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9)
- 2023(14039)
- 2022(12061)
- 2021(11484)
- 2020(9237)
- 2019(21602)
- 2018(21791)
- 2017(40173)
- 2016(22797)
- 2015(25893)
- 2014(26272)
- 2013(25371)
- 2012(23755)
- 2011(21673)
- 2010(21905)
- 2009(19600)
- 2008(18948)
- 2007(16765)
- 2006(15055)
- 2005(13535)
- 学科
- 济(88646)
- 经济(88560)
- 管理(59097)
- 业(58616)
- 企(47359)
- 企业(47359)
- 方法(35177)
- 中国(30583)
- 数学(30024)
- 数学方法(29635)
- 地方(25740)
- 农(25049)
- 教育(23155)
- 学(21379)
- 业经(20613)
- 财(19854)
- 理论(17123)
- 农业(17111)
- 技术(15460)
- 贸(15040)
- 贸易(15026)
- 制(15007)
- 发(14959)
- 环境(14665)
- 易(14455)
- 和(14371)
- 银(13937)
- 银行(13898)
- 地方经济(13787)
- 融(13623)
- 机构
- 大学(316422)
- 学院(313735)
- 管理(119945)
- 济(116697)
- 经济(113796)
- 研究(111816)
- 理学(103069)
- 理学院(101709)
- 管理学(99884)
- 管理学院(99295)
- 中国(78638)
- 京(71149)
- 科学(70245)
- 所(56880)
- 财(52682)
- 范(52483)
- 江(52344)
- 师范(52063)
- 研究所(51823)
- 农(49906)
- 中心(49846)
- 业大(45747)
- 北京(45585)
- 师范大学(42464)
- 财经(41509)
- 院(40642)
- 教育(40590)
- 州(39847)
- 农业(38637)
- 经(37620)
- 基金
- 项目(210999)
- 科学(166297)
- 研究(161054)
- 基金(147979)
- 家(127772)
- 国家(126495)
- 科学基金(107963)
- 社会(97507)
- 社会科(92032)
- 社会科学(92009)
- 省(85415)
- 教育(79050)
- 基金项目(78786)
- 划(72494)
- 自然(69186)
- 编号(68734)
- 自然科(67486)
- 自然科学(67472)
- 自然科学基金(66211)
- 资助(60508)
- 成果(57952)
- 课题(50229)
- 发(49405)
- 重点(48349)
- 部(47022)
- 创(43807)
- 项目编号(41584)
- 年(40584)
- 创新(40508)
- 教育部(40367)
共检索到48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宏飞
回顾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 2 0 1 0年之前“普及为主 ,兼顾提高”的总体目标和八个具体目标 ,并阐述了实现目标的六个对策 :行政立法 ,使心理教育有法可依 ;整合各方面力量 ,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 ,消除对心理健康的误解 ;以点带面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繁荣 ;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外交流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永胜
采用自编的调研提纲,考察了浙江省59所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结果发现,浙江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办学理念带动、科研课题引领、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渗透、专职兼职运行、现代手段支撑和区域整体推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发展策略。
关键词:
浙江省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王永丽
本文简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如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和孤立化倾向等 ,进而论述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问题 发展趋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全明 张莉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国家政策上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丰富独特、学生发展内在动力巨大和民族心理健康思想丰富等优势;分析了存在的消极影响因素,进而论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民族地区 优劣势 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超 常若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夯实健康中国的重要社会基石。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尚有些许不足,表现出了明显的临床倾向、德育化倾向、西方文化倾向和经验性教育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应不断强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属性、坚持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作用、坚定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自信、夯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底蕴。未来,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要不断走向深化,为此,教育相关部门和中小学管理主体要在政策上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及课程构建要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建立联合机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家校共育。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德育一体化的产物。无论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校都应准确规范各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差异性与递进性的统一。其主要学理基础是发展心理学、发展精神病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系和保障措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诸如:国内的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及国外的发展性辅导式、辅导-目的性行为式、辅导-心理教育式、辅导-全员服务式,作了系统梳理与述评,进而提出了在新改背景下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述评 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伟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但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形势依然严峻,调查表明,诸如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乃至敌对偏执等等心理障碍,在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身上依然存在。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应试教育与"教育公平"的两难、社会角色期望与教师角色期望的共振、工作投入与劳动产出比的失衡以及工作的挑战性与教师既有素养的差距、行政管理的移位等;学校及有关部门只有采取教师工作的正常化、教师期望恰当化、教师管理的人本化、教师待遇认知的理性化等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传景 毛华配 宫本宏
运用SCL-90量表对温州市部分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城市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婚姻、年龄、岗位和文化程度的城市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各有差异。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 心理健康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以1480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林 苏欣宇
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中小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章探讨了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相关问题,从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策略、路径、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中小学如何落地的问题,以期对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指导各地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基本设置和管理规范。提出心理辅导室建设应坚持立德树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心理辅导室软、硬件设施配置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敏生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关键词:
心理互助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丽萍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简版的Coopersmith自尊问卷,以及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压抑量表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同伴关系、自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卷入欺负的儿童,无论是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都比一般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精神症状。(3)在中小学中,同伴关系在儿童欺负问题对其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儿童受欺负通过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间接地影响儿童的自尊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欺负问题 同伴关系 自尊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