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
2022(3)
2021(2)
2018(1)
2017(3)
2016(4)
2014(1)
2012(2)
2011(2)
2010(1)
2009(1)
2008(2)
2007(1)
2005(2)
2004(1)
2002(1)
作者
(5)
(4)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学科
中国(5)
(5)
经济(5)
(4)
地方(4)
教育(4)
业经(3)
(3)
企业(3)
农民(3)
农民工(3)
工作(3)
(3)
民工(3)
电子(3)
网上(3)
网上贸易(3)
(3)
贸易(3)
(2)
产业(2)
地方经济(2)
市场(2)
德育(2)
思想(2)
思想政治(2)
政治(2)
政治教育(2)
文化(2)
治教(2)
机构
学院(25)
大学(18)
(14)
管理(8)
(7)
理学(7)
理学院(7)
(6)
浙江(6)
管理学(6)
管理学院(6)
职业(6)
公共(5)
技术(5)
技术学院(5)
职业技术(5)
北京(4)
江苏(4)
(4)
中国(3)
共管(3)
南京(3)
(3)
厦门(3)
厦门大学(3)
学工(3)
(3)
工程(3)
师范(3)
科学(3)
基金
研究(18)
科学(17)
项目(16)
(12)
基金(11)
(11)
社会(11)
社会科(11)
社会科学(11)
教育(10)
(9)
国家(8)
科学基金(7)
主持(6)
主持人(6)
(6)
(6)
(6)
创新(6)
大学(6)
(6)
科研(6)
编号(6)
专项(5)
(5)
人文(5)
(5)
(5)
哲学(5)
学社(5)
期刊
(9)
经济(9)
中国(7)
教育(7)
管理(6)
技术(5)
研究(5)
业经(4)
(4)
技术教育(4)
科学(4)
职业(4)
职业技术(4)
职业技术教育(4)
职教(4)
论坛(4)
(3)
商业(3)
商业经济(3)
大学(3)
学学(3)
学报(3)
业大(2)
(2)
农业(2)
农业大学(2)
南京(2)
南京农业(2)
教研(2)
(2)
共检索到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近年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网络文化育人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要求,一确立了“1134”(一个中心、一个战略、三个坚持、四个工程)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思路,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以建设网络文化阵地为战略抓手、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坚持以建设网络文化队伍为关键,着力做好网络思政研究工程、网络文化品牌塑造工程、网络思政队伍建设工程和网络文化场馆建设工程”,形成具有显著商科特色的网络育人品牌,取得较好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慧  
在产业文化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大力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宣传弘扬校园模范典型;让学生多进企业感悟企业行为文化;将优秀企业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行为深深地打上学校个性文化的烙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职业知识技能又有符合当代产业体系所需要的文化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华晟  
产业集群具有协同作用和集体效率两个本质特征。作者认为 ,“协同”与“集体”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容。社会网络作为联结地方不同的行为主体以及本地与其它地区的纽带 ,在地方成长路径中 ,有效地促使要素资源简单集聚转向结成地方生产网络 ,并进而向地方创新网络演进。尽管在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中 ,社会网络的作用强度呈现由成熟期之前的持续增强转向此后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 ,然而它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所替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特定的社会结构仍然是构成地方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航  周建青  邓国胜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通过匹配的商业模式将小农户纳入网络是激活小农户内生能力,助推小农户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案。本研究聚焦“农产品电商小企业怎么样将BOP生产者(本文即小农户)纳入网络结构”这一研究问题,通过对25家农产品电商小企业走访调研,对42位中高层管理者、小农户及村干部的深度访谈,获得了47.9万字一手访谈资料,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归纳了小企业BOP网络嵌入动态演化过程及网络赋能机制。研究发现:农产品电商小企业的农村网络嵌入并非只是受农村结构要素被动影响的过程,还是一个主动创建、强化和巩固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在不同阶段(网络搭建期、网络扩张期和网络成熟期),企业分别通过结构性锁定、结构性拓展、结构性剥离三重差异化机制,逐步将小农户纳入本地网络、跨区域网络及外部市场网络。这一过程中,企业逐步建立、强化并巩固在BOP人员与TOP资源、BOP产品与TOP市场之间的“桥接”作用,这是实现小农户网络赋能的关键机理。本文最终建构了农产品电商小企业BOP网络嵌入演化过程模型、农产品电商小企业BOP网络赋能模型,为以小企业为主体助推小农户共富实践提供新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邬爱其  
基于对浙江省家族企业的调查问卷,本文检验了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网络机制,发现处于集群网络的焦点位置、与本地大企业建立关系以及与行业协会等地方组织保持联系有助于家族企业快速成长,但由于关系的冗余性和价值差异,丰富的本地关系并不能帮助家族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邬爱其  
集群企业实现高成长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地方网络,地方网络的构建要求企业具备特定的能力要素。基于对浙江省三个典型集群的企业问卷调查,本文初步得出了高成长型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特征,以及交流结构、管理水平、机会感知、组织文化和战略贯彻等五个能力要素会对地方网络构建构成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余波  潘中祥  范俊强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信息化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适应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独立批判意识淡薄、时间管理意识较差、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道德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入手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严北战  
基于区域文化的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浙江省是产业集群发达的省份。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从区域文化视角,分析区域文化对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区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探讨浙江产业集群的不同成长动力模式,希望有助于丰富、推进我国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甫英  沈裔翀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对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城市打拼的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原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价值观念等文化资本的缺乏,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还影响他们的文化素养、职业能力和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浙江嘉兴市郊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资本存量,提出助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生成与积累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文华  姚丽华  潘绵臻  
网络招聘,又称在线招聘,是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探讨了在网络求职各阶段影响求职者的用户体验具体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改进用户体验的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明明   董航宇   王梦晗   刘振华   周艳玲  
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相耦合。尽管村集体企业是带动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关键主体,但其生成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究。论文以行动者网络为理论视角,以浙江省衢州市余东旅游公司为案例,综合实地调研、政策分析、半结构访谈、网络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村集体企业促进行动网络搭建的动态过程及主体间互动关系,进而探究村集体企业带动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本土路径。研究发现,余东旅游公司通过建立共同目标、利益征召与动员、转型与优化等步骤初步搭建起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行动网络。在此基础上,该公司通过文化空间强化、社会空间更新2个补充路径的构建,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生成。研究结果归纳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本土路径,解析村集体企业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拓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乡村治理领域的应用,为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拓展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娟娟  刘伟  高志军  
将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相结合,在彭罗斯资源—能力—成长理论框架下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网络各类子网络通过网络能力促进物流服务集成商绩效成长的作用机制,可以证实网络能力的中介效应。物流服务集成商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物流服务供应链网络资源,注重网络能力的规划、构建、管理与组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成长绩效。为此,物流服务集成商需要充分意识到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网络获取资源的重要性,以网络化视角寻找物流合作伙伴,对物流企业进行网络布局和规划,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评估各类物流服务供应链子网络所需要的投入及其潜在价值,利用企业有限的精力发展最需要的关系网络,获取网络资源;需要重视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纲  
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取得惊人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零售商也成为自有品牌战略实施的生力军。由于经营模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不同,网络零售商的自有品牌战略实践与超市、百货等传统零售商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自有品牌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商品组合设计、商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网络零售商选择的自有品牌成长路径大都属于产品研发能力主导型,自有品牌市场定位以高性价比和时尚创新为主,商品组合具有"宽而深"或"窄而深"特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永泰  孙慧伟  郗通通  孙阿梦  
面对传统能源储量减少、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多、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引入生命周期法对传统能值分析法加以改进,对生物质能系统做能值分析,以实际定量结果反映出植物生长过程中每种能值的贡献,为生产劳作提供建议。对建三江区域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质原料物流网络进行规划设计,以重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原料收储点。并以典型月份的原料运输为例,基于ArcGIS优化得到最优车辆路径和原料运输方案,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方案减少了车辆投入、降低了运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琼洁  戴靓  
基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通过链锁网络模型构建城市间的企业网络,从企业布局、网络指数、空间关联层面,分析2018—2020年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首先,江苏省高成长企业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性,苏州和南京汇聚了超七成的总部,而分支分布于全国各大城市群且偏好省会城市。2018—2020年南京的总部数量涨势迅猛而苏州的增速放缓,苏北的总部经济崛起;企业分支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城市拓展。其次,江苏省各城市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层级梯度分异,苏州和南京稳居第一、二位,两者差距缩小。2018—2020年苏州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呈倒U形发展;南京保持稳健涨势,城市首位度提升;镇江和盐城则断崖式下跌;疫情后江苏省省内差距增大,瞪羚企业受疫情冲击最大,而(培育)独角兽企业迎来新发展;贡献度最高的产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最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呈现加密和拓展格局,由单核向双核、由沿海向内陆发展。但省内的网络关联较为稀疏且由南向北递减,全域一体化有待深化。针对此,研究从优化企业布局、统筹区域发展、加强省内联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