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4)
- 2023(12945)
- 2022(10867)
- 2021(9789)
- 2020(8477)
- 2019(19304)
- 2018(19153)
- 2017(36969)
- 2016(20367)
- 2015(22921)
- 2014(23133)
- 2013(23337)
- 2012(21855)
- 2011(19688)
- 2010(20002)
- 2009(18800)
- 2008(18972)
- 2007(17681)
- 2006(15693)
- 2005(14197)
- 学科
- 济(93529)
- 经济(93432)
- 业(90136)
- 企(72122)
- 企业(72122)
- 管理(69729)
- 农(47513)
- 方法(40597)
- 数学(32203)
- 数学方法(31946)
- 农业(31437)
- 业经(30302)
- 财(27765)
- 中国(21435)
- 地方(19979)
- 务(19886)
- 财务(19860)
- 财务管理(19829)
- 制(19047)
- 企业财务(18731)
- 技术(17868)
- 环境(17330)
- 学(17239)
- 和(16999)
- 贸(16537)
- 贸易(16531)
- 划(16210)
- 易(16031)
- 策(15645)
- 理论(14295)
- 机构
- 学院(305754)
- 大学(297610)
- 济(128721)
- 经济(126117)
- 管理(121840)
- 理学(104395)
- 理学院(103330)
- 管理学(101691)
- 管理学院(101147)
- 研究(100216)
- 中国(79581)
- 农(69425)
- 科学(62816)
- 京(62582)
- 财(57776)
- 农业(53644)
- 江(52698)
- 所(52313)
- 业大(51834)
- 中心(48439)
- 研究所(47296)
- 财经(45737)
- 经(41221)
- 州(38792)
- 北京(38343)
- 经济学(37816)
- 范(36874)
- 师范(36477)
- 省(36312)
- 经济管理(35682)
- 基金
- 项目(200500)
- 科学(157930)
- 研究(146129)
- 基金(144668)
- 家(125696)
- 国家(124485)
- 科学基金(107316)
- 社会(93169)
- 社会科(87951)
- 社会科学(87925)
- 省(83481)
- 基金项目(77470)
- 自然(69608)
- 自然科(67921)
- 自然科学(67902)
- 划(66769)
- 自然科学基金(66695)
- 教育(64574)
- 编号(59865)
- 资助(58204)
- 成果(46229)
- 发(45247)
- 重点(44947)
- 创(43937)
- 部(43915)
- 业(43432)
- 创新(40458)
- 课题(40370)
- 科研(38713)
- 国家社会(37782)
- 期刊
- 济(152271)
- 经济(152271)
- 研究(82973)
- 农(69476)
- 中国(59253)
- 学报(47933)
- 财(47079)
- 农业(46863)
- 科学(45525)
- 管理(44562)
- 大学(36281)
- 学学(34751)
- 业经(31896)
- 融(29818)
- 金融(29818)
- 技术(28211)
- 业(25028)
- 教育(22939)
- 财经(22095)
- 经济研究(21194)
- 问题(20664)
- 经(18983)
- 技术经济(18269)
- 版(16364)
- 资源(16077)
- 世界(15543)
- 农村(15076)
- 村(15076)
- 商业(14988)
- 统计(14888)
共检索到458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大东 张社梅 黄伟
通过搭建农业系统碳源、碳汇评估的框架,该文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来浙江农业系统碳汇、碳源的主要构成及其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浙江农业系统总体呈碳增汇趋势,林地、农地是碳吸收的主要构成,而化肥及农用柴油用量的大幅上升是碳排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浙江 低碳农业 碳源碳汇 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耀求 欧阳婷萍 邹毅 刘宇 李超 王德辉
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得到2005-2008年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O2排放量估算结果,2005年为6.19亿t,2008年达到7.4亿t。首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次是土壤呼吸。两者占总排放量的77%-79%。其中土壤呼吸的排放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27亿t左右(或6 200万t碳),而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57亿t CO2(或7 021万t碳)增加到2008年的3.44亿t CO2(或9 375万t碳),4年增长了33.52%。其他排放源由大而小依次为:生物质转化、工业过程和人畜呼吸。2005-2008年全省主要...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源 碳汇 广东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彤瑶 曹俊文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汇、碳源比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考虑农业碳源因素将会高估农业生态效率,忽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汇因素,则会低估农业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不协调;黄河流域大多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黄河流域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为此,应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工具设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强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彤瑶 曹俊文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汇、碳源比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考虑农业碳源因素将会高估农业生态效率,忽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汇因素,则会低估农业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不协调;黄河流域大多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黄河流域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为此,应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工具设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强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梁 赵杰 陈守越
依据2002—2013年山东省17地市农业投入、播种面积以及作物产量等统计数据,对全省各地市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碳源、碳汇估算,从中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造成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系统具备较强的碳汇能力,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碳排放量,两者的总量之比为4.32∶1;碳吸收量和碳汇量呈增加趋势,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呈降低趋势;农田生态系统表现出较大的碳生态盈余,碳足迹占同期耕地面积的比值呈现降低趋势,2002年为27.71%,2013年为20.96%;17地市之间单位面积碳汇量和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明显差异,2013年单位面积碳汇量最高的为德州市(6.20t/hm~2)、最低为威海市...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源 碳汇 碳足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楠 庄贵阳
评估和预测有代表性城市的碳排放情况,对总结低碳发展规律、制定低碳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浙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示范区之一,其设区市类型各异,又分为低碳试点城市和非试点城市,评估分析各城市的低碳发展情况,可以为浙江及其他省市的低碳发展提供指导。为此,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全新开发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各设区市的低碳发展成效进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碳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建筑、交通、消费四个分领域进行碳排放收敛分析,预测碳排放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015年浙江省各设区市的低碳水平相对2010年有了整体提升,不同类型城市低碳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低碳试点城市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自身低碳水平提升的速度开始变慢,而非试点城市的低碳发展速度较快;(3)各设区市在工业、建筑、交通、消费领域的碳排放不存在绝对β收敛,试点城市存在俱乐部收敛和条件β收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发挥浙江低碳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挖掘绿色新动能,对接国家、省级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建议。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成效评估 收敛性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米松华
本文运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和IPCC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五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按照国际惯例IPCC核算的农业碳排放只占总碳足迹的43.55%,隐含在农用能源和农业工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被忽视或被低估,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系统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从农业碳足迹结构来看,农业种植、养殖活动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占比重不大;农用能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工业投入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农业废弃物最终处置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最重要的三大类来源;其中以化肥(氮肥)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秋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地区在发展中的普遍共识。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以1995~2008年为研究时序,从能源消费、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土地利用变化与牲畜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废水处理和排放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碳源与碳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95~2008年,湖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在2.20亿t(2000年)至3.99亿t(2008年)CO2当量之间,14a间增长了61.18%,年均增长3.74%;碳汇总量约在17.54亿t(1995年)至25.37亿t(2007年)CO2当量之间,14a间增长了36.07%,年均增长约2.40%;能源消费与农业部门...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源 碳汇 湖南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枫 沈月琴 朱臻 林建华 王小玲
增加森林碳汇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在中等立地条件和经营强度的土地类型上进行裸地造林的假设,运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模型和修正的Faustman-Hartman模型分析碳补贴和碳税政策对杉木人工林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木材收益远大于碳汇收益,所以在较大的价格区间内碳汇价格增加对于最优轮伐期和碳供给的影响不显著,但最优轮伐期和碳供给量呈上升趋势;土地期望值与碳汇价格呈正相关。由于碳补贴和碳税政策的实施,林地的价值在增长,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如农业用地相比,更多的土地将被用作林业用地。图5表1参1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静 冯永忠 杨改河 陈兵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业碳循环过程,为该省的农作物布局,以及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山西省11个地区2000-2006年作物产量、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的2 010万t增加到2003年的2 330万t,上升近11%,但从20世纪初期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 330万t下降到2006年的2 230万t;2006年运城和临汾主要以小麦碳吸收为主,其余各市都以玉米碳吸收为主,其中玉米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蔡海生 张学玲
利用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和农作物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碳足迹,分析了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碳足迹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江西省农业投入引起的碳排放量从2001年的11.910 1×106 t,增加至2010年的5.872 8×106 t,增加了1.03倍,农业机械化对碳排放总量贡献率最大。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8年赣州市碳排放量最多,景德镇市最少;(2)2001~2010年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先减少,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又减少,整个2001~2010年间增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懋雄 罗爱明
农业绿色发展事关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事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实施“双碳”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农业品牌,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食品安全、降低碳排放,实现农户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既是我国农业大省,又是生态资源大省,本文以四川为例,从碳源和碳汇角度分析绿色农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力求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从而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勇 税伟 李首成 康银红
采用2003~2010年四川省兴文县农业投入和产出相关农业数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现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3~2010年兴文县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呈持续增加趋势,2010年碳吸收量达183 487.22 t,比2003年提高了8.76%。②2003~2010年兴文县农田生态系统排放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从2003年的10443.06 t增加到2010年的11955.70 t,化肥施用是导致碳损失的主要途径。③兴文县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大于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但碳排放的增长大于碳吸收的增长,对农田碳汇培育形式压力。
关键词:
兴文县 农田生态系统 碳汇 现状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凤才 何建龙
推动农业低碳转型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明晰当前我国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与趋势,有利于贯彻农业绿色低碳政策、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农资投入、种植业和畜禽养殖3个维度22类碳源数据,估算2001-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碳排放强度,运用STRIPAT扩展模型预测2023-2030年黑龙江省不同情景下农业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1-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呈三个“倒U型”的变化趋势;(2)农业领域已实现碳生态盈余,且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3)分情景预测结果中,低碳情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备更强的碳减排潜力。未来,应持续提高农资投入利用效率,强化农业低碳技术创新,培育优化碳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碳金融体系,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减排 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顾蕾 朱玮强 施拥军 计薇 郑轶枫
基于《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改进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浙江省安吉县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并在不同情景下对项目净现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在30 a周期内净现值为19 567.52万元,年均净现值为652.25万元·a~(-1),单位面积净现值为13.72万元·hm~(-2),相比传统竹林经营增加了42.05%;项目累计二氧化碳减排量为249 658 t,年均减排量8 322 t·a~(-1),单位面积减排量175 t·hm~(-2),项目减排量累计现值465.40万元,年均现值15.51万元·a~(-1),单位面积现值0.33万元·hm~(-2)。在相同因素变化率的情景下,项目净现值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竹材价格>贴现率水平>劳动力价格>碳汇价格。根据研究结论,从碳汇价格、农民增收和市场环境等3个方面为更好地持续开展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