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7)
- 2023(4156)
- 2022(3413)
- 2021(3148)
- 2020(2615)
- 2019(6178)
- 2018(6093)
- 2017(11352)
- 2016(6366)
- 2015(7217)
- 2014(7160)
- 2013(6981)
- 2012(6587)
- 2011(5765)
- 2010(5807)
- 2009(5142)
- 2008(5088)
- 2007(4605)
- 2006(4133)
- 2005(3331)
- 学科
- 济(26969)
- 经济(26942)
- 地方(13975)
- 管理(13775)
- 业(12754)
- 农(11568)
- 中国(9708)
- 农业(8063)
- 企(7858)
- 企业(7858)
- 方法(7727)
- 数学(6813)
- 数学方法(6791)
- 业经(6329)
- 财(6185)
- 地方经济(5798)
- 发(5771)
- 环境(5168)
- 学(4682)
- 制(4516)
- 发展(4507)
- 展(4502)
- 农业经济(3711)
- 资源(3688)
- 融(3604)
- 金融(3603)
- 和(3550)
- 城市(3457)
- 教育(3449)
- 土地(3398)
- 机构
- 学院(78985)
- 大学(76672)
- 济(31522)
- 经济(30695)
- 研究(30584)
- 管理(28469)
- 理学(23717)
- 理学院(23372)
- 管理学(22993)
- 管理学院(22834)
- 中国(22494)
- 江(19300)
- 科学(18527)
- 京(16605)
- 农(16133)
- 所(15139)
- 财(15128)
- 中心(15046)
- 省(14223)
- 研究所(13570)
- 范(13015)
- 师范(12886)
- 业大(12445)
- 农业(12195)
- 州(11578)
- 院(11514)
- 财经(11013)
- 师范大学(10281)
- 经(9989)
- 北京(9418)
- 基金
- 项目(55071)
- 研究(43744)
- 科学(43333)
- 基金(37452)
- 家(31864)
- 国家(31518)
- 社会(27635)
- 科学基金(27179)
- 省(26556)
- 社会科(25877)
- 社会科学(25868)
- 基金项目(20480)
- 教育(19761)
- 划(18970)
- 编号(18528)
- 自然(16221)
- 自然科(15720)
- 自然科学(15713)
- 自然科学基金(15389)
- 成果(15003)
- 资助(14324)
- 课题(14217)
- 发(13815)
- 重点(12996)
- 部(12058)
- 江(11930)
- 年(11748)
- 发展(11550)
- 展(11361)
- 创(11071)
共检索到13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郁建兴 张蔚文 高翔 李学文 邹永华 吴宇哲
浙江省六个特色小镇案例显示,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特色小镇形成、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在特色小镇壮大、提升中的主导作用,是浙江省得以较好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经验。而且,各地政府都把增进包容性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必备要素,通过赢得当地居民支持、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推动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的核心作用并不在于资源的倾斜性配置,而在于引导、规范和服务。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政府 市场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国平 周光迅
浙江独立学院的兴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999年4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创办至今,浙江独立学院正好走过了10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浙江独立学院十年办学之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浙江精神"为办学指引,采用渐进式改革模式,确保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推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同步并举。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浙江经验 高等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蔚文 黄杉 卓何佳 汤劲松
特色小镇自2015年发端于浙江以来已遍布全国,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合作,以脱敏后的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构造以人口活力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并考察浙江省前三批公布的、共计114个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特色小镇人口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浙江省特色小镇在各类人口规模和集聚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时尚类、数字经济类和金融类等小镇在人口吸引力上有不错的表现,而历史经典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表现不尽人意,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回归结果显示,主导产业特征、小镇建设时长、当地社会经济基础及产业基础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总体而言,特色小镇的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其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数量、规模、创建时间、初始发展条件等因素,而是取决于是否选择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最为匹配的主导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婷
[目的]特色小镇战略是浙江省城镇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和升级。[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采用实例研究法对云制造小镇进行分析,通过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层次17个指标的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权重值最高,都是0. 331 7,而社会价值的权重值最低为0. 139 4。在各项具体指标中,山水布局情况的权重值最低为0. 024 7,物种多样性(0. 027 5)和活动空间的评价(0. 027 3)的权重值也较低,其综合得分情况与权重值具有一致的结果,说明在发展特色小镇旅游业的进程中,应注意保护物种多样性,合理安排小镇的结构布局。[结论]整体看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发挥较好,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色小镇的交通和活动空间布置有待提高,在发挥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中应该尽可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特色小镇的旅游建设。根据云制造小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小镇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良好,但空间受限,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茜 李冬梅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总结了"非镇非区"的发展空间平台和建制镇为基础的两种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异同点。研究发现,坚持科学规划、保证强有力领导、强化一二三产融合是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有特征,而要素禀赋、领导主体、特色产业等差异是导致发展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农业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璐轶 丁镭
小镇经济是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个多方协同的过程,小镇的发展需要通过融合多方元素协同创新。特色小镇与职业院校的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小镇多元要素集聚,助力特色小镇健康成长。浙江探索推进特色小镇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协同共建小镇特色学院、协同构建小镇产学研基地、协同打造小镇创业创新基地、协同推进小镇社区联动发展。未来,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与特色小镇协同创新生态圈:协同创新,推进小镇产业升级;开放共享,优化小镇空间布局;合作共赢,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关键词:
特色小镇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坤 贺清云 朱翔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节点,对推动城乡融合、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279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的空间关系机理和现实特征。结果显示:(1)新时代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要素转换融合、设施沟通融合、产业重组融合、政策衔接融合、文化交互融合5个方面的空间关系机理,且两者之间存在“由点及面”的空间联通路径。(2)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属于集聚型,且集聚密度具有层级性;同时,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还呈现出北部县级单元多南部县级单元少的格局。(3)浙江省城乡融合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低水平区主要在南部县域呈条带状分布。(4)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相互联系,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型、历史文化型和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高吻合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目的】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 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理,另外根据核密度值由密到疏的散布情况,可以将小镇分为3个主要梯队,其中湖州西部与北部为第1梯队,衢州中北部为第2梯队,丽水、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区域为第3梯队。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山区分布、交通条件以及临近城市等因素对3个梯队的划分产生了影响。【结论】森林特色小镇的成长以当地林业产业为重要支柱,并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森林特色小镇沿山麓与山谷地带布置的趋势十分明显,且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小镇的落地发展,但地级中心城市对森林特色小镇布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森林特色小镇的选址与森林公园分布的空间高关联度可以看出,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浙江其他地区发展森林特色小镇的潜力仍然巨大。表2参21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新模式 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新模式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敏娟
未来社区教育是浙江在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场景创新重点。分析试点方案,未来社区教育体现出"全教育""全生活""全融合"的理念,并具备至少四方面特征,即正式组织下的非正式学习、教育资源及空间的互通互享、未来教师身份的多元开放、社区教育供给的按需整合等方面。根据服务人群分析,未来社区教育的目标体系可分为近景目标和远景目标,服务内容包括幼托服务、青少年社区教育、成人社区教育(含老年教育)三大方面。展望未来,提出传统建设模式、一体化建设模式及混合式建设模式三种未来社区教育的建设和推进模式。
关键词:
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忠焕 李大华
浙江培育和发展市场的基本经验孙忠焕,李大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近年来浙江省的各类市场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1991年,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城乡市场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搞活流通,办好市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一直把培育建设市场作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晨烨
特色小镇的创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根据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为:决策定位,融资建设,初级集聚,高级集聚,辐射发展,融合运营。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决策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