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4)
2023(15979)
2022(13407)
2021(12576)
2020(10183)
2019(23378)
2018(22908)
2017(44159)
2016(24176)
2015(26704)
2014(26921)
2013(27085)
2012(25905)
2011(23721)
2010(23922)
2009(22161)
2008(22130)
2007(20285)
2006(17937)
2005(16555)
作者
(73029)
(61790)
(61162)
(58339)
(38833)
(29779)
(27735)
(23973)
(23280)
(22064)
(21208)
(20674)
(19752)
(19661)
(19347)
(18955)
(18623)
(18068)
(17790)
(17758)
(15478)
(15449)
(15025)
(14211)
(13973)
(13910)
(13738)
(13728)
(12731)
(12417)
学科
(111254)
经济(111150)
(69507)
管理(62729)
(52635)
(45121)
企业(45121)
方法(42700)
数学(37813)
数学方法(37504)
农业(34595)
中国(31483)
地方(28899)
业经(26875)
(24086)
(22760)
(20960)
贸易(20949)
(20939)
(20273)
(17793)
银行(17748)
(17631)
(17317)
金融(17315)
(17159)
环境(16482)
技术(15775)
地方经济(14318)
(14193)
机构
学院(355606)
大学(350752)
(151274)
经济(148215)
管理(132665)
研究(128565)
理学(113968)
理学院(112566)
管理学(110687)
管理学院(110029)
中国(98255)
(81485)
科学(80325)
(74710)
(67700)
(67507)
农业(63083)
研究所(61384)
业大(59909)
中心(59258)
(58972)
财经(52853)
(47972)
(47806)
师范(47292)
北京(46442)
经济学(46048)
(45243)
(44287)
(43249)
基金
项目(234999)
科学(184663)
基金(170270)
研究(169561)
(150203)
国家(148864)
科学基金(125830)
社会(109386)
社会科(103335)
社会科学(103307)
(93805)
基金项目(90056)
自然(80527)
自然科(78611)
自然科学(78587)
(77834)
自然科学基金(77204)
教育(75403)
资助(68760)
编号(68547)
(56005)
成果(54717)
重点(53392)
(52029)
(48472)
课题(47557)
国家社会(45557)
创新(45414)
科研(44876)
发展(44817)
期刊
(176961)
经济(176961)
研究(103665)
(81784)
中国(74977)
学报(60708)
科学(55896)
农业(55491)
(49832)
大学(45536)
管理(45148)
学学(43447)
(37680)
金融(37680)
业经(34775)
教育(33931)
技术(28784)
(27765)
经济研究(27243)
财经(25823)
问题(24249)
(22226)
(19544)
世界(18420)
技术经济(18079)
资源(18072)
商业(17555)
(16896)
理论(16692)
业大(16486)
共检索到544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光华  林亚雯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消费水平的提高贡献程度有限,所以有必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消费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以便找到提高其效用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非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是否能通过改变价格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利用2001年—2012年浙江省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并不能通过改变其价格直接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金额产生影响,但是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芹  邹杰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财政供给以及公共产品价格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非生产性公共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公共品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公共品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加财政供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民公共品消费支出,进而改变其消费支出结构和偏好,价格上涨则促使农民相应消费支出增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青  张瑶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支持创业中多注重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和各种创业园区建设,易忽视创业支持系统的建设。创业支持系统是一种政策间接环境,主要形式是地方公共品供给。本文将创业环境理论引入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研究,认为非生产性公共品是创业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水平,优化创业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文章在区分影响创业选择的个体特征和社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293个农村社区的6801户家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代表农村社区特征的非生产性公共品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创业不仅是个体行为,受家庭特征影响,还受所在农村社区的非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影响,且不同类型的公共品对农户创业具有异质性作用。这种影响不仅体现为直接的作用力,还体现为家庭特征影响农户创业的交互作用,即公共品供给水平调节了家庭特征对农户创业选择行为的影响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大胜  范文正  洪凯  
本文分析了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规律,并从总量、结构及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亮  
除农民自己的支出外,农村经济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安排的各项农村投资、各级财政安排的农业支出,以及商业银行的各项存贷款。文章用C-D模型为基础实证了各种资金来源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投资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明显,而现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对农村公共产品影响最不显著。这意味着金融机制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较大,金融机构应调整投向,改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风险容忍度,同时应增加金融机构激励,提供更多金融风险分摊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利会  叶慧  
为检验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是否具有效率,文章利用200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研究这个问题,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普遍较高且逐年改善。(2)各地区被参考次数排名变化不大,地区间供给效率差距逐年缩小。(3)纯技术效率值接近整体效率,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部分地区公共品供给无效的最主要原因;(4)属于纯公共品的水土流失治理是相对需削减的最主要部分,间接反映农村生产性准公共品投入不足。根据这些基本结论,得到若干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詹建芬  
自愿供给有别于政府供给、市场供给方式,在供给主体、供给动机、运行机制和供给成本补偿方面有其特定的范畴。浙江区域经济环境变迁造就的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性纯度发生的变异正改变着公共产品原有的供给关系和供给效应:活跃的民间自主力量将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受益范围固定下来,浙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自愿供给提供了资本准备基础,愈益深化的市场化程度为公共产品的成本补偿提供了多元化回归路径,成熟的市场主体激发出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内在动力。自愿供给行为受制于独特的地域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张一  柳春  
企业如何配置其各项活动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企业生产角度出发,使用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一步法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了非生产性活动对企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无效率,样本企业产出平均减少了40%左右。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分析显示,非生产性活动提高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产出;同时,非生产性活动减少生产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更加稳定,有效降低了制度风险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理解企业活动配置及非生产活动的生产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同时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丽双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整体供给不足,针对此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优规模;并运用"低水平均衡陷阱"模型,指出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了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凌  
在构建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投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2006~2008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进行效率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水平较高,但是个别省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造成多数省份投入无效的原因在于规模效率较低,进而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非生产性资产分离与企业职工福利的变化"国有企业股份改造中非生产性资产处置"课题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具有多重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职工在原国有企业中长期形成的福利保障观念和由这种观念产生出来的对企业的依赖性。由于泛福利制度下形成的企业非生产性资产是职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云峰  
本文分析了浙江这一东部发达省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包括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丰富多种筹资渠道、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等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延霞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农业经济增长除了要依靠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化肥等)的投入外,还要依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农村教育科技投资、电力投资、农田灌溉投资、农村交通投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等)。本文以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等变量与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个体效应模型。研究表明:农林事务支出和农技投入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农电、交通和农业灌溉投入的效应不显著;新农村建设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产出效应的尚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敬宇  张汉燚  聂华林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等生产性公共产品是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从西部农业公共产品供给实际出发,以区域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为取向,进一步创新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