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9)
2023(3574)
2022(3041)
2021(2893)
2020(2140)
2019(4888)
2018(4711)
2017(8226)
2016(4629)
2015(4924)
2014(4708)
2013(4569)
2012(4579)
2011(4101)
2010(4229)
2009(3712)
2008(3631)
2007(3085)
2006(2701)
2005(2372)
作者
(14751)
(12665)
(12400)
(11725)
(8056)
(6323)
(5563)
(5040)
(4888)
(4745)
(4698)
(4479)
(4353)
(4093)
(4004)
(3958)
(3900)
(3821)
(3790)
(3701)
(3254)
(3236)
(3027)
(2996)
(2885)
(2827)
(2815)
(2673)
(2581)
(2566)
学科
(17914)
经济(17904)
(8160)
地方(7858)
管理(7313)
(7189)
(6830)
(4902)
企业(4902)
农业(4815)
土地(4680)
方法(4557)
中国(4185)
数学(3941)
数学方法(3888)
地方经济(3844)
业经(3737)
环境(3533)
资源(3497)
(3273)
贸易(3271)
生态(3191)
(3106)
(2882)
问题(2692)
关系(2674)
(2553)
(2489)
(2466)
(2337)
机构
学院(63370)
大学(61414)
研究(28543)
科学(21218)
(20608)
经济(20149)
管理(19614)
中国(19528)
(18123)
(16892)
理学(16870)
理学院(16525)
(16144)
管理学(15999)
管理学院(15908)
研究所(15141)
(14941)
农业(14372)
业大(14106)
中心(12184)
(11354)
(11120)
(10850)
师范(10709)
科学院(9888)
农业大学(9430)
(9071)
师范大学(8810)
研究院(8704)
资源(8597)
基金
项目(48233)
科学(36999)
基金(33647)
(31859)
国家(31614)
研究(31591)
科学基金(25618)
(21064)
自然(18953)
基金项目(18663)
社会(18481)
自然科(18397)
自然科学(18391)
自然科学基金(18027)
社会科(17363)
社会科学(17359)
(17088)
教育(13897)
资助(12878)
编号(12533)
重点(12133)
(11449)
(11407)
计划(10391)
科技(9956)
课题(9664)
(9572)
科研(9415)
(9298)
成果(8969)
期刊
(27596)
经济(27596)
(16469)
研究(16041)
学报(15109)
中国(13668)
科学(13567)
农业(11835)
大学(10425)
学学(10091)
资源(7307)
(6772)
管理(6112)
教育(5976)
业经(5877)
(5406)
林业(5176)
(4710)
业大(4699)
(4519)
金融(4519)
技术(4052)
(3872)
经济研究(3657)
科技(3554)
农业大学(3400)
(3231)
自然(3201)
地理(3156)
问题(3156)
共检索到9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严靖  邵学新  
于2014年11-12月和2016年7-8月2个阶段对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域的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建立矢量模型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共计61科122属182种,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51.10%),木本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25.82%);该区域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山地天然植被型组和沼泽湿地植被型组), 4个植被型(常绿针叶林植被型、亚热带山地矮林植被型、森林沼泽植被型和草丛沼泽植被型), 6个群系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浙江红山茶Camellia lucidissima,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沼原草Moliniopsis hui,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华东藨草Scirpus karuizawensis)。分析表明:区域植被的分布表现出优势种较少、盖度大,外貌不整齐,层片结构分化明显的群落学特征。最后,分析了湿地植被分布在人为破坏前后的自我恢复变化过程及规律,针对该区域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图1表1参1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根有  陈征海  刘安兴  孙孟军  应顺东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清了组成浙江省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报道了浙江省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将浙江省的湿地植被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红树林及半红树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盐生灌丛、高草、低草和水域植被等11个植被型,及水杉林、秋茄树林、温州水竹林、枫杨林、柽柳灌丛、芦苇群落、狗牙根群落及槐叶萍群落等129个群系(其中含17个栽培群系),并分析了浙江省5类湿地(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和山地沼泽湿地)中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参2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柏林  李根有  金祖达  钟泰林  
报道了2004-2005年调查发现于浙江湿地中的2种分布新记录植物,即:广东牡荆Vitex sampsoniHance和鱼黄草Merremia hederacea(Burm.f.)Hall.f.。分别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境、伴生植物及用途作了介绍。参1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耘  蔡述明  王学雷  何报寅  徐贵来  江明喜  薛怀平  肖飞  
针对神农架林区大九湖亚高山湿地退化问题,在联合科学考察基础上,分析区域环境背景状况及生态退化原因,提出湿地保护、利用和生态恢复相关建议。调查内容包括:区域地形地貌状况,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发育规律和落水洞分布状况,河流水系的分布、流量变化和水质状况,沼生植被的分布和演替规律,湿地演变过程及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等方面。研究发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演变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受水利工程直接影响,1986年以来大规模开挖人工沟渠、疏通落水孔、排干沼泽开垦种植等活动,是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湿地退化主要反映为湖泊水面消失、沼泽湿地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向陆生生态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泥炭资源遭受破坏,水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素婷  厉恩华  蔡晓斌  王学雷  姜刘志  燕然然  
为探讨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及群丛类型特征,揭示该类型湿地资源特点,采用遥感影像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的分布、面积和高等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七姊妹山、大九湖、二仙岩和后河等4个区域内,主要有8个斑块,总面积为1 278.69hm2,共有高等植物65科、128属、194种,有大理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rubro-brunnea var.taliensis-Sphagnum palustre)、川东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fargesii-Sphagnum palustre)、野灯心草-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武鹏玲  吴铭轩  胡阳  何宁  王沁怡  张生乐  汪茂秋  钟胜财  方淑波  
依据植被空间分布的差异,研究2019年上海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植被区、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植被混合区以及光滩区等4个不同区域土壤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南汇东滩海三棱藨草湿地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不同,脲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海三棱藨草区>光滩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混合区>光滩区,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光滩区>海三棱藨草区>混合区>互花米草区,过氧化氢酶的大小顺序为混合区>海三棱藨草区>互花米草区>光滩区;混合植被区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低于单一植被区,互花米草入侵降低了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了海三棱藨草湿地的土壤肥力;不同植被类型区域土壤酶活性受环境因子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决定了土壤肥力进而影响了酶活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斯金平  严建民  潘心平  刘饶  梅小林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I模型对景宁厚朴林地位指数与多元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项目中对地位指数起主导作用的是土壤结构、土壤厚度和坡形。本文建立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证明,本表精度较高,可应用于生产实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86年10月,校园占地面积167亩。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300多人(其中畲族学生占22%);在校教职员工103人(其中畲族教师9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拥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市级教坛新秀12人,县级名师13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明  陈家明  杨荣荣  陈子彦  梁霞  
研究河口湿地暗碳固定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4)C同位素标记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光滩、芦苇、互花米草区域沉积物的年平均暗碳固定速率分别为(1.27±0.66)、(0.88±0.40)和(1.37±0.63)mmol/(m~2·d);河口湿地沉积物暗碳固定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显著上升,但极端高温对暗碳固定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花米草植被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而芦苇区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相对光滩则有所降低;不同植被通过调节NH_4~+、Fe~(3+)、S~(2-)以及关键功能基因(cbbL、cbbM)丰度进而影响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及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借鉴与数据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礼清  孙泽平  李德文  黄俊忠  
运用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糙野青茅草地、柳树灌丛、白桦林、混交林、冷杉林为植物自然恢复的序列,采用环刀法和实地调查-水浸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和地被物的持水能力。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深度增加而加大、随植被恢复而降低;土壤持水能力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随植被恢复而增加,表现为混交林>冷杉林>柳树灌丛>白桦林>草地;地被物储量及其持水能力随植被恢复极显著增加,其组成由草地的凋落物为主到冷杉林时以苔藓为主;生态系统土壤和地被物的持水能力随着恢复而显著提高,表现为混交林>冷杉林>柳树灌丛>白桦林>草地。因此,亚高山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的土壤和地被物持水,适度增加阔叶树亦有利于促进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敏菲  简美锋  李玲玉  汪斯琛  余厚平  余冠军  
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风约   段学军   邹辉   王君櫹   郭宇菲   王晓龙  
长江干流广布的季节性淹水造成的江心洲岛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重要生态作用,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江流域湿地的分布、动态及其生态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而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长江干流江心洲岛湿地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利用Google Earth高清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江心洲岛湿地,采取GIS方法提取河道形态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及有序逻辑回归分析,揭示了长江干流江心洲岛湿地分布格局,探讨了河道形态要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心洲岛湿地空间上呈现四段式分布,即宜宾-忠县河段,仅有中小型江心洲岛湿地分布;忠县-宜昌河段,完全没有江心洲岛湿地分布;宜昌-九江河段,以中小型江心洲岛湿地为主;九江-长江口河段,各面积水平江心洲岛湿地广泛发育,中小型江心洲岛湿地比上游更密集而大型江心洲岛湿地无明显差异。长江干流小型江心洲岛湿地数量多,大型江心洲岛湿地数量少。大型江心洲岛湿地比小型的对河道形态更为敏感。江心洲岛湿地面积与河宽、河宽差有显著正关系,与两岸差有显著负关系;宽阔的、顺直对称的河道平面形态更有利于大型江心洲岛湿地的演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仁飞  林辉  臧卓  严恩萍  
高光谱识别是采用大量比较窄的波段对目标物进行同时观测,以实现对目标物更好的观测效果。以东洞庭湖为研究对象,对典型湿地植被苔草、芦苇、芦蒿、辣蓼和旱柳开展野外高光谱观测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变换和分类识别。在对数据进行剔除、滤波和重采样后,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导数运算、对数运算、对数的导数运算、归一化运算和归一化后导数运算,以突出植被的光谱特征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并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马氏距离(Mahalanobis)分类法、贝叶斯(Bayes)分类法、费希尔(Fisher)分类法、光谱角度制图法(Spectral Angle Mappe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波  林辉  葛淼  
湿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类是林业遥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本研究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苔草、芦蒿、辣蓼、杨柳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光谱数据观测。采用数据平滑、导数变换、对数变换和归一化变换等方式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运用PCA算法分别对其进行降维运算,随后采用马氏距离、朴素贝叶斯、Knn、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不同预处理方式经过PCA降维后能保持自身特有的特征;2)降维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分类精度不存在必然联系,主成分个数能对分类精度产生影响;3)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灵敏度不同,随机森林和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缪宁  史作民  冯秋红  刘兴良  何飞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