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5)
2023(7006)
2022(6212)
2021(5606)
2020(5039)
2019(12083)
2018(11883)
2017(22724)
2016(12796)
2015(14603)
2014(14903)
2013(14998)
2012(14505)
2011(13084)
2010(13174)
2009(12223)
2008(12252)
2007(11130)
2006(9621)
2005(8494)
作者
(39985)
(33583)
(33443)
(31944)
(21386)
(16409)
(15427)
(13133)
(12723)
(12185)
(11582)
(11427)
(10822)
(10749)
(10601)
(10554)
(10430)
(9882)
(9879)
(9794)
(8558)
(8430)
(8222)
(7703)
(7616)
(7583)
(7528)
(7446)
(6935)
(6904)
学科
(57280)
经济(57238)
(31485)
管理(30769)
方法(27428)
数学(24859)
数学方法(24667)
(22978)
企业(22978)
(17725)
地方(16248)
中国(13091)
(12698)
(12675)
农业(11975)
(11035)
贸易(11032)
业经(10889)
(10646)
(8964)
环境(8784)
地方经济(8112)
(8082)
(7391)
金融(7389)
(7178)
财务(7164)
财务管理(7139)
(7121)
银行(7073)
机构
大学(187122)
学院(187073)
(76131)
经济(74439)
管理(69517)
研究(66761)
理学(60003)
理学院(59188)
管理学(58109)
管理学院(57740)
中国(48146)
科学(44530)
(41526)
(39402)
(35821)
(34093)
业大(33510)
农业(33070)
研究所(32971)
(32926)
中心(31347)
财经(26208)
(26038)
师范(25736)
(24577)
北京(23660)
(23589)
(23533)
(23370)
经济学(23093)
基金
项目(127176)
科学(98154)
基金(89806)
研究(89498)
(79308)
国家(78641)
科学基金(65807)
社会(55201)
(54304)
社会科(52193)
社会科学(52168)
基金项目(48791)
(43617)
自然(43576)
自然科(42484)
自然科学(42466)
自然科学基金(41703)
教育(41286)
资助(36673)
编号(36524)
成果(29502)
重点(29437)
(28736)
(27934)
(25960)
课题(25839)
计划(25004)
科研(24880)
创新(24373)
大学(23019)
期刊
(83430)
经济(83430)
研究(50889)
(37086)
中国(36714)
学报(35246)
科学(30097)
(25482)
大学(25238)
农业(25141)
学学(23892)
管理(21955)
教育(18435)
技术(15961)
(15331)
金融(15331)
业经(14289)
(14046)
经济研究(12674)
财经(12475)
问题(11651)
资源(10942)
(10681)
(10486)
技术经济(9911)
(9539)
统计(9241)
图书(9053)
业大(9025)
科技(8920)
共检索到276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剑扬  张颖彬  金寿珍  马桂岑  陈利燕  刘新  
【目的】调查浙江省十大名茶(含西湖龙井)样品中稀土(以氧化物总量ΣReOs计)、砷(As)、铬(Cr)、镉(Cd)、铅(Pb)的含量,分析浙江十大名茶中的主要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为名茶安全评估和地理溯源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浙江省名茶主产区的6个地(市)11个县(市、区)采集西湖龙井(West Lake longjing)、惠明茶(Huiming tea)、径山茶(Jingshan tea)、开化龙顶(Kaihua longding)、安吉白茶(Anji white tea)、千岛玉叶(Qiandao yuye)、大佛龙井(Dafo longjing)、越乡龙井(Yuexiang lo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孔光辉  林小峰  刘旭波  夏振远  
应用微波消解法,ICP-MS检测有机肥产品中的17种元素,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检测限介于2~30 ng/g,回收率在89.69%~110.65%;云南省206个有机肥样品,砷、铅、镉和铬4种元素含量结果与nY525-2012中的限量相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9.61%、11.17%、14.56%和3.88%;样品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除Cd含量较高以外,其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了不同国家有机肥标准、准则对重金属的限量。调查结果为有机肥使用和质量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根兴  成杰民  高建琴  刘世梁  郑金伟  
以江苏省吴县市农地为例,研究了高强度经济开发下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除Zn接近背景值外,Cu、Pb全量已超过背景值;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土壤中Pb已显著高于农业环境;它们的有效态含量已达到丰富或过多的供应水平,且工业环境中显著高于农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化率显示工业发展对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的强烈污染冲击。这种20~30a尺度的土壤环境变化对水环境及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必须引起科学家和决策者的密切注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水良  强胜  
调查了浙江金华市郊非农田生境 4 3个样地中的 5 8种杂草的重要值 ,测定了样地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电导率以及土壤中的Cu、Cd、Cr、Zn、Mn、Pb含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 (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对 5 8种杂草与 9个土壤因子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 5 8种杂草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分别为土壤含水量及土壤中Cd、Cr、Cu和Zn的含量 ;根据杂草与土壤因子在排序图上的位置关系 ,指出了具有潜在的耐Cd、Cu、Pb、Cr和Zn等重金属污染的杂草种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振林  吴学谦  魏海龙  吕爱华  尚素微  朱杰丽  
在浙江食用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食用菌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0.078mg·kg-1、镉0.036mg·kg-1、汞0.009mg·kg-1、砷0.029mg·kg-1,干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452mg·kg-1、镉0.254mg·kg-1、汞0.044mg·kg-1、砷0.150mg·kg-1,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74mg·kg-1、镉0.122mg·kg-1、汞0.009mg·kg-1、砷0.030mg·kg-1,鲜平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68mg·kg-1、镉0.026mg·kg-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爱华  尚素微  张宏亮  蒋步云  胡瑞财  
对浙江省毛竹笋主产区的鞭笋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鞭笋的3种重金属(铅、镉、砷)的检出率为100%,3种元素相对含量高低顺序为铅>镉>砷,但均未超过限量值的50%。从2010~2012年时间上分析,鞭笋中铅与镉的含量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上升了40.35%;从鞭笋的不同产地分析,温州地区的鞭笋最为安全,衢州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浙江省鞭笋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较小,质量是相对安全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杜理华  江浩  薛良义  阮晓  王强  
为探索一种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方法测定坛紫菜中砷、镉、铬、汞、铅和锌等6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测试样品分别取自坛紫菜主要产地江苏启东,浙江象山和福建福鼎,采用两步消解法处理样本,先加入消解剂常温静置消化,后三梯度变温(100℃,180℃,100℃)微波消解。样品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消解剂作空白排除测定干扰。本法测定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0.35%~5.14%,砷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5.8%~105.3%,镉为89.0%~98.0%,铬为93.0%~103.2%,汞为90.5%~96.0%,铅为8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国平  黄金荣  宋戈  白明华  王杨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元素排入黑土区后,使黑土环境的质量发生变化。本文以哈尔滨市黑土区和海伦市黑土区为评价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区内的镉、铅、铜、锌四种重金属元素对黑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力图客观地反映四种重金属元素对黑龙江省黑土区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黑土区受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严重,处在重污染阶段;而海伦市黑土区受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较轻,尚处在清洁阶段,最后提出了控制黑土区重金属元素对黑土质量污染的对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立成  余树全  张超  钱力  齐鹏  
以浙江省五金工业之都——永康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181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钛、铬、锰、钴、镍、铜、锌、砷和铅共9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及分析,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永康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土壤重金属元素中,钛、铬、锰、镍、铜、锌、钴和铅等8种元素的均值超过了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砷元素均值略低于金衢盆地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富集。(2)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真  
通过土柱实验,研究了污泥中几种重金属元素Cu,Zn,Ni,Ph的运移特点和形态。实验表明,表层4cm土壤混入6%的污泥后,显著增加了Cu,Ni,Zn的淋出量.而Ph没有显著增加。淋出液中Cu,Ni几乎都是配位态重金属,Zn则有较高比例的非配位态离子。土壤对Cu2+的吸附能力大于Zn2+,Cu2+与有机物的配位能力强于Zn2+。水溶性有机物与重金属的配位反应对Cu,Ni运移影响较大。Zn的运动则主要受土壤的吸附作用和配位反应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越  何青  吴阿娜  
基于1997年3月9日和7月27日长江口南槽定点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口泥沙再悬浮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南槽,近底悬沙浓度和悬沙中重金属含量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两者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对所有金属元素都占绝对优势的F1因子为泥沙再悬浮,泥沙再悬浮现象对本次观测中近底泥沙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起主导作用。泥沙再悬浮一方面会导致悬沙和床沙的混合,另一方面有可能导致重金属从泥沙中向水体中再释放,在长江口南槽,枯季近底悬沙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主要缘于悬沙、床沙的混合;而洪季除悬沙和床沙混合之外,还存在泥沙再悬浮过程泥沙中重金属的释放,这可能与洪季高水温、低溶氧等环境因素以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伍争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玲  刘卓荣  幸学俊  高柱  
【目的】探索赣南脐橙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及果实与叶片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果实和叶片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脐橙生理代谢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自脐橙盛花期后90 d (7月)起,每月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脐橙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和叶片中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B、Fe、Mn、Cu、Zn)、重金属元素(Pb、Cr、Cd)和轻稀土元素(La、Ce、Pr、Nd、Pm)等的含量,分析其周年动态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9月份是脐橙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及重金属元素变化的关键时期。果实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与生长发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近球形,果形指数为1.04~1.07。柠檬酸是脐橙果实总酸的主要组成成分,最高可达82.76%。叶片矿质营养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果实。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积累的关键因子,其中Ca可以促进果实Mg和Cu的积累,抑制叶片Mg和Zn积累;Mg与果实Cu和叶片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中未检测出Pb和Cd元素,叶片中Pm与其他4种轻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B是影响叶片Pm积累的关键因子,能显著促进叶片Pm积累,果实中未检测出Pm;果实和叶片中的La、Ce、Pr、Nd元素之间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脐橙果实品质受矿质营养元素的协同影响,其中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脐橙果实品质的关键因子;脐橙果实品质未受到重金属Pb、Cr、Cd的污染;脐橙叶片轻稀土元素La、Ce、Pr、Nd含量越高,转移积累到果实中的量也越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林凤莲  袁锋  潘国营  高倩倩  李键  吴承祯  陈灿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4种污水重金属元素的净化能力。【方法】用实验室已有的10株菌株,测定不同时间污水重金属浓度及菌株吸附率,并拟合细菌与真菌平均吸附率模型,分析不同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净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10株高效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Pb~(2+)的吸附率高(H)、中(M)、低(L)范围分别为27.30%~52.27%、32.17%~56.07%、32.17%~56.07%,F_(26 )(Aspergillus iizukae)、B_(19 )(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是高、中低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d~(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3%~56.00%(H)、31.03%~58.70%(M)、31.53%~59.23%(L),B_(19)、F_(9 )(Westerdykella dispersa)分别是高低、中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u~(2+)的吸附率范围为29.03%~55.73%(H)、29.83%~57.73%(M)、35.10%~59.00%(L),F_(25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Zn~(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7%~56.73%(H)、31.27%~58.10%(M)、36.00%~60.27%(L),F_(16)(A.niger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2)不同处理时间、污水金属初始浓度和菌株种类均对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有显著影响,菌株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在低浓度和48 h最优且真菌优于细菌,细菌平均吸附率符合指数函数模型,真菌平均吸附率符合幂函数模型。(3)微生物吸收阶段的参与度以及分泌物数量可能是影响重金属吸收效果的主要内在机制。【结论】研究结果为城市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中高效菌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徐惠群  杨暄  马丽艳  戴蕴青  
利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香菇、平菇中铅(Pb)、镉(Cd)、砷(As)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统计其集中趋势,计算北京市居民对香菇、平菇中Pb、Cd和As的平均暴露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香菇中Pb、Cd和A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00、0.287和0.102mg/kg;2)平菇中Pb、Cd和A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4、0.089和0.134mg/kg;3)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北京市居民香菇Pb、Cd和As的人均暴露量为0.170~0.219、0.082~0.107和0.027~0.042μg/d,平菇Pb、Cd和As的人均暴露量为0.173~0.262、0.02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