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0)
- 2023(3016)
- 2022(2654)
- 2021(2542)
- 2020(2168)
- 2019(5200)
- 2018(5160)
- 2017(9008)
- 2016(5146)
- 2015(5906)
- 2014(5923)
- 2013(5878)
- 2012(5866)
- 2011(5272)
- 2010(5295)
- 2009(4839)
- 2008(4730)
- 2007(3991)
- 2006(3705)
- 2005(3198)
- 学科
- 济(20878)
- 经济(20871)
- 地方(10557)
- 业(10053)
- 管理(9702)
- 农(8974)
- 学(8404)
- 方法(7026)
- 农业(6470)
- 数学(6080)
- 数学方法(5993)
- 企(5657)
- 企业(5657)
- 土地(5198)
- 地方经济(4903)
- 中国(4778)
- 环境(4685)
- 资源(4341)
- 业经(4271)
- 生态(4171)
- 和(3059)
- 制(2956)
- 财(2934)
- 贸(2781)
- 贸易(2778)
- 技术(2772)
- 发(2715)
- 问题(2685)
- 融(2636)
- 金融(2633)
- 机构
- 学院(73752)
- 大学(72573)
- 研究(31852)
- 管理(25546)
- 科学(24737)
- 济(24033)
- 经济(23305)
- 农(23134)
- 中国(22634)
- 理学(21651)
- 理学院(21267)
- 管理学(20565)
- 管理学院(20460)
- 农业(18267)
- 所(18149)
- 江(18037)
- 业大(17945)
- 京(17611)
- 研究所(17013)
- 省(15460)
- 中心(14788)
- 农业大学(12083)
- 范(12056)
- 院(11876)
- 师范(11866)
- 科学院(11086)
- 州(10731)
- 室(10543)
- 资源(10384)
- 北京(10215)
- 基金
- 项目(56821)
- 科学(43536)
- 基金(39382)
- 家(37029)
- 国家(36732)
- 研究(36417)
- 科学基金(30063)
- 省(26810)
- 自然(22596)
- 自然科(21936)
- 自然科学(21929)
- 基金项目(21816)
- 自然科学基金(21475)
- 社会(20879)
- 划(20531)
- 社会科(19609)
- 社会科学(19601)
- 资助(15910)
- 教育(15738)
- 编号(14178)
- 重点(13980)
- 发(13348)
- 计划(13111)
- 科技(13077)
- 江(11934)
- 农(11198)
- 部(11144)
- 科研(11023)
- 创(10948)
- 课题(10905)
共检索到115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根有 陈征海 刘安兴 孙孟军 应顺东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清了组成浙江省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报道了浙江省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将浙江省的湿地植被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红树林及半红树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盐生灌丛、高草、低草和水域植被等11个植被型,及水杉林、秋茄树林、温州水竹林、枫杨林、柽柳灌丛、芦苇群落、狗牙根群落及槐叶萍群落等129个群系(其中含17个栽培群系),并分析了浙江省5类湿地(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和山地沼泽湿地)中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参25
关键词:
湿地 植被类型 分类系统 分布特点 浙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武鹏玲 吴铭轩 胡阳 何宁 王沁怡 张生乐 汪茂秋 钟胜财 方淑波
依据植被空间分布的差异,研究2019年上海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植被混合区以及光滩区等4个不同区域土壤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湿地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不同,脲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海三棱藨草区>光滩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光滩区,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光滩区>海三棱藨草区>混合区>互花米草区,过氧化氢酶的大小顺序为混合区>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光滩区;混合植被区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低于单一植被区,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了海三棱藨草湿地的土壤肥力;不同植被类型区域土壤酶活性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决定了土壤肥力进而影响了酶活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严靖 邵学新
于2014年11-12月和2016年7-8月2个阶段对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域的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建立矢量模型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共计61科122属182种,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51.10%),木本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25.82%);该区域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山地天然植被型组和沼泽湿地植被型组), 4个植被型(常绿针叶林植被型、亚热带山地矮林植被型、森林沼泽植被型和草丛沼泽植被型), 6个群系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浙江红山茶Camellia lucidissima,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沼原草Moliniopsis hui,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华东藨草Scirpus karuizawensis)。分析表明:区域植被的分布表现出优势种较少、盖度大,外貌不整齐,层片结构分化明显的群落学特征。最后,分析了湿地植被分布在人为破坏前后的自我恢复变化过程及规律,针对该区域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图1表1参1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年华 李传磊 王小德
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由灌丛、灌草丛、草甸、藤本和苔藓等5种类型组成。其中,灌丛有绣球绣线菊Spiraea blumei灌丛、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灌丛、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灌丛和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灌丛;灌草丛有紫弹朴Celtis biondii-苦苣苔Conandron ramondioides灌草丛、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山类芦Neyraudia montana灌草丛和小蜡Lespedeza bicolor-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灌草丛;草甸有山类芦草甸、晚红瓦松Or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柏林 李根有 金祖达 钟泰林
报道了2004-2005年调查发现于浙江湿地中的2种分布新记录植物,即:广东牡荆Vitex sampsoniHance和鱼黄草Merremia hederacea(Burm.f.)Hall.f.。分别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境、伴生植物及用途作了介绍。参1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月 樊高峰 张小伟 李正泉 高大伟
基于改进的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重构了2001—2010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反演了浙江近10 a来的植被生长状况,利用分段多项式拟合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自然植被重要物候期(生长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生长季长度等),分析了植被物候期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探讨了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浙江植被覆盖有所减少,整体下降趋势不显著,平均植被生长季为222 d,长度略有延长,其中开始时间提前趋势不显著,而结束时间推迟显著。②植被生长季为3月下旬至11月中旬,植被生长季的开始时间从北往南逐渐推迟,生长季结束时间相对集中,其中生长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仁飞 林辉 严恩萍 和晓风
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2013年自主发射的第一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GF-1),其在湿地中的应用还比较少见。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GF-1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在对研究区湿地主要植被柳树、杨树、芦苇和苔草的光谱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决策树分类算法。同时结合GF-1影像特有的纹理信息,引入纹理均值和相异性指数对决策树算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采用纹理均值和相异性指数,总体精度从传统决策树的85.64%提高到了92.66%,Kappa系数从0.82提高到0.91,说明该方法对湿地植被识别的效果较好。这对于同等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植被分类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华 应松康 刘雪康 戴树建 陈征海
浙江海岛天然砂生植被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和砂生草甸5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21个群系和5个1年生植物群落。本文详细阐述了各主要群系的生态环境、分布、外貌、结构与种类组成,最后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见。
关键词:
砂生植被 群系 应用 浙江海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郭立群 柴勇 和丽萍 张正海
云南金沙江流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从地貌格局及气候系统差异上,可将该区域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异划分为3个区,即西部高山峡谷区、中部中山峡谷和滇中高原区、东部中山山原峡谷区,不同的区域决定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典型的植被类型具有指示特定区域的作用。通过分析,把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类型进行了阐述。对于该区域的植被恢复,特别是植被类型,是遵照自然规律的原则,保证恢复效果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类型及不同区域森林植被垂直差异的论述,阐明了云南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的顶极和亚顶极植物群落,为人工按"近自然化"的原则恢复森林植被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森林植被类型 分布格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季碧勇 陶吉兴 张国江 杜群 姚鸿文 徐军
为准确评估浙江省森林植被生物量,以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一手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以样地为评估基本单元,采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法(乔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杂竹,下木和灌木),单位面积生物量模型法(草本)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矮化乔木林、灌木经济林),测算了样地水平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抽样统计方法,将样地水平微观数据转换到全省宏观尺度,评估了全省总体的森林植被生物量,提供了主要评估结果的估计精度和估计区间。结果显示:2009年,浙江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7 010.732×104t。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乔木林群落为29 096.269×104t...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芳 余树全 张超 李土生
自然植被和生产力的变化是表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对浙江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了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特点。结果表明:①2006年浙江省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625.68 g.m-2.a-1;空间上,呈现出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大的趋势;时间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一致而明显的季相变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净初级生产力高低差异明显;②全年净初级生产力总量为6 451.24万t.a-1,林地和耕地是净初级生产力总量的主要构成部分,占净初级生产力年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明 陈家明 杨荣荣 陈子彦 梁霞
研究河口湿地暗碳固定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4)C同位素标记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光滩、芦苇、互花米草区域沉积物的年平均暗碳固定速率分别为(1.27±0.66)、(0.88±0.40)和(1.37±0.63)mmol/(m~2·d);河口湿地沉积物暗碳固定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显著上升,但极端高温对暗碳固定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花米草植被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而芦苇区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相对光滩则有所降低;不同植被通过调节NH_4~+、Fe~(3+)、S~(2-)以及关键功能基因(cbbL、cbbM)丰度进而影响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及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借鉴与数据参考。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植被 沉积物 暗碳固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蓉 项文化
通过测定洞庭湖湿地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土壤CO2和CH4排放速率,研究湿地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中大气、植物、土壤之间的碳循环过程。结果表明: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和水生植被的大气碳流量分别是6.02、6.00、2.01 t/(Hm2·a),植物层流向土壤的碳流量分别是2.21、1.04、0.73 t/(Hm2·a);土壤流向大气的碳流量分别是2.36、2.14、1.29 t/(Hm2·a),3种植被类型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草丛植被、乔木林植被、水生植被净系统生产力分别为5.87、4.90、1.45 t/(Hm2·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韦玮 李增元
对-36°和0°的多角度高光谱CHRIS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植被指数计算及影像融合,提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高光谱影像融合后,采用波谱角填图(SAM)的方法提取湿地植被类型信息。该方法首先对-36°影像进行NDVI植被指数计算,然后与0°影像融合,再采用SAM方法提取湿地植被类型。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对青海省隆宝滩湿地植被类型的提取精度可达到92.23%;而利用SAM方法对0°影像直接进行湿地植被类型提取,其精度只有66%。由此可见,利用不同角度信息影像融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高光谱影像进行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的精度,为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又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房用 梁玉 刘月良 杜相海
TWINSPAN classification and DCA ordination were employed her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egetation under different stands.The vegetation was categorized into 4 types by TWINSPAN classification method.The vegetation was categorized into 4 ecological types by DCA ordination.The foremost enviro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