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6)
2023(3248)
2022(2725)
2021(2501)
2020(2144)
2019(4903)
2018(4865)
2017(8319)
2016(4984)
2015(5658)
2014(5715)
2013(5567)
2012(5466)
2011(4833)
2010(4941)
2009(4390)
2008(4374)
2007(3799)
2006(3403)
2005(2980)
作者
(15639)
(13107)
(12821)
(12324)
(8727)
(6418)
(5928)
(5457)
(5027)
(5012)
(4844)
(4573)
(4516)
(4328)
(4248)
(4180)
(4149)
(3990)
(3687)
(3659)
(3472)
(3391)
(3274)
(3269)
(3055)
(3036)
(2940)
(2848)
(2772)
(2768)
学科
(19264)
经济(19251)
地方(10133)
管理(9908)
(8783)
中国(6619)
(6608)
(6354)
(5657)
企业(5657)
方法(5073)
地方经济(4905)
农业(4660)
数学(4364)
数学方法(4293)
业经(4237)
(4067)
金融(4066)
环境(3955)
(3617)
银行(3606)
(3503)
(3210)
(3164)
贸易(3158)
(3096)
资源(3090)
(2933)
生态(2911)
(2833)
机构
学院(65793)
大学(64411)
研究(29086)
(22119)
经济(21502)
管理(21211)
中国(20988)
科学(20517)
(18122)
理学(17570)
理学院(17239)
管理学(16662)
管理学院(16544)
(16056)
(15960)
(15854)
研究所(14815)
中心(13051)
业大(12622)
农业(12313)
(11709)
(11681)
(10995)
师范(10850)
(9944)
(9667)
北京(9242)
研究院(9161)
科学院(9003)
技术(8885)
基金
项目(48123)
科学(36708)
研究(33736)
基金(32234)
(30100)
国家(29842)
科学基金(23999)
(21412)
社会(19264)
社会科(18080)
社会科学(18076)
(17416)
基金项目(17214)
自然(16640)
自然科(16050)
自然科学(16044)
自然科学基金(15710)
教育(14914)
编号(13665)
资助(13305)
重点(12011)
(11751)
(11509)
课题(11402)
成果(10968)
计划(9987)
科技(9760)
(9569)
(9375)
科研(9149)
期刊
(28052)
经济(28052)
研究(18958)
中国(17295)
学报(13688)
(13248)
科学(12031)
教育(9478)
大学(9202)
农业(8994)
学学(8690)
管理(7398)
(7311)
资源(6613)
(6372)
金融(6372)
技术(6038)
(5749)
业经(4849)
(4657)
林业(4458)
(3711)
科技(3646)
业大(3559)
(3548)
经济研究(3520)
问题(3422)
职业(3377)
(3192)
论坛(3192)
共检索到107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王青良  詹印波  韩甫  蒋洪赟  周雯  何于波  
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对普陀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普陀山岛有两栖动物1目4科8种,爬行动物2目11科20种。中华蟾蜍Bufo gagarizans gagarizans为新记录。两栖动物蛙科Rannidae的牛蛙Ranacatesbeiana,爬行动物泽龟科Emydidae的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鳄龟科Chelydridae的蛇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等3种为外来物种,应加强生态监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朱浚氲  肖志成  彭爱萍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类2目8科15属20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6.50%;爬行类4目11科24属36种,占浙江省种类的43.90%。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均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分别占种数的75.00%和77.78%。安吉小鲵Hynobius anjiensis为特有种。表4参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曹炜斌  王军  
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采用样线法和访问对浙江省普陀山岛兽类资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普陀山岛有兽类5目9科15种。其中,獐Hydropotes inermis intermis,水獭Lutra lutra和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auritus等3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其栖息环境应做好保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国成  何忠萍  郭鹏  贺锦锌  杜文宇  胡琳  李成  谢锋  
为了解长江区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受胁及保护现状,本研究以长江水系自然分区为主将长江流域分为11个地理单元,采用编目法揭示区域内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使用G-F指数方法测度区域物种多样性;运用权重赋值法评估区域内物种的受胁现状及各区域的保护优先性。结果显示,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共281种,其中两栖类225种,隶属2目9科37属;爬行类56种,隶属3目9科22属。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特有种及其比例分别为119种和42.35%;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及比例分别为60种和22.06%;受胁物种数和比例分别为102种和36.30%。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出“上游高下游低和右岸高左岸低”的分布格局;对于水生两栖动物,金沙江-雅砻江流域(JSYL)、岷江-沱江流域(MJTJ)和乌江-赤水河-清江流域(WCQ)保护优先性更高;对于水生爬行动物,江源区(JY)、太湖流域(TH)和中下游干流区间(ZXG)保护优先性更高。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不可替代性强,保护关注度大,保护紧迫性高,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本底资源调查,建立科学高效的联防、联控一体化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及评价机制,以及注重增加科研投入与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本研究为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路  欧阳志云  徐卫华  李智琦  朱春全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讨论保护规划中整合保护效益和经济成本的重要性。为丰富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出发,应用MARXAN模型软件对长江流域两栖爬行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进行了选择和评价。研究中共选择两栖物种54个,爬行物种73个作为指示物种,并按濒危性和特有性划分为5个类型。综合考虑每个类型的特定保护目标,以县域人均GDP为相对保护成本,探讨如何选择达到保护目标的最低经济成本区域。通过运算每个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共选定保护优先区9个,包括121个县(市、民族自治县)。建议以9个保护热点区为基础,率先建立各区域内保护网络,同时在已建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加入两栖爬行动物巡护内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洺山  赵慈良  刘翔宇  阎恩荣  
植被是海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海岛植被特征与大陆植被迥异,现有的陆域植被区划方案不能完全适用于海岛植被,亟须研究海岛植被区划方案,为海岛资源开发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以浙江省普陀山岛为例,基于123个样地的群落调查、全岛地形地貌普查以及5类微生境的长期气象观测数据,综合提出海岛植被区划需遵循地域分异的相对一致性、植被类型和植物区系相统一、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海岛植被区划的3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山体走势和气候;二级指标为海拔或地貌、植被类型;三级指标为微地形、群丛或群落。依据此方案将普陀山岛植被划分为东南坡温暖湿润区和西北坡冬季寒冷干旱区2个大区域,森林、灌丛、草丛等5个二级区域以及13个群落或群丛等三级区域,并详细阐述了每一级区域划分的依据,包括微气候、地形地貌、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等。针对区划结果,依据每一级区域中植被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间伐、抚育、封育、自然演替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根有  陈征海  胡军飞  金水虎  马丹丹  欧丹燕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普陀山岛的2个植物新分类群,分别是桑科Moraceae薜荔Ficus pumila的新变种小果薜荔Fi-cus pumila Linn.var.microcarpa G.Y.Li et Z.H.Chen和杜鹃花科Eriaceae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的新变种普陀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var.putuoense G.Y.Li et Z.H.Chen。小果薜荔与原变种薜荔Ficus pumila var.pumila的区别是隐花果较小,椭圆形或宽椭圆形,稀近球形,长2.0~4.0cm,直径1.7~2.6cm,顶端钝;果枝之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纯森  陈孝煊  
鄂西南位于北纬29°24'~31°06'、东经108°30'~111°36',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该区有两栖动物42种(含亚种),隶属于2目10科14属。动物地理区系复杂,含较多的古老物种,与周围各界、区有广泛联系,显示出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的过渡特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军飞  许洺山  田文斌  周伟平  史青茹  周刘丽  赵延涛  朱丹妮  程浚洋  宋彦君  阎恩荣  
群落结构是植物群落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营林建设、植被恢复与保护、群落结构优化、专题风景林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浙江普陀山主要林型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红山茶CameLLia LongiCaudata林、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林、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青冈幼林、台湾蚊母树distyLium graCiL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等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如下:1林分结构上,各林型外貌相对完整,优势种所占比例较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松林  袁荣斌  毛夷仙  
为了全面反映武夷山脉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探讨建立以自然地理单元"山脉"为管理单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综合分析了江西、福建2省武夷山脉范围的爬行动物资源的研究成果,并采用G-F指数法进行多样性测度评估。结果显示:武夷山脉分布有爬行动物2目14科53属92种,其中广泛分布于全境的有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等9种,局限分布于1个地理省的有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股鳞蜒蜥Sphenomorphus incognitus、尖尾两头蛇Calamaria pavimentata等15种。区系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魏炯  徐俊  
1993年3~7月对莫干山地区两栖类进行调查,计1目4科5属11种,弹琴蛙(RanaadenopleuraBoulenger)为该地区新纪录。对弹琴蛙全天捕食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2:00,6:00,12:00,14:00,16:00,18:00为捕食高峰,10:00,22:00捕食较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蒋永金  俞天喜  周泉楼  
永康市爬行动物计3目8科22属33种,占浙江爬行类动物种数的40.24%。其中龟鳖日4种,蜥蜴目6种,蛇目24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于庆东  刘娟  张志刚  
绿色发展是强调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可持续发展观。海岛旅游绿色发展有利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减少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运用海洋渔业生态标签制度(MFELS)、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和市场替换法(MRM),对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旅游碳排放增量生态补偿(增汇或碳汇)主要依据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环境友好型海产品生态补偿主要依据是保护者得到补偿原则、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主要依据是受益者付费原则;并以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案例地,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份,对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刚   王建国   王欣凯   李达   王德刚  
勘界立标是海洋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海洋公园实施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为海洋公园的执法提供了依据。海洋公园勘界立标工作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海域边界的勘定缺乏统一规范、海域边界浮标立标存在破坏生态风险、海域边界浮标立标管控效果不佳、海岸线边界勘定立标技术有待改进优化、海岛陆地调出区域边界立标难度较大,导致传统勘界立标技术在海域勘界中的局限性显著。以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为例,探索如何统一规范海域边界勘界立标、科学开展陆域边界勘界立标,以及如何将电子围栏技术应用于海域边界立标进而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地边界数字化管理效能,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可为我国海洋公园的勘界立标工作提供参考,提升全国海洋公园数字化管理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刚   王建国   王欣凯   李达   王德刚  
勘界立标是海洋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海洋公园实施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为海洋公园的执法提供了依据。海洋公园勘界立标工作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海域边界的勘定缺乏统一规范、海域边界浮标立标存在破坏生态风险、海域边界浮标立标管控效果不佳、海岸线边界勘定立标技术有待改进优化、海岛陆地调出区域边界立标难度较大,导致传统勘界立标技术在海域勘界中的局限性显著。以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为例,探索如何统一规范海域边界勘界立标、科学开展陆域边界勘界立标,以及如何将电子围栏技术应用于海域边界立标进而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地边界数字化管理效能,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可为我国海洋公园的勘界立标工作提供参考,提升全国海洋公园数字化管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