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10450)
- 2022(9225)
- 2021(8401)
- 2020(7479)
- 2019(17399)
- 2018(17257)
- 2017(33414)
- 2016(18617)
- 2015(21553)
- 2014(22094)
- 2013(21771)
- 2012(20739)
- 2011(18664)
- 2010(18827)
- 2009(17694)
- 2008(17773)
- 2007(16398)
- 2006(14099)
- 2005(12188)
- 学科
- 济(82878)
- 经济(82705)
- 管理(51474)
- 业(48751)
- 方法(41958)
- 企(39617)
- 企业(39617)
- 数学(36391)
- 数学方法(36079)
- 农(23333)
- 财(21356)
- 中国(20621)
- 地方(19899)
- 学(17674)
- 业经(16715)
- 制(15608)
- 农业(15155)
- 和(13861)
- 理论(13613)
- 贸(13196)
- 贸易(13195)
- 务(12873)
- 财务(12836)
- 财务管理(12794)
- 易(12683)
- 企业财务(12159)
- 融(11867)
- 金融(11859)
- 环境(11707)
- 银(11544)
- 机构
- 大学(271930)
- 学院(271424)
- 济(108489)
- 经济(105996)
- 管理(103388)
- 研究(92442)
- 理学(88868)
- 理学院(87834)
- 管理学(86276)
- 管理学院(85786)
- 中国(68517)
- 科学(58792)
- 京(57293)
- 农(51443)
- 财(51349)
- 所(48076)
- 江(46455)
- 中心(43754)
- 研究所(43749)
- 业大(43312)
- 农业(40605)
- 财经(40605)
- 范(36859)
- 经(36651)
- 师范(36438)
- 北京(35019)
- 州(33818)
- 院(33059)
- 经济学(32977)
- 省(31965)
- 基金
- 项目(182242)
- 科学(142039)
- 研究(131973)
- 基金(129719)
- 家(113046)
- 国家(112062)
- 科学基金(95153)
- 社会(83385)
- 社会科(78021)
- 社会科学(77990)
- 省(75380)
- 基金项目(68987)
- 教育(62047)
- 划(61615)
- 自然(61384)
- 自然科(59911)
- 自然科学(59888)
- 自然科学基金(58789)
- 编号(54535)
- 资助(54049)
- 成果(45085)
- 重点(41439)
- 部(40779)
- 发(39204)
- 课题(38730)
- 创(36919)
- 科研(35269)
- 创新(34557)
- 教育部(34405)
- 计划(33714)
- 期刊
- 济(119871)
- 经济(119871)
- 研究(76612)
- 中国(55665)
- 学报(46934)
- 农(45915)
- 财(41257)
- 科学(40492)
- 大学(34579)
- 管理(34411)
- 学学(32584)
- 教育(30829)
- 农业(30654)
- 技术(24110)
- 融(23900)
- 金融(23900)
- 财经(20513)
- 业经(20029)
- 经济研究(18717)
- 经(17524)
- 业(16442)
- 问题(16112)
- 统计(14995)
- 版(14244)
- 技术经济(13849)
- 资源(13452)
- 策(13377)
- 图书(13230)
- 理论(12608)
- 商业(12414)
共检索到40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苏为华
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为依据,借鉴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的思想和国内诸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在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浙江省“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科学地认识我省各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和进程,及时发现各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着重改进的方面提供依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毅 彭地 宣玲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肖泽干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在论述了"美丽乡村"的概念和意义基础上,从治理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和文化之美5个层面,选取24个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浙江省近7年(2008-201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成效在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所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凤
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可以通过构建衡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来实现。指标体系是从系统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刻画概念的模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重在反映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方面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齐心 梅松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稳定有序、充满活力、治理良好、意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我们构造了一个由6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关键词:
大城市 和谐社会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生军
文章在界定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文明法治的发展4个方面,选取了27个指标构成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成都市2002~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和谐发展综合指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实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伟 范闾翮 胡玉蓉
近年来,我国频发质量失信问题,因此,建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对于准确评价企业的质量信用水平,进而预防质量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工作的基础内容,其选取过程尚缺少规范严谨的研究。文章首先基于质量管理理论和信用评价理论,预选出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集,然后通过隶属度分析、鉴别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实证分析,逐步对指标集进行筛选和精炼,最终确定11项评价指标。同时,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11项指标归属于两个因子,根据因子所包含的指标含义,分别命名为"企业质量信用品质"和"企业质量信用能力
关键词:
质量信用 评价指标 指标筛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鸿诗 吴克昌 张强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公平与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界定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构建了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公平与效率状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平 效率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婉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海 陈通 赵言涛 徐大立
通过探讨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新农村概念,并分析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为了考核和谐农村建设的成果,本文基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构建了评价和谐新农村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简要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黎明 向书坚 李炳林
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选取4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组成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社会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总和谐度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度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建军 张维维
基于对城市品质概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遴选50个评价指标构成我国县域城市品质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对理论遴选的指标进行实证筛选,并用Alpha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环境生态、道路交通、城市文化、市民生活、社会和谐共6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我国县域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城市品质 理论遴选 实证筛选 慈溪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