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5)
2023(8799)
2022(7131)
2021(6447)
2020(5613)
2019(12273)
2018(11857)
2017(23146)
2016(12395)
2015(13590)
2014(13347)
2013(13264)
2012(12042)
2011(10160)
2010(10525)
2009(10197)
2008(10971)
2007(9841)
2006(8731)
2005(8363)
作者
(33507)
(27923)
(27883)
(26280)
(18472)
(13321)
(12739)
(10891)
(10628)
(10401)
(9779)
(9556)
(9236)
(8987)
(8858)
(8593)
(8527)
(8356)
(8084)
(7888)
(6961)
(6801)
(6797)
(6692)
(6346)
(6274)
(6235)
(6234)
(5475)
(5456)
学科
(79945)
(74938)
企业(74938)
管理(59427)
(57132)
经济(57060)
(26868)
业经(25391)
方法(24780)
(23045)
财务(23043)
财务管理(23003)
企业财务(21921)
(20738)
数学(17233)
数学方法(17174)
农业(15227)
(14949)
技术(14922)
中国(12909)
(12891)
(12616)
企业经济(12153)
(11724)
经营(11535)
(11180)
(11034)
理论(11022)
保险(10943)
体制(10242)
机构
学院(180265)
大学(171817)
管理(79227)
(78483)
经济(77195)
理学(67062)
理学院(66547)
管理学(66013)
管理学院(65679)
研究(49922)
中国(47450)
(43669)
(35406)
(35093)
财经(33394)
(30121)
(27341)
科学(26413)
财经大学(24529)
中心(24354)
(23911)
商学(23815)
商学院(23627)
(22984)
经济学(22814)
业大(22566)
经济管理(21230)
农业(21217)
北京(20766)
研究所(20757)
基金
项目(111106)
科学(90763)
研究(84333)
基金(83414)
(69728)
国家(69020)
科学基金(63220)
社会(57316)
社会科(54294)
社会科学(54278)
(45553)
基金项目(44255)
自然(40142)
自然科(39203)
自然科学(39196)
自然科学基金(38605)
教育(36752)
(34736)
资助(33420)
编号(33372)
(30261)
(26848)
成果(25120)
(25045)
(24405)
重点(24262)
创新(24107)
国家社会(23416)
(23242)
(22732)
期刊
(94568)
经济(94568)
研究(54414)
(41105)
管理(34610)
中国(33596)
(26082)
(24732)
金融(24732)
科学(20804)
学报(18475)
业经(17900)
农业(17720)
财经(17188)
技术(16719)
大学(15442)
学学(15208)
(14574)
财会(14442)
经济研究(13566)
会计(12405)
技术经济(11795)
(11696)
问题(11401)
现代(10634)
通讯(9772)
会通(9761)
商业(9372)
经济管理(9104)
世界(8951)
共检索到278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何刚  
文章就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浙江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现状表现为:企业的债务联结形式较为复杂、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大等。其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给与的支持不够、政府作用发挥不当、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债务风险认识不充分等。再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对策包括: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降低资金成本、加大对赊销产品的管控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率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文章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问题以及目前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有序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邹平、东营等一些地方大型民营企业接连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会形成悲观心理预期,银行金融业和商界将会更加收紧信用、加急催讨资金,形成连环违约,很可能造成债务危机和诱发新的区域性风险,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债务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市场纪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企业大都面临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压力,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邹平、东营等一些地方大型民营企业接连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会形成悲观心理预期,银行金融业和商界将会更加收紧信用、加急催讨资金,形成连环违约,很可能造成债务危机和诱发新的区域性风险,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债务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市场纪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企业大都面临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压力,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金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际栋   邓丹   刘佳伟  
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机制分析表明,无实际控制人会加剧企业内部代理冲突,还会强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预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治理的监督治理和金融环境的资源支持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外部审计质量更高和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以及当地银行密度更高、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更高时,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提升作用更弱。本文不仅丰富了对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的研究,也为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毛毛  马文婷  钱金娥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从需求侧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渠道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从供给侧看,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和所在城市银行网点竞争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若样本所在城市中银行种类增加,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迪   柳光强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ESG责任履行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责任履行能够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声誉,从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责任履行均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当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ESG责任履行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灿  章激扬  
基于中国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非效率投资是数字化转型降低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两个关键机制;考虑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周期,相较于发酵期和去杠杆期,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处于债务危机早期和强化期企业债务违约的风险;相较于非困境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君  陈思  何德旭  
防范与化解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是维持资本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构建传统五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将宏观审慎监管以及企业风险的行为方程纳入理论模型,研究宏观审慎监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从信贷收缩效应、损失规避效应、融资环境稳定效应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并及探讨了企业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宏观审慎监管抑制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低,风险变化趋势对宏观审慎越敏感;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规范银行信贷行为和企业金融化,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从而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丰富了宏观审慎监管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相关研究,并从宏观监管的视角为进一步抑制企业违约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且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代理成本三条路径实现。本文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全面地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颜洁  李志益  
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时间范围为2012-2019年,检验审计资源错配、商誉泡沫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审计资源错配会显著加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审计资源错配会加剧企业的商誉泡沫;商誉泡沫在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