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8)
2023(14300)
2022(12276)
2021(11507)
2020(9485)
2019(21885)
2018(21804)
2017(40968)
2016(22443)
2015(24814)
2014(25120)
2013(24404)
2012(22527)
2011(20152)
2010(20134)
2009(18237)
2008(17710)
2007(15455)
2006(13361)
2005(11483)
作者
(64380)
(53496)
(52944)
(50389)
(34118)
(25662)
(24137)
(21033)
(20564)
(19119)
(18610)
(17958)
(17172)
(16887)
(16561)
(16302)
(15932)
(15806)
(15575)
(15299)
(13309)
(13199)
(12897)
(12322)
(11977)
(11966)
(11881)
(11675)
(10734)
(10680)
学科
(85542)
经济(85446)
管理(67304)
(62550)
(52787)
企业(52787)
方法(36618)
数学(31174)
数学方法(30812)
中国(23734)
(23199)
地方(23116)
(20690)
(20610)
业经(19800)
技术(19660)
(16286)
农业(15761)
理论(15751)
(14406)
环境(14130)
(13450)
贸易(13440)
(13382)
银行(13335)
(13253)
金融(13244)
技术管理(13162)
(12924)
(12858)
机构
学院(308194)
大学(308007)
管理(123702)
(115413)
经济(112682)
理学(107227)
理学院(105958)
管理学(104155)
研究(103657)
管理学院(103582)
中国(75989)
科学(67166)
(66525)
(52893)
(52148)
(50502)
(50343)
研究所(47871)
业大(47449)
中心(47209)
(42818)
师范(42356)
财经(42102)
北京(41060)
农业(39549)
(38715)
(38167)
(37501)
技术(35228)
师范大学(34161)
基金
项目(218586)
科学(171976)
研究(160822)
基金(156224)
(136883)
国家(135708)
科学基金(116396)
社会(99328)
社会科(93905)
社会科学(93880)
(88541)
基金项目(83768)
自然(76403)
自然科(74560)
自然科学(74539)
教育(73785)
(73774)
自然科学基金(73183)
编号(66070)
资助(62594)
成果(53399)
重点(49148)
(48909)
(47225)
(46962)
课题(46614)
创新(44985)
科研(41478)
项目编号(40470)
大学(39926)
期刊
(127226)
经济(127226)
研究(88919)
中国(63066)
学报(50704)
科学(46439)
管理(46194)
(44858)
教育(40904)
(39190)
大学(37500)
学学(35064)
农业(31240)
技术(28392)
(24541)
金融(24541)
业经(22034)
经济研究(19355)
财经(19337)
图书(17720)
科技(17710)
(16403)
(16369)
问题(15929)
技术经济(14902)
理论(14647)
资源(14628)
(14469)
现代(13744)
实践(13575)
共检索到45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锡辉  施祖麟  柴永强  曾宪纲  
浙江科技强省与"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把宁波和嘉兴建设成为浙江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能力评定标准和科技进步监测指标,对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界定标准进行了统计上的聚类与因子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提出确定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界定标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星垣  郭福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将会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状况和金融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探讨建立立足浙江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色的立体化区域金融风险防范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阎官法  魏艳  陈一静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科技政策的基本导向,建立符合本地区价值观念、制度框架、地域文化、产业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可有力地推动新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区域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论述了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又从组织结构、功能结构、技术结构、地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娟  吴德胜  梁樑  
在安徽省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城两区、若干示范工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按照该思路对安徽省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安徽省的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安徽省的区域竞争能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承云  蒋世敏  熊文景  戴添乐  
以浙江省69个县级行政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以发明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评价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NICH指数、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浙江省2007年—2019年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年—2019年,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创新产出区的分布与浙江省大湾区"一环、一带、一通道"的总体格局基本吻合;浙江省各县域创新产出存在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现象,杭州市区及其周围县区、宁波市区及其周围县区以及绍兴市区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浙西南与浙西的山地丘陵地带;由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技术溢出和空间区位对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升级、政府政策和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正负差异性,而经济基础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总体呈负向关系,仅在极少数县域为正相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磊琦  应向伟  林志坚  赵志娟  吴巧玲  
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在研究协同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浙江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概念;进而,在调查分析浙江省高新园区内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基础上,分析其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运行机制与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浙江省高新园区协同创新系统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娣  姚曦  赵毓婷  
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先进技术的引进已经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核心,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通过搜集近年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对外商直接投资在黑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黑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贤荣  
借鉴国内外现有存货指数编制方法,基于人民银行浙江省区域500户企业季度问卷调查数据,初步编制出省份区域存货指数。实证研究表明,区域存货指数变动基本能够拟合区域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但存在约1个季度的滞后,同时能够较好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从目前存货指数走势情况看,当前浙江省区域经济扩张的动力较为充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有为  刘花  高国力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全国有10余个省份提出打造30多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计划。但社会各界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认识尚不统一,省域副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不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应具有经济优势突出、产业竞争力强、人口规模较大和交通区位优越等基本特征,分担部分中心城市功能、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基本功能。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目标,结合国家批复的7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及各省发文明确的14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情况,构建一套用于评价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这21座城市中有3座已经具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有9座城市具备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另有9座城市尚未达到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为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其选择要根据各省及备选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处于培育期和发展期的城市重点建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碧凡  俞益武  方躬勇  孟明浩  朱云杰  钱圆  
为科学地分析和掌握浙江省各森林旅游区的动态变化与经营管理成效,并客观公正地评价其质量水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进行研究。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等4个层次,具体有5个项目27个要素62个指标,同时对各个指标设立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军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挥各地资源、制度优势,共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在分析沪苏浙两省一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就联手共建长三角创新体系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和合作机制等作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海彬  邹德玲  蒋天颖  
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区域创新平台空间分布与聚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区域创新平台数量整体呈现"南少北多"的不均匀分布态势;区域创新平台核密度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总体表现为浙北地区大面积、连片的核分布与浙南地区小规模、零星的核分布并存;浙江省区域创新平台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环杭州湾地区为空间热点与核心区域;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财政支持、科研人员投入与教育事业投入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立军  
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手段。文章阐述了低碳技术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发低碳技术的主要途径。根据浙江省的能源利用效率、技术发展水平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