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7)
- 2023(5992)
- 2022(4745)
- 2021(4293)
- 2020(3348)
- 2019(7688)
- 2018(7396)
- 2017(13050)
- 2016(7369)
- 2015(8214)
- 2014(8336)
- 2013(8259)
- 2012(8082)
- 2011(7431)
- 2010(7918)
- 2009(7463)
- 2008(7240)
- 2007(6751)
- 2006(6295)
- 2005(5508)
- 学科
- 济(32092)
- 经济(32049)
- 农(24573)
- 业(20235)
- 管理(16961)
- 农业(16730)
- 地方(13331)
- 中国(11933)
- 业经(11141)
- 企(10746)
- 企业(10746)
- 制(8711)
- 财(8702)
- 方法(7794)
- 农业经济(7643)
- 发(7528)
- 数学(6728)
- 数学方法(6655)
- 发展(6295)
- 展(6283)
- 收入(5925)
- 银(5905)
- 银行(5904)
- 学(5779)
- 行(5728)
- 融(5653)
- 金融(5653)
- 建设(5612)
- 教育(5270)
- 村(5261)
- 机构
- 学院(101986)
- 大学(98903)
- 济(39493)
- 经济(38372)
- 研究(37305)
- 管理(35927)
- 中国(30120)
- 理学(29371)
- 理学院(29012)
- 管理学(28489)
- 管理学院(28297)
- 江(25466)
- 农(22911)
- 京(22047)
- 科学(21268)
- 财(20817)
- 中心(19438)
- 所(17942)
- 省(16921)
- 范(16366)
- 农业(16340)
- 师范(16213)
- 研究所(15778)
- 州(15567)
- 业大(15436)
- 财经(14734)
- 院(13503)
- 经(13171)
- 北京(12716)
- 师范大学(12667)
- 基金
- 项目(64725)
- 研究(52764)
- 科学(50944)
- 基金(44634)
- 家(37628)
- 国家(37130)
- 社会(33993)
- 科学基金(31888)
- 社会科(31704)
- 社会科学(31699)
- 省(28455)
- 教育(23878)
- 基金项目(23493)
- 编号(23035)
- 划(21495)
- 成果(20091)
- 自然(17853)
- 课题(17331)
- 自然科(17324)
- 自然科学(17320)
- 资助(17295)
- 自然科学基金(16986)
- 发(15649)
- 重点(14917)
- 年(14423)
- 部(14264)
- 江(14096)
- 农(14023)
- 性(13901)
- 国家社会(13467)
共检索到17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飞 刘亚男
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8名青年同志走进浙江桐庐地区3镇6村,就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调研,聚焦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在基层的使用管理和产出成效情况。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位于"西湖——千岛湖——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2003年开始,桐庐县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该县坚持"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生菊 陈炜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短板和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甘肃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遵循,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整体看,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已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文化提升、社会和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不解决意识本源这一根本问题,不突破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难点,不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不加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必须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核心要害和重点难点,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甘肃省 美丽乡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哲伟 张小开
建设美丽乡村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阳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代表元素、特色优势、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思考,从乡村规划、传统文化挖掘、艺术墙绘系统设计、田园风光价值利用、老旧房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示范村打造培育七个方面明确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提出“产业—生态—宜居—文化—保障”乡村建设“五大路径”,为打造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的阳泉美丽乡村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振兴乡村必须振兴乡村教育、建设美丽书乡;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尊重、提升村民主体性;高度正视、积极解决乡村教育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恒
2022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支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有力促进了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生态振兴新示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以来,象州县筹措资金300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陶孟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发挥好先锋作用。本文基于浙江地区实际,阐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五个着力点,继而分析了当前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四个瓶颈问题,结合近几年各地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及最新的金融创新趋势,提出了五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并列举了典型案例,最后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服务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昌森 张震 董文静 张广海
文章通过分析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二者耦合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以青岛市为例,对其2013—2017年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持续高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属于典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耦合协调;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和中度耦合协调发展状态,离良性协调共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耦合协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树荣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资金与用地难题,四川泸县谭坝村与邛崃仁和社区探索开展了全国首例跨市流转指标的"村村挂钩",但由于操作不规范而流产。从制度层面分析,"村村挂钩"蕴含着积极的创新价值。它是对城乡挂钩制度的超越与扬弃,有利于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的用地矛盾,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投资的特点与需求,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好顶层设计与指导,规范有序开展"村村挂钩"试点,并注意处理好尊重产权与规划管控、地方保护与市场开放、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关键词:
村村挂钩 城乡挂钩 乡村振兴 土地改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景新 支晓娟
中国农村全面复兴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推进中国乡村振兴进入地域空间重构和综合价值追求的新阶段。农业产业多元价值追求拓展到农村地域空间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现代化推向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同步规划建设新阶段,农民与市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质、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全面缩小;农村地域空间内同时嵌入了"四化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等多重愿景,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将逐步实现。下一步,应该以县域为单
关键词:
特色小镇建设 乡村振兴 空间重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在支农惠农上补短板,再造浙江农村金融新优势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经济发展的质量。近年来,浙江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民收入最高、农村环境最好、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在此过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仁锋 金邑霞 赵一然
乡村振兴是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全球性议题。文章回顾浙江省2000年以来以乡村人居补短板、文化传承、村务自治为主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历程、特征、重大举措,诠释浙江省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审视浙江乡村复兴的科学规律实践。研究发现:开展乡村生态环境整治与增强生态环境服务设施供给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前提与主线;以美丽人居为基础,衍生美丽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复兴的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进而振兴文化社会资本,科学诠释了乡村复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以"美丽乡村"为标靶的乡村振兴,既践行了中国梦的乡村指南,又重在统筹规划与构建因地制宜的乡村复兴标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中贵 王晨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围绕农民收入提升与农村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但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趋同化问题、低质量性问题、局限化问题和低参与度问题。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可知,其对宜居宜业环境的打造事实上植根于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并非仅仅只是村镇外表形象的美化。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特点,如何实现数字要素、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全面嵌入就是关键核心所在,应在数字规划下统筹协调推进、在数字产业基础上绿色协同发展、在数字治理模式下责任落实到户 、在数字链接中挖掘传承乡村文化。未来应基于治理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农村资源要素架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农民主体效应发挥,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松涛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及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随之暴露,如质量标准不一、设施管护欠缺等。因此,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诉求,找准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地位、文化传承等方面。首先,对美丽乡村建设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岩峰 张春艳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核心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又归属于生态家居,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乡村拥有各自的特色,以统一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效果肯定不达预期。鉴于此,本文从多个维度探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 路径 偏离 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