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2)
- 2023(4922)
- 2022(4366)
- 2021(4126)
- 2020(3681)
- 2019(8719)
- 2018(8561)
- 2017(16300)
- 2016(9165)
- 2015(10406)
- 2014(10306)
- 2013(9977)
- 2012(9133)
- 2011(8077)
- 2010(8399)
- 2009(7679)
- 2008(7434)
- 2007(6423)
- 2006(5602)
- 2005(4771)
- 学科
- 济(38644)
- 经济(38615)
- 业(21184)
- 管理(21142)
- 方法(19704)
- 数学(18347)
- 数学方法(17857)
- 企(16292)
- 企业(16292)
- 地方(12297)
- 农(11368)
- 学(9486)
- 中国(8282)
- 农业(7762)
- 业经(7499)
- 理论(6290)
- 财(6070)
- 环境(5905)
- 地方经济(5796)
- 贸(5294)
- 贸易(5289)
- 技术(5177)
- 易(5065)
- 制(4816)
- 和(4732)
- 教学(4659)
- 划(4635)
- 资源(4338)
- 生态(4197)
- 策(4000)
- 机构
- 学院(125428)
- 大学(122322)
- 管理(48192)
- 济(45784)
- 经济(44747)
- 研究(43898)
- 理学(41988)
- 理学院(41494)
- 管理学(40226)
- 管理学院(40024)
- 科学(31729)
- 中国(31137)
- 农(27460)
- 京(26711)
- 江(25233)
- 业大(24943)
- 所(23804)
- 研究所(22282)
- 农业(21100)
- 中心(20288)
- 省(19174)
- 财(18251)
- 院(17032)
- 范(16598)
- 州(16332)
- 师范(16305)
- 北京(15861)
- 技术(15735)
- 财经(14586)
- 农业大学(14244)
- 基金
- 项目(92977)
- 科学(71573)
- 基金(64345)
- 研究(63082)
- 家(58585)
- 国家(58127)
- 科学基金(48814)
- 省(42591)
- 社会(37048)
- 社会科(35014)
- 社会科学(35001)
- 自然(34793)
- 自然科(33949)
- 自然科学(33941)
- 基金项目(33897)
- 自然科学基金(33263)
- 划(33042)
- 教育(29450)
- 资助(28097)
- 编号(25275)
- 重点(21977)
- 发(20711)
- 计划(19641)
- 创(19077)
- 课题(18956)
- 成果(18627)
- 部(18591)
- 科技(18550)
- 科研(18308)
- 创新(17854)
共检索到180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郭仁鉴 韦新良 王雪军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9a ,经济龄成熟为 1 7~2 7a ,主伐年龄为 1 9~ 2 6a。不同地位指数的林分间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 8和 1 0地位指数级主要培育小径材 ,应尽可能提前采伐 ,1 2和 1 4地位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 ,可适当提前采伐 ,1 6地位指数级以培育中径材为主 ,可适当延长采伐 ,1 8及 1 8以上地位指数级 ,培育中大径材 ,应尽可能延长采伐年限。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郭仁鉴 赵斌
马尾松天然林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标准地调查资料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长模型 ,并结合森林经营实际确定采伐年龄。结果表明 ,用Richards一般式能有效地表达马尾松天然林的生长规律 ,其生长模型为 :林分平均树高H =5 3 0 94798( 1 -e- 0 0 0 6 1 86A) 0 787890 ;林分平均胸径D=5 7 665 30 4 ( 1 -e- 0 0 1 7344A) 0 85781 5;林分平均单株材积V=0 6882 71 ( 1 -e- 0 0 2 6 333A) 0 60 4 964。马尾松天然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43a ,采用净现值法...
关键词:
马尾松 生长曲线 成熟年龄 采伐年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勇
By using the modified method of growth incre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competitive increment models of individual tree for Chinese fir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estimate models of diameter growth percentage for Chinese fir have been obtained in Huitong, Human.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
关键词:
杉木 生长率 竞争生长 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福裕 方延福 励龙昌
本文在分析生长方程的性质和种类的基础上,用遂昌县227块标准地上测得的资料进行拟合。结果选择Richards方程,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并分析了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和生长率。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长曲线 建立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宾 张茂震 丁丽霞 于晓辉
【目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指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目的在于建立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数量化理论模型。【方法】提出1个新的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以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为立地评价指标,以浙江省1994-2009年国家森林资源清查(NFI)数据为基础,从NFI复位样木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52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优势木最大胸径生长率;结合易于获取的纬度、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立地因子,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模型统计检验值为14.723,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606,达极显著水平,模型效果较理想。基于NFI的最大胸径生长率是立地质量评价的合适指标;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坡度、纬度、海拔等立地因子对最大胸径生长率贡献依次减弱。【结论】基于NFI和数量化理论Ⅰ的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总体指标合理,克服了传统立地质量评价对年龄的依赖,能有效利用NFI历史数据,适用于同龄林和异龄林;构建以最大胸径生长率为指标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能对研究区立地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生产力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无林地的生产潜力进行预测。图3表6参2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玉 康立 何海梅 吕勇 银勇平 吴毅
考虑相同或者相近年龄的杉木纯林,其优势木高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大,对年龄、优势高进行分级,基于树高-年龄分级构造哑变量,采用基于哑变量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域性杉木多形立地指数曲线模型,为区域性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力预估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合理的构建树高-年龄分级哑变量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研究分级哑变量如何加在模型参数上较为合理。以湖南不同地区606组杉木纯林优势木平均高-年龄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理查德等4种常用非线性方程进行模拟与分析,找出最优基础模型。采用循环迭代法结合最优基础模型,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模 姚建祥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初步研究了生物量与林龄、地位指数和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回归分析,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以江西杉木密度试验林为例,分别基于贝叶斯法和传统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并在贝叶斯法中考虑无信息先验分布和有信息先验分布。结果表明: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预测值的可靠性比传统法好,而且基于有信息先验分布估计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要略好于无信息先验分布。这是因为利用生长模型预测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利用传统的估计方法分析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稳定性比较低,可靠性也相对较差。贝叶斯法综合利用了先验信息和样本信息,而传统法仅利用了样本信息,而且贝叶斯法把模型参数看作是随机变量,更能反映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的本质,预测杉木人工林树高的可靠性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林开敏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杉木无节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间伐强度为67%, L)、1 800株·hm~(-2)(间伐强度为51%, M)和2 250株·hm~(-2)(间伐强度:27%, H),间伐后的第5年,在各样地内选取标准木进行观测,探讨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1)枝条总量、8 m以下枝条数量、8 m以上枝条数量、死枝数量、活枝数量均表现为:L>M>H,枯枝率表现为H>M>L;2)基径随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L与H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L的枝长大于M和H,说明低的林分保留密度更有利于枝条生长;3)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线性相关性较小。4)死枝的基径、枝长、数量与活枝数量随树干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的基径与枝长随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减小,H、M的分枝角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死枝与活枝的基径、枝长与分枝角在南部区域(90°~225°)整体大于北部区域,但枝条数量在东部区域(0°~180°)大于西部区域。[结论]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调整杉木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高的林分保留密度会抑制枝条基径和数量的生长,从而减少节子的大小和数量,提高木材质量。在杉木幼龄期时可以对林木进行修枝,以减少宿存枝条,达到提高木材质量、培育无节材的目的,综合本研究的3种间伐保留密度,其中1 800株·hm~(-2)的林分保留密度更适宜培育无节大径材。
关键词:
杉木 间伐保留密度 枝条发育 无节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金良 毛玉明 郑成忠 范荣德 周世水 陈永辉 成向荣 虞木奎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
关键词:
杉木 间伐 断面积 材积 蓄积量 出材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程 周志翔 涂炳坤 庄尔奇 刘小宇 郭国志 孙林山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 ,建立了优势高 (Ho)生长方程、林分自然稀疏方程、未疏伐林分直径生长方程、疏伐后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 ;根据现场造材资料 ,建立了材种出材率预测模型。根据生长与收获相容性原理 ,采用立木蓄积平均生长量最大确定数量成熟龄 ,确定工艺成熟龄为材种材性达到工艺要求的最低年龄 (15a) ;采用贴现法 (基准贴现率为 12 % )进行经济分析 ,以净现值 (NPV)最大(适当考虑内部收益率IRR)来确定经济成熟。根据“以工艺成熟为基限 ,重点考虑经济成熟 ,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 ,确定不同立地、不同栽培模式下马尾松纸浆林的主伐年龄及不同种...
关键词:
马尾松 纸浆林 主伐年龄 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宇 张弘
根据福建省32块杉木人工林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资料,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建立了单木潜在直径生长函数和单木直径生长修正函数。选择相对直径(RD。)和相对植距(RS)分别作为竞争指标和密度指标,建立直径生长模型。依据树高和直径的关系,引入反映立地质量的优势高为自变量,建立了树高生长模型,为了提高树高拟合效果,对树高残差值分布进行了分析,树高残差遵从正态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佟金权 盛炜彤
在 Brink修正式基础上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广义干曲线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立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木干形的变化。广义干曲线方程参数 i与胸径相关 ,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 ;参数 q与树高相关 ,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 ,验证了 Gadow等人的研究结论 ;参数 p与树高、胸径均无关 ,证实了 Steingass的研究结果。另外 ,参数 p与密度呈负弱相关 ,随密度的增加而略为减小 ;参数 q则相反 ,与密度呈正向弱相关 ,随密度的增加而略为增大 ;参数 q还与立地有关 ,立地指数高时 ,参数 q也大。在模拟干形时 ,带皮与去皮广义干曲线模型需要分别模拟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干形 林分干曲线 广义干曲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丹 夏朝宗 张国斌 刘晓东 康峰峰
【目的】本研究选择湖南、安徽、江西3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乔灌层调查因子与其生物量之间的估算模型。试图获取更为可靠、精准的灌木层生物量估算模型,为提高估算杉木人工林灌木层生物量模型精度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进行典型抽样调查,测定不同林龄杉木林上层乔木郁闭度Cs、林分密度Ds(株/hm2)、平均胸径Dm(cm),下层灌木平均高度H(m)、平均地径D(cm)、盖度C、灌木层枝、干、叶、根干鲜质量(kg),通过计算获得乔木层杉木蓄积量V(m3/hm2)、灌木层生物量数据(t/hm2)。通过Pears
关键词:
杉木 灌木层 生物量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