。结果表明: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畜牧产业地域分工逐步显现,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物质装备水平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少,饲料工业和种畜禽业支撑能力弱,科技人员配备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短板;中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六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应根据"区情、畜情"从不同的侧重点制定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提升养殖场标准化水平;引导建立多渠道、多主体的科技推广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组织化程度;科学确定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指导各地畜牧业合理适度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卫欣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畜禽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构建适合山东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循环发展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弦  刘志颐  
中国畜牧业发展经历了从供给不足到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已从家庭副业演变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已由过去单纯受到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条件、市场和疫病风险等多因素的约束。现代畜牧业发展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动物疫病防疫和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已成为中国当前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杨晓伟  
采用嫁接的层次分析法-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AHP-DEMATEL)对浙江省的“双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并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浙江省整体的“双创”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并且浙江省内各地区的“双创”发展水平呈上升之势。其中,杭州的“双创”综合指数最高,宁波的“双创”综合指数居全省第2位,而舟山的“双创”综合指数最低;浙江大湾区内的“双创”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浙江大湾区外的平均水平。(2)信贷规模、工资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等因素均有利于浙江省“双创”发展水平的提高。相较而言,信贷规模和互联网发展水平更加有利于浙江大湾区内的“双创”发展,工资水平和道路基础设施则更有利于浙江大湾区外的“双创”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浩  郭利京  
以利润最大化形成的畜禽养殖数量与环境承载能力经常存在着偏差。耕地是畜禽粪便主要承载、消纳场所,而一定时间内单位耕地面积对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吸收、消纳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某地区特定时间内环境所能承载的畜禽养殖量,超过这一数量将会增加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本文根据土壤表观养分平衡理论(SSNB),提出采用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和警报值作为判断某地区畜禽养殖与环境是否相适应的指标,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了2009年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和耕地畜禽粪便猪粪当量和警报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汤洋  李翠霞  
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做法的解读与经验借鉴,提出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杰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已基本形成"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澳大利亚、丹麦、美国、日本等国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这4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畜牧业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玮  
本文分析了畜牧业在湖北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大而不强的基本特征;从畜禽品种改良、畜产品深加工、打造品牌、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环保检疫制度建设诸方面,提出了湖北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