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8)
2023(17770)
2022(15268)
2021(14732)
2020(12022)
2019(28348)
2018(28037)
2017(51507)
2016(29097)
2015(33417)
2014(33971)
2013(32430)
2012(30338)
2011(27418)
2010(27884)
2009(25456)
2008(25346)
2007(22573)
2006(19811)
2005(18134)
作者
(80709)
(67274)
(67073)
(64332)
(43027)
(32374)
(30976)
(26262)
(25921)
(24739)
(23105)
(22740)
(21759)
(21394)
(21215)
(21147)
(20679)
(19982)
(19787)
(19701)
(17129)
(16656)
(16418)
(15689)
(15328)
(15243)
(15157)
(15152)
(13644)
(13480)
学科
(106285)
经济(106142)
管理(82460)
(75720)
(62162)
企业(62162)
方法(46860)
数学(41117)
数学方法(40447)
中国(34284)
(32750)
(31578)
(25185)
教育(24259)
(23736)
业经(23475)
地方(22513)
理论(21779)
(20988)
贸易(20973)
农业(20448)
(20397)
(19673)
财务(19598)
财务管理(19540)
企业财务(18489)
(18182)
银行(18145)
技术(17451)
(17259)
机构
学院(401636)
大学(400824)
(156333)
经济(152647)
管理(147582)
研究(136882)
理学(125396)
理学院(123861)
管理学(121459)
管理学院(120658)
中国(101342)
(86093)
科学(81773)
(77745)
(68861)
(68500)
中心(63892)
(63094)
研究所(61789)
(61147)
师范(60569)
财经(59540)
业大(55967)
北京(54178)
(53797)
(51529)
(49657)
农业(49138)
技术(49078)
师范大学(48797)
基金
项目(258605)
科学(203731)
研究(197575)
基金(182681)
(157388)
国家(155912)
科学基金(133630)
社会(120716)
社会科(114002)
社会科学(113971)
(104051)
教育(98932)
基金项目(95342)
(87879)
自然(85044)
编号(84594)
自然科(82984)
自然科学(82961)
自然科学基金(81459)
资助(75261)
成果(71733)
课题(61634)
重点(59781)
(58772)
(55982)
(53820)
(51021)
教育部(50936)
项目编号(50678)
(50418)
期刊
(177280)
经济(177280)
研究(128099)
中国(93476)
教育(77074)
(63836)
学报(58969)
(56217)
管理(55069)
科学(53608)
大学(46141)
技术(42454)
学学(41564)
(38296)
金融(38296)
农业(37751)
财经(29688)
业经(28740)
经济研究(27520)
(25526)
职业(23154)
问题(22563)
图书(22009)
(20280)
(19864)
(19285)
论坛(19285)
(18854)
技术经济(18569)
理论(18549)
共检索到627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重要教育政策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经历了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尝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纵观发展历程,这四方面似应受到重视并努力为之,即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实践发展需求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点、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服务区域经济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育锋  陈鸿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我国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璐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以集团平台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纽带,着力推进中高职衔接组织一体化、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团队一体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陈志刚  於冉  李璐璐  
文章基于土地制度对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分析,认为土地制度主要通过外部性内部化、激励与约束、资源配置等方式影响经济发展,据此,阐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以来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将土地出让制度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初步评价了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实施与改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中国土地出让制度自实施以来所产生的制度绩效相当于2011年当年GDP的6.58%。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也影响了中国土地出让制度运行对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贡献,文章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财政"支柱"机制、城市重点重大项目回报机制、土地产权主体的城镇化红利分享机制等后土地经济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俊帅  
文章阐述了"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概念与背景,分析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专业"3+2"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办学现状与特征,进而指出了"3+2"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质量监控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制定兼顾科学性与可行性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课程设置的衔接提供参考;协同制定并实施务实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实施的衔接做出实质保障;优化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为课程评价明确路径;加强管理与教学机制创新,为保障衔接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炳雄  吴盈盈  
中高职旅游类专业及课程的合理衔接,有利于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浙江省为例,选取一定比例的旅游类中高职学校作为样本,就其专业及课程体系进行抽样比较分析,从中梳理出其专业与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厘清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改革现行中高职招生制度,扩大中职生录取比例等应对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威  
长期以来,日本高等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掀起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从规模化、多样化、高度化和重点化方面出发,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尝试对日本研究生教育政策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其政策的特征及效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本文基于中西关系、政策迁移与制度化的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识教育的起源与扩散进行了历史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开始探索文理交融的通识教育模式,这一探索主要基于本土实践的需求,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实践伴随着国人的境外教育考察而为人所知,但影响并未凸显;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概念和实践广为传播,被部分精英综合大学接受之后逐渐扩散到理工院校和其他高校,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一竞争性的本土概念;进入21世纪后,通识教育的实践逐渐被制度化与机构化,同时超越单一的课程维度,引入导师制、住宿学院制、荣誉学位等育人举措。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课程和组织层面明显受到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的影响,本土传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古典人文教育与经典教育传统是中国重视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住宿制书院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古代书院传统的现代延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美蓉  
从历史学的角度探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工业变迁所呈现的五个显著特点:"跳跃"式发展工业的模式、以内迁企业为中坚的"嵌入式"工业发展、优先速成的重工化结构、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格局。回顾这些特点,有助于认识工业经济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坚定甘肃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平  师海歌  刘红达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衔接、课程评价衔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进而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祝海英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长春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整合与实施的实践性做法做出了全面总结,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范敏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3+2”工作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机制上的不足,从“衔接”与“选拔”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洁  洪明  
"要素学校联盟"是创建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松散型学校联盟,旨在按照进步主义的理念改造美国基础教育。其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表明,在当前美国保守主义主导的教育改革中,"要素学校联盟"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不易的,而它与保守主义教育的协作与对抗,展现了有关教育基本方向和价值的融合与冲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陈超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非连续性,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意志的方向,以及控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的大小。本文把教育政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和独特的资源,通过教育政策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教育政策的类型、层次、性质等问题,并从数量的变化中反映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理,并对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缪学超  易红郡  
英国所有合格教师必须在履新前接受入职教师教育,其途径包括通过3~4年制的本科课程学习,获得教育学士学位(BED);或通过1年制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培训,获得相关学科的一级学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报告,以期建立国家统一的入职教师培养体系。英国入职教师培养政策渗透了一些独特的理念,如追求卓越指导水平;培养儿童保护意识;理解种族与多样性;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发展新型合作关系等。这些政策理念为确保英国培养高质量的合格教师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