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4)
- 2023(6856)
- 2022(5769)
- 2021(5412)
- 2020(3989)
- 2019(8970)
- 2018(8592)
- 2017(15622)
- 2016(9003)
- 2015(10137)
- 2014(10023)
- 2013(9209)
- 2012(8547)
- 2011(7741)
- 2010(7846)
- 2009(7158)
- 2008(7108)
- 2007(6446)
- 2006(5819)
- 2005(5324)
- 学科
- 济(33374)
- 经济(33349)
- 管理(25651)
- 业(21623)
- 企(17597)
- 企业(17597)
- 方法(11988)
- 环境(11803)
- 农(11386)
- 地方(10586)
- 数学(10300)
- 数学方法(10179)
- 中国(9647)
- 业经(8141)
- 学(8090)
- 划(7772)
- 财(7693)
- 制(7502)
- 农业(6894)
- 理论(6763)
- 教育(6506)
- 体(6468)
- 融(6007)
- 金融(6006)
- 贸(5666)
- 贸易(5657)
- 规划(5421)
- 易(5410)
- 教学(5386)
- 地方经济(5378)
- 机构
- 学院(125015)
- 大学(121051)
- 济(46719)
- 经济(45623)
- 研究(44861)
- 管理(43859)
- 理学(37119)
- 理学院(36698)
- 管理学(36075)
- 管理学院(35863)
- 中国(33579)
- 科学(27358)
- 江(26963)
- 京(26585)
- 财(22682)
- 所(22664)
- 农(22352)
- 中心(20548)
- 研究所(20508)
- 业大(18670)
- 财经(17829)
- 范(17665)
- 农业(17410)
- 师范(17410)
- 院(17180)
- 州(16648)
- 经(16053)
- 技术(15342)
- 北京(15328)
- 省(15227)
- 基金
- 项目(84390)
- 科学(66035)
- 研究(63910)
- 基金(58608)
- 家(51301)
- 国家(50843)
- 科学基金(43350)
- 社会(39554)
- 社会科(37300)
- 社会科学(37286)
- 省(36397)
- 基金项目(30777)
- 教育(30570)
- 划(29230)
- 自然(27530)
- 自然科(26775)
- 自然科学(26766)
- 编号(26500)
- 自然科学基金(26250)
- 资助(23427)
- 成果(21030)
- 课题(20394)
- 重点(20169)
- 发(19248)
- 部(18363)
- 创(18142)
- 江(17868)
- 创新(16921)
- 年(16656)
- 制(16566)
共检索到195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浙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发展特征表现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存在于污水治理与生活垃圾治理两个领域、对市场供给主体进行了积极的金融支持、市场参与主体较多。由于浙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发展存在市场主体的支持政策需要加强、市场定价机制有待理顺、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故市场培育对策包括:加大针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培育第三方治理的龙头企业、加大国有治污企业的改革力度、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与收费机制、厘清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责任关系、严格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业的规划引导、强化治污行业的自律与治污市场规范等。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市场培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莉萍
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是由独立的第三方也就是专业污染治理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承担应由污染排放者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并从中获取治理收益的市场化、社会化治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伙伴关系、环境绩效共享、投融资风险分担的特征。通过阐释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分析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地方实践经验,认为培育第三方治理市场的突破口在于市场主体及主体之间的绩效分配机制和信用、风险管控机制,唯有公平的绩效共享机制和严格奖惩的信用机制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华 丁慧平
作为中国环境治理思路由"谁污染谁治理"向"谁污染谁付费"转变的具体实施路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雾霾防治等方面得到推广。针对政府如何制定切实可行政策鼓励燃煤电厂实现达标排放、燃煤电厂如何选择清洁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煤电行业烟气治理为研究对象,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分别构建在4种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燃煤电厂采用自身投资运维、第三方治理2种模式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分析。结果显示:规制、激励政策同时实施能帮助燃煤电厂升级为绿色电厂;因提供较少补贴就能帮助燃煤电厂,政府更倾向根据第三方治理模式制定补贴政策;第三方治理模式还能在让燃煤电厂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使传统环保企业转型为能够提供第三方治理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而获得稳定收益,有助于"谁污染谁付费"思路在实践中的推广。最后,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环境约束政策执行、监督力度,给予精准激励政策,并出台鼓励提升环境绩效政策的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锋
环境污染风险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跨时空性、不可测量性及难以修复性特征,导致环境污染国家治理机制和环境污染市场治理机制存在制度性局限,亟须建构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机制。环保社会第三方具有公共性、公益性、专业性、中立性及组织性的特点,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能够实现利益诉求、利益发展、利益协调及利益保障的制度绩效。针对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面临的宏观权力结构性失衡、中观机制整体性失调、微观行为系统性失范等瓶颈,优化我国环境污染社会第三方治理的结构性均衡机制、整体性实施机制和系统性规范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翠英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在对市场治理与政府治理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之上,以现代治理理念为思想基础,强调多元治理结构、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与治理模式多样化,主张信息、外包、契约、竞争、法治等治理工具的使用。中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现正处于初期快速发展阶段。当前,中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治理理念落后、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工具应用不规范等问题。今后中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变革应该从树立现代治理理念、完善治理结构、整合与规范各类治理工具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演进 变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燕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能够有效提升治污效率,降低治污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实践中存在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健全、政策非连续性不强给第三方治污企业带来风险、环保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尽快明确政府、排污企业、第三方治污企业的权责关系,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有序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初钊鹏 张晓杰 张慧 王晗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为导向,集中各方优势助力环境治理。而在第三方治理的实际推进中,存在污染企业骗补和第三方企业治理不严等问题。鉴于此,以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燃煤电厂、第三方企业和政府的污染治理问题,讨论了不同情景下各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经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强度、补贴标准、罚款力度和环境税征收额度等环境规制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提高政府监管强度可以强化罚款政策效率,促进第三方企业严格治理;专项补贴和监管强度的配合增强了政府监管下专项补贴制度的弹性,监管强度、环境税、专项补贴的策略组合比单一政策的实施更有效。
关键词:
第三方治理 燃煤电厂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萍 朱国华
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缺失、资金技术缺乏、治理主体缺位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企业化程度、农村环境治理增益性、治理绩效可考评性为农村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供了条件。农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四方契约主体通过八种契约实施。但要扫除执行障碍,还必须有实施机制予以配套。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契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初钊鹏 张晓杰 张慧 王晗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为导向,集中各方优势助力环境治理。而在第三方治理的实际推进中,存在污染企业骗补和第三方企业治理不严等问题。鉴于此,以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燃煤电厂、第三方企业和政府的污染治理问题,讨论了不同情景下各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经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强度、补贴标准、罚款力度和环境税征收额度等环境规制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提高政府监管强度可以强化罚款政策效率,促进第三方企业严格治理;专项补贴和监管强度的配合增强了政府监管下专项补贴制度的弹性,监管强度、环境税、专项补贴的策略组合比单一政策的实施更有效。
关键词:
第三方治理 燃煤电厂 演化博弈 数值仿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楠 陈桂兰
目前,我国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过程中,仍存在政府官员责任意识不强、排污企业外界压力不足、治污企业责任担当不够等问题。应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构建"前期准备+中期监管+后期防范"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运行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庆华 宗刚 韩金良
针对环境污染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基于新兴的第三方污染处理模式和传统的企业污染自处理模式,构建了两种模式下资源化产业链经济利润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的产业链利润均存在最优解,最优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污染物处理量;两种模式的优劣取决于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企业得到的价格和污染处理设备的投入成本;在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下,产业集聚区域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和更低的学习曲线;过度承担污染事故法律责任会削弱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产业的潜在投资动机;稳定的收益预期决定了第三方环境污染处理模式在不同产业中的适应性与推广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五七
该文系统阐释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剖析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责任界定不清、盈利模式不成熟、第三方进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共治与社会善治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社会共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加林 朱强 李晚芳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特性,从法律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三个层面阐述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基础。文章基本结论是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政企关系扭曲、责任不清、第三方治理市场与主体不足、监管不力以及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未建立等问题,通过建立与健全责任分担机制、加强与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构建与发展经济激励机制以及改进与推进市场化机制保障第三方治理的顺利实现,实现西部地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加林 朱强 李晚芳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西部生态脆弱区特性,从法律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基础三个层面阐述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基础。文章基本结论是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政企关系扭曲、责任不清、第三方治理市场与主体不足、监管不力以及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未建立等问题,通过建立与健全责任分担机制、加强与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构建与发展经济激励机制以及改进与推进市场化机制保障第三方治理的顺利实现,实现西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五七
该文系统阐释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剖析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责任界定不清、盈利模式不成熟、第三方进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共治与社会善治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社会共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