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1)
2023(12839)
2022(10598)
2021(9819)
2020(8042)
2019(18707)
2018(18854)
2017(35960)
2016(19962)
2015(22552)
2014(22941)
2013(22265)
2012(20253)
2011(18070)
2010(17904)
2009(16211)
2008(15784)
2007(13983)
2006(12427)
2005(10577)
作者
(57015)
(47099)
(46707)
(44622)
(30181)
(22592)
(21272)
(18526)
(18237)
(17009)
(16488)
(15905)
(15078)
(14906)
(14676)
(14427)
(13992)
(13944)
(13630)
(13575)
(11712)
(11711)
(11423)
(10900)
(10566)
(10556)
(10521)
(10514)
(9512)
(9245)
学科
(78639)
经济(78555)
管理(55832)
(52401)
(42961)
企业(42961)
方法(33548)
数学(28405)
数学方法(28080)
(23720)
中国(23374)
地方(20172)
业经(19606)
(18060)
(17897)
农业(15875)
理论(14173)
(13551)
(13335)
环境(12964)
(12302)
技术(12300)
贸易(12293)
教育(12042)
(11842)
(11244)
(11192)
财务(11163)
财务管理(11140)
(11093)
机构
大学(275793)
学院(275038)
管理(110250)
(103446)
经济(101018)
理学(95247)
理学院(94165)
管理学(92486)
研究(92159)
管理学院(92008)
中国(66829)
(60748)
科学(58959)
(46387)
(45724)
(45598)
(44688)
业大(42565)
研究所(41876)
中心(41721)
(38627)
师范(38254)
北京(37577)
财经(37151)
农业(34685)
(34163)
(33801)
(33714)
师范大学(30918)
技术(30686)
基金
项目(192302)
科学(150614)
研究(143206)
基金(136885)
(118726)
国家(117696)
科学基金(101215)
社会(87876)
社会科(83006)
社会科学(82981)
(77027)
基金项目(73474)
自然(65870)
教育(65702)
自然科(64232)
自然科学(64219)
(63776)
自然科学基金(63033)
编号(60203)
资助(55270)
成果(48732)
重点(43130)
课题(41824)
(41504)
(41317)
(39584)
创新(36842)
项目编号(36386)
科研(36376)
大学(35396)
期刊
(117333)
经济(117333)
研究(80779)
中国(54878)
学报(44148)
(41099)
管理(40470)
科学(40352)
教育(37521)
(33805)
大学(33305)
学学(30770)
农业(28795)
技术(25651)
(21705)
金融(21705)
业经(21097)
图书(18500)
经济研究(17293)
财经(17291)
问题(15785)
(14596)
(14432)
科技(13868)
理论(13659)
资源(13301)
现代(13164)
技术经济(12921)
(12738)
实践(12720)
共检索到40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四渭  唐志  姬亚岚  李文川  
基于国内外及浙江林业发展的背景、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定依据与原则的论述,制定了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定性目标框架与纲要性的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定量目标,其中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5m2,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100m3·hm-2,竹木采运机械化达80%,从业人员人均林业GDP达325万元,农户参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比重达65%,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达162 5%,林业基层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16a,林业信息化指数300%。为确保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组织与实施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城乡美化、林业产业化推进、林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顾蕾  沈月娣  应新缓  万刚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 ,易遭受自然灾害 ,必须以林业为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 ,使山区本身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同时又为下游城镇区域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因此 ,山区现代化建设涉及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与集镇化等均衡发展问题 ,涉及多方参与的问题。参 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美青  卫新  徐萍  周春华  
在参照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对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始步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主要制约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唐志  姬亚岚  张新华  
本文从功能层面、支撑层面和保障层面论述了对浙江林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并根据林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对浙江林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与描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勇  
资金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分析了浙江省林业投入和税费现状,认为财政投入总量显著增加,倾斜于生态建设领域,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林业税费明显下降,但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浙江林业现代化实际需求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包括:率先把森林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方式,在林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逐渐取消更新改造资金、育林基金和维简等。表4参12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王小龙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和深化农信社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配的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是农信机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系统总结浙江农信的探索实践,基于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梳理已经取得的成效,结合内外部挑战,明确浙江农信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建设的愿景方向、组织保障以及需要平衡的五对关系,为浙江农信建成适合小法人特点、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的现代化治理体制机制提供实践指导,也为我国省级农信系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平  冯永潮  冯拾松  
文章阐述了浙江地区小康理论与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浙江地区小康理论是指浙江地区在小康建设中,从1980年开始到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及规律的系统的理论阐述。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是对浙江地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阐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军  于连军  
一、时代赋予科技期刊历史重任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高科技和信息的挑战。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在《力量的转移》中指出:以信息为主体创造财富体系的崛起已是当代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2010年,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涉及90%的劳动力而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科技信息载体的科技期刊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完善,必将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第4产业——信息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代也将赋予科技期刊更新、更大的历史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在万语千言评议或批评教育的舆论中,几乎听不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太低、步伐太慢的声音。这是不是没有切中要害、缺乏时代感的一种表现?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中,似乎也绝少看得见要不要、能不能、特别是怎么样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不是一种短视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