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3)
- 2023(8862)
- 2022(7540)
- 2021(6763)
- 2020(5628)
- 2019(12723)
- 2018(12195)
- 2017(22946)
- 2016(12553)
- 2015(13338)
- 2014(12982)
- 2013(12703)
- 2012(11666)
- 2011(10472)
- 2010(10320)
- 2009(9478)
- 2008(9144)
- 2007(8010)
- 2006(7175)
- 2005(6078)
- 学科
- 济(50820)
- 经济(50783)
- 管理(34535)
- 业(32185)
- 企(24369)
- 企业(24369)
- 方法(23069)
- 数学(20863)
- 数学方法(20700)
- 农(15184)
- 地方(14749)
- 环境(13777)
- 学(12098)
- 财(11841)
- 中国(11470)
- 业经(11095)
- 制(10741)
- 农业(10700)
- 银(10685)
- 银行(10643)
- 贸(10319)
- 贸易(10312)
- 行(9820)
- 易(9796)
- 划(8999)
- 技术(7670)
- 融(7406)
- 金融(7405)
- 务(7367)
- 财务(7363)
- 机构
- 学院(175118)
- 大学(174254)
- 济(70383)
- 经济(68995)
- 管理(66837)
- 研究(61068)
- 理学(58932)
- 理学院(58171)
- 管理学(57010)
- 管理学院(56732)
- 中国(47511)
- 科学(42382)
- 农(40864)
- 京(36347)
- 业大(33541)
- 农业(32510)
- 所(31780)
- 江(31181)
- 财(29867)
- 研究所(29749)
- 中心(29317)
- 财经(24735)
- 省(23154)
- 范(22653)
- 经(22448)
- 院(22330)
- 师范(22254)
- 农业大学(21603)
- 州(21558)
- 经济学(21483)
- 基金
- 项目(131229)
- 科学(103477)
- 基金(96878)
- 家(87902)
- 国家(87222)
- 研究(86467)
- 科学基金(74482)
- 社会(57432)
- 省(54970)
- 社会科(54587)
- 社会科学(54570)
- 基金项目(53078)
- 自然(51545)
- 自然科(50310)
- 自然科学(50291)
- 自然科学基金(49339)
- 划(44661)
- 教育(38131)
- 资助(38033)
- 编号(31748)
- 重点(30126)
- 发(28638)
- 部(27735)
- 创(27504)
- 计划(27011)
- 科研(26129)
- 创新(25894)
- 国家社会(24206)
- 科技(24013)
- 业(23400)
共检索到247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海盛 陈哲 王宁江 吴淑君
从CEI指数看,浙江省商业信用环境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自东向西、自北而南依次递减的总体格局,且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计量来看,企业规模、居民人均存款、政府对经济影响力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对商业信用环境有正向影响,教育投入和对外联系强度对商业信用环境有负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菲琼 殷志军 王寅
风险是影响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且风险来源是多方位的。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用21个因素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找出风险评估体系的权重系数,发现来自担保机构内部的风险因素是影响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影响担保机构运行效率的风险水平进行总体评估。
关键词:
担保机构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成 赵磊 杨宏浩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关键词:
创新产出 空间相关性 影响因素 浙江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成书 杨杨帆
旅行社影响着旅游产品的空间串联及整合,分析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包含2 277个旅行社点要素的浙江省旅行社地理信息系统,运用最邻近分析、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浙江省旅行社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省旅行社空间分布存在集聚特征,形成了1个高密度区(杭州),两个次高密度区(宁波、温州)。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单核心,带状连片分布,沿海多,内陆少。旅行社表现出以县级居民点为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常住人口密度、出口总额、第三产业产值、3A级及以上景区密度对旅行社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出口总额为负相关,其他为正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任丽燕
借助熵值法构建乡村性指数,并测算浙江2003、2012年浙江省各县乡村性,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县域乡村性水平的空间分异,并以市场力、行政力、内源力和外动力四维探究了乡村性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乡村性指数格局较为稳定,但差异较大,由东北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向浙西南地区逐渐升高。2浙江全省乡村性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乡村性水平地区的集聚,且2003—2012年全局空间集聚态势增强。浙江乡村性的空间集聚态势日趋稳定,形成以环杭州湾的乡村性冷点区,区域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以云和县为核心的浙西南乡村性热点区,为全省城镇化"低地"。3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特色的海洋产业发展、政府投资与行政区划的调整、农业机械化和对外贸易等是驱动浙江乡村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乡村性水平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浙江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温州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阐述和论证住户部门杠杆率变化影响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门限面板回归模型量化测算了居民杠杆率的合理水平。结果显示:一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水平整体偏高,且存在着地市差距较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二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着空间联系,且企业杠杆率、房地产投资等因素对居民杠杆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在门限面板研究中发现,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两个门限值,分别为35.87%和64.64%。随着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的增加,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从显著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再逐渐呈现抑制的作用。当居民杠杆率超过64.64%,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剑锋 黄敏
本文在浙江省各种能源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对浙江省能源效率产生影响的八个因素,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这一能源影响因素在浙江这一区域并不显著,同时也排除了房地产投资、环境保护(废气排放)和经济增量对能源效率的显著影响。分析还表明,价格指数、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是能源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特别是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明显。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能源利用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玲 汪东
采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了2000年到2011年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析了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动态特征,并利用LMDI分析其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期间,浙江省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上升,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浙江省碳排放处于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阶段的过渡期。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量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能耗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变化起到抑制作用。产业结构、能耗强度和单位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变化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产生正向驱动作用。
关键词:
浙江省 碳排放 LMDI 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魏巍 李翔 董洁霜
利用2001-2015年浙江省物流产业能耗量面板数据,对浙江省物流产业碳排放进行测算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技术,构建浙江物流产业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模型,定量分析研究期内碳排放因子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运输方式效应、物流产出效应、经济发展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等因素对浙江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效应是浙江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规模、运输方式与能源结构效应也表现出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相对经济规模效应较弱;而物流产出、能源强度效应对浙江省物流产业的碳排放变化却呈现出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低碳物流的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张锋 徐丽华 马淇蔚 施益军 陆张维 吴亚琪
都市区建设促进城镇协同发展,对碳排放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都市区建设与碳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减排的有效途径。基于浙江省各县市区2010—2018年间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等数据,测算碳排放量;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讨四大都市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杭州都市区是浙江省最大的碳排放都市区,其次是宁波、温州和金义都市区。(2)碳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都市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都市区建设有助于各城镇的协同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进而降低碳排放。(4)都市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受到都市区发展阶段和特色影响,形成不同的空间特征。(5)都市区低碳建设任务和方案是由其独特的碳排放驱动机制和时空演变特征决定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志翰 任丽燕 刘永强 宋俊星
利用2005~2010年浙江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和能耗数据,测算了各县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了县域尺度下相邻县市区碳排放指标的空间关联性,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描述了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从30 486万t增加到49 559万t。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也均呈增长趋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浙北浙东呈高高集聚,浙西南呈低低集聚。(3)人口和投资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重要因素,且存在空间异质性。投资对浙西南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文晶
以信息经济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浙江省11座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并分析了信息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互联网用户、外商投资等因素依次对集聚表现出正面的作用。创新能力和移动电话用户对集聚表现出负面的影响。加入经济增长水平控制变量后,解释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信息经济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倒N型形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伟腾 胡求光
本文基于生产资源、技术经济条件手段和环境条件等多个维度选取影响因素构建蓝色牧场空间布局合理度评价模型,对浙江省七大蓝色牧场空间布局合理度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象山港、渔山列岛与马鞍列岛蓝色牧场空间布局合理度属于较合理等级,而东极岛、南麂列岛、洋鞍—猫头洋以及大陈岛蓝色牧场空间布局合理度则属于基本合理等级;各蓝色牧场空间布局合理度上的差异性主要受到海域承载力、可接近性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浙江省蓝色牧场建设实际,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海域承载力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有针
关键词:
蓝色牧场 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合理度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芬 白鸥
【目的】探讨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便于优化森林乡村的空间布局。正确认识森林乡村的形成因素,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方法】以浙江省447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结果】(1)从整体空间上看,浙江省森林乡村呈现集聚型的分布状态,具有“小范围聚集,大范围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分布特点。(2)从区域空间上看,在五大分区及市域层面上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3)从整体空间密度上看,形成了双核心集聚区和双核心连绵区。(4)从空间分布关联上看,呈现西南部热,东北部冷的空间关联特征,次冷点区域变化较小,热点区域呈现条带状分布向条状及零星分布状转变。(5)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河流水系、森林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的综合影响。【结论】由于自然及人文的综合影响,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森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地形、气候及河流孕育其生态环境,而交通、文化资源及社会经济基础关乎其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及经济支撑。今后浙江省在森林乡村建设中,要基于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及本地发展政策,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协同布局等举措以实现全域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浙江样板。图4表2参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