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2)
2023(12536)
2022(11053)
2021(10365)
2020(8700)
2019(20233)
2018(20048)
2017(38354)
2016(21305)
2015(23901)
2014(24000)
2013(23716)
2012(21884)
2011(19721)
2010(19716)
2009(17815)
2008(17404)
2007(14996)
2006(13201)
2005(11275)
作者
(62676)
(52270)
(51830)
(49344)
(33454)
(25245)
(23569)
(20629)
(20194)
(18729)
(18396)
(17770)
(16788)
(16484)
(16132)
(16008)
(15631)
(15336)
(15062)
(14986)
(13040)
(12901)
(12631)
(12117)
(11687)
(11647)
(11611)
(11553)
(10564)
(10417)
学科
(88295)
经济(88209)
管理(60021)
(55687)
(46351)
企业(46351)
方法(39940)
数学(34637)
数学方法(34192)
地方(24626)
(23000)
(21351)
中国(20443)
(19603)
业经(18721)
农业(15792)
环境(14601)
(14473)
(13863)
贸易(13854)
理论(13838)
(13512)
技术(13416)
(13305)
地方经济(13178)
(12561)
(12200)
财务(12136)
财务管理(12112)
企业财务(11464)
机构
大学(301989)
学院(299863)
管理(121446)
(112459)
经济(109879)
理学(106181)
理学院(104892)
管理学(102944)
研究(102474)
管理学院(102416)
中国(72785)
科学(68360)
(65335)
(52379)
(51556)
(49213)
研究所(48566)
业大(48241)
(47993)
中心(45870)
(42440)
师范(42047)
农业(40409)
北京(40231)
财经(40034)
(37994)
(36296)
(35917)
师范大学(34435)
经济学(31905)
基金
项目(216290)
科学(169750)
基金(155992)
研究(155170)
(137390)
国家(136291)
科学基金(116304)
社会(95991)
社会科(90751)
社会科学(90724)
(85971)
基金项目(84236)
自然(78028)
自然科(76085)
自然科学(76062)
自然科学基金(74634)
(72736)
教育(70648)
资助(63713)
编号(63192)
成果(50370)
重点(49048)
(46992)
(46564)
(44609)
课题(43953)
创新(41636)
科研(41615)
计划(40180)
教育部(39347)
期刊
(121373)
经济(121373)
研究(83345)
中国(54825)
学报(50933)
科学(47776)
(45356)
管理(41585)
大学(37260)
(35349)
学学(35088)
教育(33279)
农业(31881)
技术(25341)
(21128)
金融(21128)
业经(20345)
财经(17953)
经济研究(17844)
资源(17355)
图书(16658)
(16521)
科技(15988)
问题(15644)
(15139)
(14535)
技术经济(14513)
理论(14139)
现代(13410)
实践(13184)
共检索到425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一洲  吴次芳  罗文斌  
为评价浙江省县级单元建成区用地的绩效,并探讨其地域差异,论文采用AHP法、空间分析法,得到研究结果为:构建了基于经济、效益、效率和公平四个维度的土地绩效评价框架;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益绩效与公平绩效的空间分布趋于离散;综合绩效呈现四种不同的空间模式;用地协调度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城市的规模报酬递增和工业化水平提高,子绩效中经济绩效与效率绩效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而效益绩效与公平绩效则体现出相反的两极分化特征;在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辐射效应、周边地区的功能承接等机制影响下,H-H绩效和L-L绩效呈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柏乃  陈玉龙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验证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存在的β-收敛计量模型,利用浙江省58个县2003—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县级政府间存在明显的财政支出竞争,全省县域之间的人均财政支出增长以1.8%的速度收敛,浙江西部和北部地区县域之间的人均财政支出增长分别以3.3%和2.9%的速度收敛,而浙江东部和南部地区县域之间的人均财政支出增长则呈现发散趋势;在考虑了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后,全省县域之间的人均财政支出增长也存在显著的收敛,并且各县的医疗水平、贸易开放程度、人均财政收入等因素对于其人均财政支出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丁烨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生产和生活两类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模型,对1997—2011年期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与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整体差异扩大,极化效应逐渐增强,生活指标整体差异与极化效应则缓慢变动,生产指标整体差异程度和空间极化效应要高于生活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地区间差异与地理分区个数成反比,地区内差异则与地理分区个数成正比;在二区域地理分区条件下,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之间极化效应均呈现增强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生产指标在三区域和四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变动基本保持稳定,生活指标则在三种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丽  刘霞  吴次芳  
文章探讨了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关系,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及经济区位熵等指标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进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分形的R/S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县域差异遵守赫斯特律,其在时间上具有典型的自相似性,并且地区间发展差异在未来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最后,文章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齐昕  张景帅  徐维祥  
本文构建了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评价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然后通过甄别经济韧性指数,对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的异质性以及县域经济韧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经济韧性强度由浙江省东北部向西南部呈阶梯式递减,创新因素在经济韧性空间分异上具有显著影响;浙江省"两山"之间的偏差依旧存在,"两山"理论在不同韧性增幅区域的引领程度不同;环境质量、两山偏差、企业创新占比、信息化应用水平与经济韧性变化有显著性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敏  陈钰芬  翁梅烨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但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等问题。要使浙江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勇  
县级行政区域对浙江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城市交通客流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向研究浙江省县级层面的空间联系特征,明确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表现出差异化空间联系特征,市域外形成浙江北部和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轴线,浙江西南山区和东部城市呈现差异化联系格局,判断浙江各城市发展总体处在向心集聚阶段,预测可能形成网络化联系格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雪华  杨佳妮  马泽伟  蔡松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研究省域创新绩效,明晰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本文基于2016-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创新绩效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探究创新资源禀赋差异对省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2)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集聚对省域创新绩效具有较大影响;(4)人力资源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基于以上结论,从持续提升创新投入质量和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柔性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得出相应启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陆明  
本文从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森林资源及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出发,着重分析研建浙江省县级森林资源微机管理系统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几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县体实施办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童亿勤  劳雅婷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和评价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进而判断其可持续发展状态,这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调整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浙江省11个城市2002年和2005年的本地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从区域差异上比较并分析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11个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并且2005年比2002年要大,其中人均生态赤字最大的是宁波市,在2005年达到了4.0030hm2/人,其次是嘉兴市,最小的是丽水市,只有0.2111hm2/人,这说明浙江省11个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压力逐渐加大,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应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鑫星  宫少颖  吴永兴  
以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多指标因子分析、频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行空间差异的分析和解释。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得分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说明得分较低的县(市)占据多数,岱山的经济实力名列第一位。将全省县域划分为8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中欠发达型县域最多,约占48%;从大区域的分布来看,浙东北的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以稳定的和上升的发达型为主,金丽衢地区则以上升的欠发达型为主,温台沿海稳定的欠发达型占多数;各县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全省经济格局从西南向东北呈现"3+1"的空间格局;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黄武龙  
文章以浙江省6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采用1991—2011年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定量揭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差异、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化趋势。结论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加剧;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表现出典型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空间分布类型;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浙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浙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空间经济结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对全省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秀兰  何寒青  陈恩富  金萍妹  黄学敏  丁坚  戚小华  曾宗祥  朱奕雨  
目的:核算浙江省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探索有效的补偿模式。方法:以浙江省金华东阳县域内5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乡镇(街道)为样本县,采取现场调查、成本分析等方法,对公共卫生服务3大类12项内容开展了成本测算。结果:样本县2010年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为34.95元/人,不同地区间因经济水平、服务人口中流动人口比例、兼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建议能继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投入,尤其是建立涵盖流动人口的经费投入标准,并建立有效的考核与补偿机制,同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依妮  易雯  梁梓然  
基于中国的财政预算体制和人事干部管理体制,本文构建了一个晋升激励影响下的地方官员教育支出行为的研究模型。通过2000-2013年浙江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导向的晋升考核某种程度影响着地方教育支出,不同特征的县级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支出影响不同。与官员升迁密切相关的官员年龄与地方教育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官员任期并未给教育支出带来消极影响,而地方财政自主是影响县级政府教育支出的积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远智  周扬  成天婵  刘彦随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外来人口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从县域尺度探讨城镇常住人口的来源构成,揭示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并基于各类型常住人口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和县域城镇化增速等变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县域城镇化的类型进行划分。研究表明:(1)2000—2010年,浙江省城镇化发展经历了由低水平的不均衡阶段向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阶段的转变;(2)户籍城镇常住人口是浙江省县域城镇常住人口的主要构成,但绝大部分区县呈现出占比下降而空间趋向均衡的趋势,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小,而省内城镇常住人口和省外城镇常住人口在县域城镇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小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大;(3)浙江省县域城镇化可划分为省内人口主导低速增长型、省外人口主导中低速增长型、县外人口主导中速增长型、省外人口主导高速增长型和户籍人口萎缩增长停滞型五种类型。针对不同城镇化发展类型面临的问题,应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为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