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5)
- 2023(14897)
- 2022(12337)
- 2021(11435)
- 2020(9355)
- 2019(21624)
- 2018(21718)
- 2017(40918)
- 2016(22469)
- 2015(25533)
- 2014(25747)
- 2013(25258)
- 2012(23259)
- 2011(20871)
- 2010(20701)
- 2009(18946)
- 2008(18105)
- 2007(15964)
- 2006(14208)
- 2005(12048)
- 学科
- 济(90161)
- 经济(90062)
- 业(59425)
- 管理(59378)
- 企(44473)
- 企业(44473)
- 农(36762)
- 方法(36388)
- 数学(31194)
- 数学方法(30866)
- 中国(26743)
- 地方(25039)
- 农业(24584)
- 业经(23830)
- 财(20371)
- 学(19611)
- 制(16546)
- 理论(14535)
- 环境(14363)
- 和(14151)
- 发(13989)
- 贸(13798)
- 贸易(13786)
- 易(13270)
- 技术(13192)
- 教育(12918)
- 银(12600)
- 银行(12565)
- 融(12357)
- 金融(12354)
- 机构
- 学院(311096)
- 大学(310312)
- 管理(123267)
- 济(117858)
- 经济(114922)
- 理学(106461)
- 理学院(105218)
- 研究(105158)
- 管理学(103364)
- 管理学院(102815)
- 中国(77341)
- 京(67168)
- 科学(66947)
- 农(56356)
- 财(52210)
- 所(52005)
- 江(50230)
- 业大(49088)
- 中心(48860)
- 研究所(47569)
- 范(44813)
- 师范(44406)
- 农业(42878)
- 北京(41612)
- 财经(41419)
- 州(38782)
- 院(38517)
- 经(37553)
- 师范大学(35796)
- 省(34633)
- 基金
- 项目(217846)
- 科学(170511)
- 研究(162907)
- 基金(154848)
- 家(133936)
- 国家(132702)
- 科学基金(114069)
- 社会(100921)
- 社会科(95087)
- 社会科学(95060)
- 省(88149)
- 基金项目(83672)
- 教育(74015)
- 自然(73204)
- 划(72075)
- 自然科(71382)
- 自然科学(71366)
- 自然科学基金(70036)
- 编号(69087)
- 资助(61562)
- 成果(55770)
- 重点(48576)
- 发(47587)
- 课题(47445)
- 部(46884)
- 创(44744)
- 创新(41625)
- 科研(41020)
- 项目编号(40657)
- 国家社会(40355)
- 期刊
- 济(137299)
- 经济(137299)
- 研究(90592)
- 中国(65111)
- 农(56156)
- 学报(50021)
- 科学(46342)
- 管理(42875)
- 教育(40452)
- 大学(38197)
- 农业(37945)
- 财(37899)
- 学学(35377)
- 技术(27927)
- 融(26788)
- 金融(26788)
- 业经(26002)
- 图书(20424)
- 经济研究(19258)
- 财经(18763)
- 问题(18451)
- 业(17463)
- 资源(16391)
- 版(15948)
- 经(15885)
- 科技(15545)
- 理论(14891)
- 现代(14507)
- 技术经济(14212)
- 书馆(14051)
共检索到461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叶玲
作为乡村振兴的又一创新实践和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大推进举措,未来乡村建设9大工作体系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以田园城市化的方式实现农村地区的繁荣发展。本文以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首批试点之一的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为案例,对未来乡村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未来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从空间、产业、民生、治理、智慧乡村支持系统和多个乡村生活场景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新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
未来乡村建设 滕头村 乡村生活场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娜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分析2000—2016年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程度,进而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包括2000—2005年新型城镇化初始阶段,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呈波动上升趋势,以及2006—2016年,属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重视使城镇化指数由0. 436上升至0. 869,年均增长率高达0. 093。乡村旅游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3个方面:(1)在人均家庭经营农家乐收入比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2)在森林覆盖率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应为正,直接效应系数为0. 098,间接效应指数为0. 074,影响相对较大;(3)果园面积方面,其对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大,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结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影响,且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春艳
本文从资源方面入手,建立指标模型对乡村旅游资源特色进行评价,通过实例比较来探讨资源特色在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中的作用,并从中发现: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乡村旅游区,却隐藏着资源特色衰减的危机。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特色 提升 乡村旅游竞争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隋玉亭 彭敏学 徐礼琼
随着浙江省乡村振兴的推进,乡村基础设施逐步饱和,农村土地整理渐失动力,土地开发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乡村地区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面临困境,国土空间治理方式亟待转型升级。本文在分析浙江省乡村地区国土空间利用的特征与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乡村地区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和要求,探索了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的转向,并提出了完善乡村地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陶孟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发挥好先锋作用。本文基于浙江地区实际,阐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五个着力点,继而分析了当前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四个瓶颈问题,结合近几年各地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及最新的金融创新趋势,提出了五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并列举了典型案例,最后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服务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模式 有效性 公平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蕊 周航凯 姜丽佳 钟虹芳
实施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金融在当代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应承担起先锋作用。探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研究更有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对策和路径、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金融业积极深化改革,顺应农村发展变化,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金融助力农村发展的道路,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璐 罗小龙 王绍博 顾宗倪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当代中产阶层财富和文化的崛起,乡村成为承接城市消费转移的新空间。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洋家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洋家乐"的乡村消费空间构建可大致分为"洋家乐的兴起—资本投入多元发展—政府引导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乡村的物质空间再造、社会重组以及文化重构,对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本土性空间造成挤压与边缘化。因此,这是一个不断的斗争与妥协、改变与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
乡村消费空间 乡村振兴 全球化 中产阶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雅乖 高建慧
生态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生态新农村的特征在于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的宁波滕头村,其成功实践展示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新举措。生态新农村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落脚点,形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循环,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生态新村 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生态文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王小明 黄一青 沈强
将乡村居民-乡村公园的游憩发生空间视为小型区域旅游系统,采用农户问卷和现场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浙江省18个典型村庄,39个乡村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及其与公园属性的定量关系,揭示出了公园游憩服务效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聚会点距离、公园周围50 m人口、300 m人口、1 000 m人口、公园面积、建设投入、公园数量配置等,也是绿化规划建设中进行公园游憩服务效能调控应予重点考虑的相关因子;同时建立起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的统计预测模型,分析研究了公园服务的投入效率,给出了村庄公园建设土地与资金有效投入的参考标准,单个公园大小在2 000m2以下,投资在万元之内有最佳服务效率;村庄整体人均公园面积在3~...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金露
由奉化市人民政府、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法国昂热大学主办,宁波大学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等承办的"第三届中欧国际旅游论坛暨第一届中法乡村旅游研讨会"2014年6月19日至20曰在浙江省奉化市举行。浙江省旅游局、法国驻沪总领馆、奉化市人民政府、宁波大学、法国昂热大学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境内外54所院校、研究机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出席了研讨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海亲
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而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针对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浙江乡村旅游的方向与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家乐 发展现状 开发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翟郡 孔凡斌
【目的】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制定数字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量化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 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跨越发展县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高于生态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且两极分化较严重;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小幅上升,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波动上升。2)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即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高级化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3)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劳动力赋能和治理赋能等路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4)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对邻近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结论】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状况向好,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各县域单元需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从创新技术运用、大力引进人才、提升林业部门生态治理能力和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山区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打造数字赋能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骏 王娟 陈前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的转变。面对物质更新和功能复兴的任务,从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及社态五个维度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五态融合"模型。以薛下庄村为案例,在物质更新层面提出村域宏观结构控制到村落中观空间组织,再到节点微观环境设计的技术体系;从村域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村域产业规划及多元化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推进乡村功能全面复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规划 转型 功能复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婷婷 贝淑燕 何锦莹 卢思怡 周紫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凭借资源的优势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大量有才华有能力的青年,乡村人才振兴受到阻滞。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对乡村人才的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浙江省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路径,以此为大力推行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扫清障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人才阻滞 因素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