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4)
2023(14156)
2022(11966)
2021(10839)
2020(9157)
2019(20871)
2018(20075)
2017(38231)
2016(21315)
2015(23350)
2014(23398)
2013(23227)
2012(22088)
2011(20129)
2010(20287)
2009(18833)
2008(18920)
2007(17256)
2006(15057)
2005(12913)
作者
(67470)
(56819)
(56334)
(53716)
(35887)
(27634)
(25573)
(22120)
(21418)
(20333)
(19589)
(19201)
(18356)
(17849)
(17787)
(17738)
(17521)
(16625)
(16381)
(16364)
(14467)
(13993)
(13789)
(12997)
(12933)
(12617)
(12613)
(12514)
(11629)
(11617)
学科
(89575)
经济(89478)
(57256)
管理(54061)
(41610)
企业(41610)
方法(40014)
(35735)
数学(35630)
数学方法(35260)
农业(23869)
(22669)
中国(22652)
(21964)
地方(21784)
业经(21307)
(16764)
(16564)
贸易(16561)
(16020)
环境(13515)
(13435)
金融(13432)
(13422)
银行(13352)
(13075)
财务(13056)
财务管理(13022)
(12685)
技术(12478)
机构
学院(315471)
大学(315094)
(124522)
经济(121807)
管理(114480)
研究(112210)
理学(100019)
理学院(98672)
管理学(96637)
管理学院(96053)
中国(81062)
科学(75632)
(73509)
(65870)
(59910)
农业(57611)
业大(57258)
(55504)
研究所(55386)
(51976)
中心(51530)
财经(44815)
(43182)
师范(42581)
(40656)
北京(39610)
(39565)
(39540)
经济学(38686)
(38471)
基金
项目(220517)
科学(172013)
基金(160258)
研究(150728)
(144283)
国家(143053)
科学基金(119835)
社会(96670)
社会科(91373)
社会科学(91342)
(89518)
基金项目(86220)
自然(80357)
自然科(78496)
自然科学(78461)
自然科学基金(77067)
(74818)
教育(68417)
资助(64257)
编号(58465)
重点(50867)
(48380)
(47955)
成果(46980)
(45315)
计划(43999)
科研(43309)
创新(42519)
课题(41506)
国家社会(40101)
期刊
(136698)
经济(136698)
研究(84178)
(71021)
学报(64818)
中国(59107)
科学(55752)
农业(47326)
大学(46925)
学学(45015)
(41885)
管理(36467)
(27607)
金融(27607)
教育(27319)
业经(25809)
(22826)
技术(22717)
财经(21801)
经济研究(20914)
(19857)
问题(18920)
(18596)
业大(18315)
资源(16057)
科技(15716)
农业大学(15673)
技术经济(14837)
统计(14366)
商业(14201)
共检索到452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任丽燕  
借助熵值法构建乡村性指数,并测算浙江2003、2012年浙江省各县乡村性,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县域乡村性水平的空间分异,并以市场力、行政力、内源力和外动力四维探究了乡村性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乡村性指数格局较为稳定,但差异较大,由东北杭嘉湖、宁绍平原地区向浙西南地区逐渐升高。2浙江全省乡村性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乡村性水平地区的集聚,且2003—2012年全局空间集聚态势增强。浙江乡村性的空间集聚态势日趋稳定,形成以环杭州湾的乡村性冷点区,区域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以云和县为核心的浙西南乡村性热点区,为全省城镇化"低地"。3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特色的海洋产业发展、政府投资与行政区划的调整、农业机械化和对外贸易等是驱动浙江乡村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芬  白鸥  
【目的】探讨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便于优化森林乡村的空间布局。正确认识森林乡村的形成因素,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方法】以浙江省447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结果】(1)从整体空间上看,浙江省森林乡村呈现集聚型的分布状态,具有“小范围聚集,大范围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分布特点。(2)从区域空间上看,在五大分区及市域层面上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3)从整体空间密度上看,形成了双核心集聚区和双核心连绵区。(4)从空间分布关联上看,呈现西南部热,东北部冷的空间关联特征,次冷点区域变化较小,热点区域呈现条带状分布向条状及零星分布状转变。(5)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河流水系、森林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的综合影响。【结论】由于自然及人文的综合影响,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森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地形、气候及河流孕育其生态环境,而交通、文化资源及社会经济基础关乎其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及经济支撑。今后浙江省在森林乡村建设中,要基于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及本地发展政策,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协同布局等举措以实现全域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浙江样板。图4表2参3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子昕   匡兵   吴楚仪   匡星宇  
为探究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试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优化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布局,基于2019—2021年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POI数据,运用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网格维数法系统分析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过程中连片分布特征呈不断加强趋势,由嘉兴市、衢州市和台州市“三核心”变化为以嘉兴市、湖州市和绍兴市为核心的连片高密度区;2)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空间分布上概率不等,分形结构复杂,存在局部围绕平原地区集聚情况;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移动幅度逐渐变小;3)政策文件数、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GDP、地形起伏度和城镇化率是影响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强度依次递减,且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对试点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浙江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槿   石元博   方志勇  
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文章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以2019—2022年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剖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特色田园乡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苏南地区分布密度最高、苏中地区分布密度最低,在城市尺度上呈现集聚、不均衡分布特征,但其不均衡程度逐年降低。(2)空间格局具有高密度集聚区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的演变特征,当前呈现“Z”形分布,主要集聚在苏南丘陵地区、沿江地区、里下河地区和徐宿毗邻地区。(3)从单因子作用看,农民可支配收入、通车里程、农村财政支出和人口密度等因子对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高;从因子交互作用看,区位交通条件是特色田园乡村空间分异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拓展乡村振兴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对及时优化政府政策、合理调整乡村发展格局和资源配置、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欢   祁妤   张赫   赵庆云   张中华  
文章在分析陕西省乡村民宿价格分级的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官方统计、夜间灯光和POI等多源数据,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和消费基础4个维度入手,运用地理探测器挖掘不同价格等级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陕西省乡村民宿呈不均衡、局部集聚空间分布特征。(2)从动态演变来看,陕西省乡村民宿规模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沿秦岭北麓东西方向的民宿产业带雏形初显。(3)陕西省乡村民宿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消费基础和区位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价位民宿选址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4)随着民宿价格的上涨,各指标因素的解释力数值增大,消费基础维度排序逐步上升至第一位。(5)陕西省各级乡村民宿对景区资源禀赋具有较强依赖性,受区位交通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乡村民宿具有盘活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增收和传播地域文化等重要功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雪  舒季君  唐根年  李露  钟琴  
基于浙江省90个县区2005—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分析县域层级的创新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创新的热点空间及惰性空间;进一步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评创新空间的效率水平,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探究有利于创新活力提升的适配性创新生态环境,寻求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机制与提升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热点空间日趋集中在浙东北地区,各县区的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分异性;政府对创新效率的推动作用显著大于人才储备和产业高度化的推动作用,同时创新氛围、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各县区的创新效率也具有正的影响,而金融环境质量、风险承担能力与各县区的区域创新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成  赵磊  杨宏浩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峥  徐逸伦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伴随区域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产生的原因是受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象表征主要体现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经济重心3个方面,并对这3个方面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构建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各县域GDP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方法,对1988~2008年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情况做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台阶式扩大,主要由富裕地区引起,并且经济重心在不断转移。结果与1988~...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棋  李静  何志明  金贤锋  王昌博  
[目的]分析重庆市县域乡村性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重庆市城乡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重庆市32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SDA空间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分析方法,探讨2000年以来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年以来,重庆市县域乡村性逐渐减弱,主城都市区乡村性较弱、渝东北和渝东南乡村性较强的整体格局稳定,巫溪县、城口县、彭水县、酉阳县等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县(区)的乡村性较强。(2)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集聚和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在多种作用力的交互影响下,呈现出重庆市域的多圈层结构和区域性的双圈层结构。(3)自然力和区位力形成了重庆市县域乡村性分异的基础地理格局,市场力和行政力对这种格局进行调整、优化,在四种力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了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结论]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探索了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乡村振兴潜力区域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棋  李静  何志明  金贤锋  王昌博  
[目的]分析重庆市县域乡村性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重庆市城乡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重庆市32个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SDA空间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分析方法,探讨2000年以来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年以来,重庆市县域乡村性逐渐减弱,主城都市区乡村性较弱、渝东北和渝东南乡村性较强的整体格局稳定,巫溪县、城口县、彭水县、酉阳县等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县(区)的乡村性较强。(2)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集聚和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在多种作用力的交互影响下,呈现出重庆市域的多圈层结构和区域性的双圈层结构。(3)自然力和区位力形成了重庆市县域乡村性分异的基础地理格局,市场力和行政力对这种格局进行调整、优化,在四种力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了重庆市县域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结论]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探索了乡村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乡村振兴潜力区域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宾津佑  
传统村落是体现农耕文明、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广东省26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冷热点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广东省传统村落总体呈不均衡分布态势,在空间上呈倒"T"型多核心凝聚式分布,即形成了以梅州―潮汕揭地区、广佛地区、清远瑶族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湛江雷州地区为主的四大核心集聚区域;2)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广东省传统村落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粤北山区>珠三角>东翼>西翼地区;3)从市域层面看,主要集中分布在梅州市、清远市、佛山市三市,约占总数的50%;4)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是自然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人文因素等多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山水格局奠定了传统村落分布的宏观格局,社会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文化因素是传统村落延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政策因素对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存续起着重要的外在调控和导向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辉   李思梦   乔浩浩   高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民宿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选取黄山市黟县为案例地,采用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和特征价格模型,研究民宿产业定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宿房价整体呈现以碧山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民宿高值区,以塔川、南屏、关麓、卢村和屏山景区为核心的传统村落型民宿次高值集聚区。2)不同等级民宿区位选择偏好不同,中低档民宿主要依托旅游景点呈现多组团集聚分布,而高档民宿较为分散,未形成明显的集聚。3)民宿房价的空间分布与旅游吸引物、区位特征、场所空间、户外景观、原生态环境等因素高度相关。4)房源特征对民宿定价的影响最大,经营投入、品牌声誉和景观特征等因素影响次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冯嘉晓  朱春晓  滕文敏  
运用GIS空间技术探讨中国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从全局上看,中国美丽乡村地区分布不均衡,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②美丽乡村类型分布差异明显,历史古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京津冀地区;中部及东北部分布较多现代新村且具有交通指向性,沿主要铁路呈网罗式分布。③区域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经向地带性差异较为明显,呈现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中心密集区,总体表现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格局。④冷热分布不均衡,表现出"大部分冷、局部热"的格局,热点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冷点区多集中在西南地区。⑤美丽乡村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自然因素表现为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人文因素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深厚程度等。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鉴于此,从发展方式、资源整合及监督机制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超  
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共服务的"综合效率"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准。尝试构建合作社公共服务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合作社为样本进行测量验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合作社公共服务的总体效率水平偏低,并非示范社等级越高则效率水平越高。与"小农发起"的合作社相比,"政府部门发起"和"村干部发起"的合作社公共服务效率水平较低;社员监督对于合作社公共服务效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政府扶持对于合作社发展的推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外部市场层面的经济效应,而非内部社员层面的社会效应。因此,为提升效率,合作社的经济活动应"嵌入"社员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政府部门应做好"守门人",进一步完善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天颖  张超  孙平  蒋雄飞  
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测算方法,测度浙江省69个县域金融创新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6年,浙江县域金融创新绝对差异波动大,相对差异波动小,空间集聚性不断上升;浙江省县域金融创新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热点区县域基本上分布在浙江北部环杭州湾地区,冷点区集中分布在浙江省南端;2006—2011年,浙江县域金融创新高增长区县域沿沪昆高速和杭州湾环线高速呈"Y"字型分布,处于金融创新高增长冷热点区的县域较少,而2011—2016年,演变成沿沪昆高速、杭州湾环线高速以及G 330国道呈"R"字型分布;浙江县域金融创新主要受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浙江县域金融创新增长主要受经济发展增长率、信息化水平增长率以及对外开放度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提出优化县域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拓展县域金融对外合作机制、推动县域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