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8)
2023(11274)
2022(9297)
2021(8214)
2020(6917)
2019(15379)
2018(14625)
2017(28272)
2016(14947)
2015(16498)
2014(16149)
2013(15971)
2012(14756)
2011(13374)
2010(13741)
2009(13025)
2008(11713)
2007(10469)
2006(9574)
2005(8777)
作者
(44800)
(37531)
(37381)
(35677)
(24101)
(18200)
(16869)
(14700)
(14610)
(13346)
(13249)
(12566)
(12228)
(12003)
(11804)
(11770)
(11073)
(10979)
(10937)
(10931)
(9359)
(9336)
(9087)
(8769)
(8736)
(8513)
(8262)
(7999)
(7702)
(7416)
学科
(81989)
经济(81920)
管理(40481)
(40033)
(30711)
企业(30711)
方法(27018)
(26325)
金融(26324)
中国(25132)
数学(24624)
数学方法(24529)
(23972)
银行(23940)
地方(23901)
(23144)
(18622)
(18527)
业经(15781)
(15668)
(14961)
农业(13516)
地方经济(13458)
(12361)
贸易(12351)
(11930)
环境(11431)
中国金融(11260)
(11258)
财务(11242)
机构
学院(215765)
大学(213132)
(103057)
经济(101229)
研究(79407)
管理(78670)
理学(67431)
理学院(66665)
中国(65728)
管理学(65662)
管理学院(65297)
科学(47277)
(45345)
(43877)
(42425)
(41249)
研究所(37688)
中心(37301)
(37291)
财经(36280)
经济学(34002)
业大(33944)
农业(33286)
(32879)
经济学院(30596)
(27893)
财经大学(26852)
北京(26655)
(26105)
(25641)
基金
项目(144513)
科学(112977)
基金(105764)
研究(100538)
(94059)
国家(93228)
科学基金(78933)
社会(68187)
社会科(64874)
社会科学(64855)
(58104)
基金项目(56218)
自然(50394)
自然科(49132)
自然科学(49115)
自然科学基金(48271)
(47386)
教育(43628)
资助(42736)
编号(37890)
(33523)
重点(33336)
(31293)
(30304)
国家社会(29105)
成果(29011)
创新(28518)
科研(27743)
计划(27018)
课题(26986)
期刊
(117753)
经济(117753)
研究(65874)
中国(41067)
(38054)
学报(36890)
(36532)
金融(36532)
(34195)
科学(32543)
管理(28286)
大学(27052)
学学(26442)
农业(24391)
经济研究(20736)
财经(18964)
业经(17617)
(16371)
技术(15789)
问题(15050)
(12359)
技术经济(11794)
教育(11242)
(11186)
商业(10931)
世界(10691)
统计(10587)
国际(10515)
(9716)
(9705)
共检索到33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恩猛  
文章首先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然后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的显著性,利用工具变量法修正了由于忽略人们文化素质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收入、价格、休闲时间和消费者文化素质都对文化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消费者和文化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增加文化消费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伟萍  张道伟  
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的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方式不尽合理等因素,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显著增大,甚至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收入分配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普明,吴磊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7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达到6680元,比1978年的304元,增长21倍,平均每年增长17.7%,如扣除由于物价上涨对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居民实际收入增长2....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毛强华  
浙江省城镇居民储蓄调查分析及对策毛强华进入90年代,浙江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如今已占银行资金来源的"半壁江山"。截至1993年末,浙江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占全部存款余额的50.5%。所以,认真研究城乡居民的储蓄心理及行为,特别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邬雪芬  董太亨  
浙江省城镇居民基本情况及消费结构分析邬雪芬董太亨(浙江财经学院310012)改革开放10多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收入逐年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日渐发生变化,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本文希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本文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ARDL-UECM模型计量分析了长短期内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长期内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促进作用;而实物资产长期内对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对消费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产生长期扭曲,以及过高自有住房率在房价攀升时只能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长期则有限。现阶段只有降低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及抑制过高的房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磊  
本文首先基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将金融资产简化为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储蓄性保险和证券四个类别,从宏观上探讨1995201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进行抽样;最后,基于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磊  
本文首先基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将金融资产简化为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储蓄性保险和证券四个类别,从宏观上探讨1995~201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进行抽样;最后,基于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存在的问题和实证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月  
本文建立TobiT模型,研究健康状况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并对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客观健康状况对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影响不显著;居民主观健康状况对城市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持有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的年龄、参与医保决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城镇和农村户主健康风险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钱友渔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我省各级医院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采取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改革措施,注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商定的要求,我们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文琴  
本文基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差异,将金融资产细分为手持现金、储蓄和证券资产,采用1992-2013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动态地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所持有的三种类型金融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变动对消费都有影响,但影响大小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从影响大小来看,金融资产变动对居民消费变动的总贡献率达到近10%,其中手持现金、证券资产和储蓄对消费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2.86%和0.7%。从影响方式上看,手持现金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具有滞后性,在对消费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后出现较长持续的促进作用;储蓄增加对消费的影响则是在生命周期中交替出现挤占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庆  翰林  
本文首先对城镇居民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方面进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其次通过调查分析,证实了不仅诸如家庭投资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甚至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投资者对于经济风险的理解等非客观性因素,都会对城镇居民对于金融的渴望和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对如何使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更加优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